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1952 年夏天,我二十三軍突然接到電令,要求立即開赴朝鮮參戰(zhàn)。我是軍司令部機要科一組組長,科長分配給我組四男四女機要人員,其中四位女機要人員分別是:22 歲的共產(chǎn)黨員張帆,無錫人;青年團員錢麗君,南京人;18 歲的青年團員沈麗卿,蘇北人;19 歲的青年團員鄭敬蓉,杭州人。
赴朝之前,她們都表達了報效祖國的心愿。張帆說她是共產(chǎn)黨員,當事事都起帶頭作用。錢麗君也說她不怕犧牲。沈麗卿說她家姐妹二人,如果她在朝鮮犧牲了,有姐姐撫養(yǎng)父母,她沒有后顧之憂。鄭敬蓉已訂婚,當時正準備結(jié)婚,但仍堅決要求上朝鮮前線,待勝利回國再談婚事。
四位女同志和男同志一樣,徒步通過鴨綠江大橋,到達新義州,此時的城市已被炸成一片廢墟。
入朝后,志愿軍總部與我軍軍部有了電報來往,電報數(shù)量逐漸增多。晚上是部隊的行軍時間,白天部隊則隱蔽休息,而這個時候正是翻譯電碼的工作時間。志愿軍總部、后勤部、兵團部與我軍部的上通下達只能通過電臺傳送,電臺將收到的電碼交給機要人員翻譯,機要人員譯出電報內(nèi)容,爾后交給軍首長。電報數(shù)量太多,四位女同志舍棄休息時間,進行翻譯工作。白天工作將近結(jié)束時,部隊就開始夜行軍了,連續(xù)如此,她們實在是很疲勞,但仍堅持工作。她們腳上起泡、腿也腫脹了,行軍時常會困得要睡過去,摔跤也是常有的事。
1952 年12 月中下旬,總部命令我部駐扎元山,我部立即開往三八線進入作戰(zhàn)陣地。路上、山上都積了冰雪,4 位女同志跟隨部隊翻山越嶺,有時從山上坐著背包順坡滑下幾十米。行軍休息時,我們的腳不能停住不動,否則大頭鞋與冰雪凍在一塊兒就無法走了。有一次,部隊遇到已結(jié)冰的一條大河,寬數(shù)十米,橋上只有一塊木板,約20 厘米寬。木板上有薄冰,橋板離河面有六七米,行走很危險,我們遂采取人搭人背脊的方法,像踏螞蟻似的一點一點向前移動。過橋后,向?qū)ㄖ?,趕快向前跑,敵人的炮彈、炸彈很快就要打過來了。果然,隊伍剛走幾分鐘,敵人的炮彈就在隊伍后邊爆炸了。
前排左1,鄭敬蓉;左2,張帆;左4,沈麗卿;右3,錢麗君
剛過新義州不久,敵人的飛機又在隊伍前方幾十米處扔下了炸彈,爆炸聲音很大,但女同志們竟都很淡定,一點也不害怕,這是與敵戰(zhàn)斗的地方,她們將迎接可能到來的更大危險。
1953 年3 月中旬,敵機又來了,這次聲音與往常不一樣。在組長的命令下,四位女同志迅速收好正在翻譯的電報,跑步進入坑道。剛?cè)肟拥溃瑪硻C的炸彈就炸掉了我們的辦公室。
就是在這樣險惡的情況下,女同志們?nèi)詻]日沒夜地工作著。從入朝開始直到停戰(zhàn)為止,四位女同志每天平均工作20 多小時,很少休息。我軍與志愿軍總部、兵團部的上下聯(lián)系、作戰(zhàn)命令兵力部署的批復、武器裝備彈藥及糧食供應等等都通過電臺上下聯(lián)系。我們?nèi)氤笳匍_的軍機要工作會議,三天會議有兩天半軍長都參加了,可見機要工作的重要。有時,女同志痛經(jīng)發(fā)作,被迫躺在鋪上,豆大的汗珠直冒,癥狀稍微減輕,就趕到辦公室翻譯密碼。在朝鮮,大家吃不上新鮮蔬菜,也喝不上開水,她們因營養(yǎng)缺乏,面黃肌瘦。但她們從不計較,來了電報都是搶著翻譯,尤其是張帆、錢麗君這兩位女同志,她們翻譯的都是志愿軍總部的電報,特別多,更辛苦,有時為了完成任務,戰(zhàn)勝疲勞,她們就用雪擦臉、咬手指等來刺激精神,繼續(xù)工作。今日憶起當年的一幕幕,我仍被深深感動。
入朝作戰(zhàn)的那段時間,這四位女同志及時準確地完成翻譯密碼的任務,保證了軍首長指揮作戰(zhàn)上通下達的暢通,為取得抗美援朝的勝利作出了貢獻。
在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七十周年之際,我特將四位女同志的簡要事跡介紹如上。我從未忘記過這四位戰(zhàn)友。人民也不該忘記她們。她們真是好樣的,甘于一生默默無聞。她們中有的不在了,有的失去了聯(lián)系,只有離休的張帆同志還在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