張朝陽
(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運營事業(yè)總部,廣東廣州511495)
廣州地鐵7號線車輛采用330型車鉤,包括全自動車鉤、半自動車鉤和半永久牽引桿3種形式。其中,半自動車鉤由連掛系統(tǒng)、緩沖系統(tǒng)和壓潰裝置組成,具有機械和氣路的自動連掛與手動分解功能,能夠進行連掛反饋,保證列車內部單元間機械和氣路的可靠連接。
本文著重對半自動車鉤連掛結構及解鉤風險、連掛檢測與維護規(guī)程等進行分析,評估列車半自動車鉤連掛的可靠性。
半自動車鉤主體為機械車鉤,機械車鉤由鉤舌、連掛桿、回復彈簧等組成,其工作狀態(tài)有連掛位和待連掛位兩種。
在半自動車鉤連掛時,通過兩個半自動車鉤的機械車鉤的相互撞擊,機械鉤體內部的鉤舌等機構發(fā)生順時針旋轉,在兩個機械鉤相互連掛的過程中,對方機械鉤連掛桿推動本機械鉤鉤舌等連掛機構旋轉到一定角度,然后在回復彈簧力的作用下迅速恢復到鎖定位,使兩個機械鉤處于連掛位置,如圖1(a)所示。
半自動車鉤通過專用解鉤工裝或解鉤塞門避免人為誤操作造成半自動車鉤意外解鉤。當檢修人員采用專用解鉤工裝對半自動車鉤進行解鉤時,通過解鉤工裝拉動解鉤套環(huán)實現解鉤操作,使半自動車鉤鉤體內部的鉤舌及其他機構旋轉到最大角度,到達全開位,此時兩車鉤可以正常分離,然后釋放解鉤手柄,在回復彈簧力的作用下,鉤舌等其他內部機構恢復到待連掛位,如圖1(b)所示。
圖1 半自動車鉤連掛位、待連掛位狀態(tài)
檢修人員通過解鉤塞門對半自動車鉤進行解鉤時,首先操作塞門W7至通位,再手動操作按壓W6解鉤按鈕,使氣路導通才能實現解鉤,整個解鉤氣路均無電路參與控制。為避免人為誤操作W6導致半自動車鉤意外解鉤,W6設有方孔鎖防護,解鉤塞門W7設置在截止位。由于半自動車鉤塞門W6和W7均已采取防護措施,且采用黃色警示操作手柄,可最大程度地避免人員誤操作解鉤。當需要手動解鉤時,通過專用解鉤工裝或解鉤塞門對半自動車鉤進行解鉤,可有效避免意外解鉤的風險。解鉤操作原理圖如圖2所示。
圖2 解鉤操作原理圖
半自動車鉤具有連掛狀態(tài)監(jiān)視功能,通過電路監(jiān)視技術手段可確保半自動車鉤狀態(tài)安全可控。
行程開關反饋檢測可在半自動車鉤連掛完成后,持續(xù)地通過車端電路向司機室提供連掛狀態(tài)反饋信號(不參與控制),司機可以通過反饋顯示掌握車鉤連掛鎖閉機構狀態(tài)是否正常。在機械連掛的主軸和連掛桿位置設置行程開關(圖3),通過行程開關的通斷來判斷機械連掛部件的位置狀態(tài),從而判斷連掛是否完成,并將信號反饋給車輛,起到連掛確認作用。
圖3 行程開關安裝位置
車輛連掛反饋系統(tǒng)采用行程開關1和行程開關2分別實現與主軸和連掛桿的位置監(jiān)視,行程開關1和行程開關2串聯組成車鉤連掛反饋電路,只有當主軸和連掛桿同時動作時,兩個行程開關同時觸發(fā),整個車鉤連掛反饋電路才能相通。通過采用兩個行程開關進行連掛監(jiān)視反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機械連掛的準確性,降低了由于虛掛及人為誤操作所帶來的車輛解編風險。連掛反饋原理如圖4所示。
行程開關反饋,不需要連掛車鉤之間進行電氣連接傳遞電信號,不受電氣連接件接觸可靠性的影響。通過檢測主軸和連掛桿的機械位置判斷連掛狀態(tài),車鉤自身可實現可靠的自動反饋,無需人工干預,增強了車鉤連掛運行的可靠性。另外,半自動車鉤電氣連接采用跨接電纜方式,無自動打開風險。
圖4 連掛反饋原理
在列車激活回路中,半自動車鉤行程開關在電路上與列車激活形成聯鎖,如圖5所示,如果半自動車鉤沒有連掛到位,列車無法實現完整性檢測,激活指令無法輸出至其他控制回路。
為了避免半自動車鉤連掛監(jiān)視異常及列車不能激活的風險,設置了列車激活旁路,以此提高列車的運營可靠性。
圖5 半自動車鉤電路聯鎖
半自動車鉤日常維護修程如表1所示,為了確保車鉤狀態(tài)良好,在日常維護修程中對半自動車鉤外觀及功能進行合理檢修,重點在于對半自動車鉤解鉤氣路塞門部件及機械連掛活動部件進行維保。除了應具備完備的維護規(guī)程外,檢修部門還要求負責半自動車鉤維保的員工具備相應的檢修技能,以保證設備狀態(tài)良好。
表1 半自動車鉤日常維護修程
續(xù)表
廣州地鐵7號線半自動車鉤使用機械方式解編,車輛維保部門通過關斷半自動車鉤解鉤氣路并對解鉤按鈕設置方孔鎖防護,可最大程度地降低人為誤操作導致的半自動車鉤解鉤風險。此外,通過設置半自動車鉤雙行程開關監(jiān)視功能,建立完善的檢修工藝規(guī)程,可保證其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有效規(guī)避意外脫鉤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