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靜
(信陽職業(yè)技術學院附屬醫(yī)院 口腔科,河南 信陽 464000)
牙周炎是口腔科常見的慢性疾病,其發(fā)病機制為牙菌斑中細菌侵犯牙周組織引起的炎癥反應,若治療不及時、病情發(fā)展嚴重時,可能會引起牙齒脫落等,嚴重影響患者的口腔健康[1]。目前,傳統(tǒng)正畸治療時使用傳統(tǒng)直絲弓矯治器,能在一定程度上矯正錯頜牙齒,但其矯治力過大,易損害牙周組織[2]。自鎖托槽矯治器雖然具有便捷、摩擦力小、治療效率高等優(yōu)點,但該治療手段在是否有利于牙周健康方面還存在爭議。鑒于此,本研究探討不同正畸矯治器對牙周炎患者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于信陽職業(yè)技術學院附屬醫(yī)院進行正畸治療的82例牙周炎患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41例)和觀察組(41例)。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對照組:男22例,女19例;年齡28~51歲,平均(37.17±3.56)歲;牙齒松動Ⅰ~Ⅱ度35例,Ⅲ度6例。觀察組:男18例,女23例;年齡27~52歲,平均(37.29±3.71)歲;牙齒松動Ⅰ~Ⅱ度36例,Ⅲ度5例。兩組性別、年齡、牙齒松動程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入選標準(1)納入標準:①符合牙周炎的診斷標準[3];②患者認知功能、表達能力正常;③入組前3個月未接受相關抗生素治療。(2)排除標準:①全身性系統(tǒng)疾?。虎诨加旋x齒、口腔黏膜等牙組織疾病;③精神障礙。
1.3 治療方法
1.3.1常規(guī)處理 在治療前,對兩組患者進行口腔衛(wèi)生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家屬手術具體治療方式、步驟、注意事項等,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口腔衛(wèi)生,應用巴氏刷牙法在三餐后刷牙。在治療期間禁止使用含氯漱口水,禁止做專業(yè)牙周維護。
1.3.2對照組 采用傳統(tǒng)直絲弓矯治器治療:用托槽定位牙齒,排齊、整平錯位的牙列,關閉拔牙間隙,矯正牙咬合關系,隨后進一步調整牙位、牙咬合關系,最后保持。通過調節(jié)托槽底厚度,自動完成牙齒移動,使牙齒在牙弓中保持正確位置。連續(xù)治療3個月。
1.3.3觀察組 采用自鎖托槽矯治器治療:首先準備好治療器械,使用酒精棉球清潔牙面,用托槽定位牙齒,將錯位的牙列排齊、整平,關閉拔牙間隙,矯正牙咬合關系,隨后進一步調整牙位及牙咬合關系,最后保持。通過滑動式托槽將正畸鋼絲鎖閉在托槽槽溝內,減少鋼絲與托槽之間的摩擦阻力,使得牙齒移動速度加快,在牙弓中保持正確位置。連續(xù)治療3個月。
1.4 觀察指標
1.4.1治療效果 治療3個月后,評估患者的治療效果。顯效,即患者牙周炎被有效控制,咬合功能基本恢復正常;有效,即患者牙周炎有效改善,咬合有所恢復;無效,即牙周炎、咬合等均無改變??傆行蕿轱@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2齦溝液炎癥因子 于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采集患者齦溝液。采用無菌干棉球將牙齒表面擦干,去除較大霉斑,將專業(yè)無菌濾紙條插入受試牙側、近、遠、中齦溝內,放置30 s后取出,20 min后于相同位置再次取樣,如濾紙被污染應去除重測。隨后將同個患者的濾紙放入微離心管內,用電子秤稱重,減去原微離心管質量,獲得齦溝液質量,用錫紙將微離心管包好,置于-70 ℃冰箱內保存待測。室溫解凍20 min后,以1 000 r·min-1離心10 min后,取上清液,應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
1.4.3牙周指數 于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檢測牙周指數,包括牙齦指數(gingival index,GI)和牙菌斑指數(plaque index,PLI)。GI:0表示牙齦正常;1表示牙齦出現輕微的水腫、顏色改變;2表示存在中度炎癥,牙齦顯著發(fā)紅、水腫,探診有出血情況;3表示存在重度炎癥,牙齦有潰瘍、自動出血傾向。PLI:0表示牙齦邊緣區(qū)域無菌斑;1表示齦緣區(qū)有薄的菌斑,使用探針可見;2表示齦緣可見中等量菌斑;3表示齦溝內、齦緣區(qū)及其鄰面存在大量菌斑,形成軟垢。
2.1 治療效果治療后,對照組顯效16例,有效19例,無效6例;觀察組顯效25例,有效16例。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100.00%(41/41)]較對照組[85.37%(35/41)]高(χ2=4.496,P=0.034)。
2.2 炎癥反應治療前,兩組IL-1β、TNF-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IL-1β、TNF-α水平均高于治療前,觀察組IL-1β、TNF-α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IL-1β、TNF-α水平 比較
2.3 牙周指數治療前,兩組GI、PLI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GI、PLI均較治療前降低,觀察組GI、PLI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牙周指數比較
細菌感染導致類花生酸和基質金屬蛋白酶增生,進而破壞牙周支持組織,引發(fā)牙周炎,患者臨床表現為牙齦出血、牙齒松動等,嚴重影響日常生活[4]。牙周炎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咀嚼功能和生活質量。如何控制牙齒移位情況及改善牙周環(huán)境是牙周醫(yī)生所關注的治療重點。在正畸治療過程中存在牙齒移位,口腔中菌斑聚集,進而易加重牙周組織的炎癥反應,影響牙周健康[5]。炎癥反應易激活骨細胞、破骨細胞活動。齦溝液中IL-1β、TNF-α是參與炎癥反應的細胞因子。在發(fā)生炎癥時,齦溝液中IL-1β、TNF-α水平升高,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利于及時發(fā)現異常。IL-1β是由牙周膜釋放到齦溝液中,能參與到骨改建活動;TNF-α是骨吸收誘導因子,介導炎癥反應,增強破骨細胞的活性,誘導破骨細胞生成,刺激骨吸收,進而導致基質金屬蛋白酶增生,誘發(fā)炎癥病理損害,破壞牙周組織,影響其修復過程[6]。臨床檢測IL-1β、TNF-α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觀察組治療后IL-1β、TNF-α水平低于對照組。這提示傳統(tǒng)直絲弓矯治器與自鎖托槽矯治器都能引起一定的炎癥反應,但自鎖托槽矯治器對牙周組織的損傷較小,與彭斌等[7]研究結果相似。自鎖托槽矯治器是通過托槽的自鎖結構,即利用自身鎖扣結構固定,替代傳統(tǒng)結扎圈固定弓絲。自鎖托槽矯治器操作較為簡潔,可縮短醫(yī)生操作時間,患者戴用較為舒適,易于清洗、療程較短[8]。自鎖托槽矯治器無結扎絲、結扎圈等額外零件,利用自身鎖扣結構固定弓絲,產生的摩擦力較小,可有效減少對牙周血管的壓迫,機械刺激反應較小,利于降低細菌侵入風險,促進牙周有氧代謝,保護牙周健康與口腔衛(wèi)生[9-10]。在治療過程中,自鎖托槽矯治器能夠利用較小的牽引力達到矯治的目的,利于減少對牙周膜、牙骨質等組織的損傷,且隨著矯治時間的延長,自鎖托槽矯治器引發(fā)較輕的炎癥反應,利于保護牙周環(huán)境[11-12]。觀察組治療后GI、PLI較對照組低,提示自鎖托槽矯治器可改善牙周炎患者的GI、PLI,改善牙周環(huán)境,維護口腔微生態(tài)環(huán)境。
綜上所述,與傳統(tǒng)直絲弓矯治器相比,對牙周炎患者使用自鎖托槽矯治器引發(fā)的牙周炎癥反應較小,利于保護牙周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