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當年與畫家亞明一起品畫"/>
文>>>
1995 年3 月初,我為了江蘇電視臺成立35周年編輯出版《江蘇電視臺藏畫選》任務,拜訪隱居蘇州吳縣(現為吳中區(qū))東山鎮(zhèn)近水山莊的著名畫家亞明,求賜墨寶。
亞明畫室內,放置了一張鋪著毛氈的大畫桌。墻面的鉛絲上還夾著幾幅字畫,墻邊的深色木柜上放著一卷卷宣紙。縷縷陽光從窗外射入,室內聞得幾分墨味清香,頗有“窗竹影搖畫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的意境。
多年不見的亞老向我走來。他頭發(fā)花白,臉龐紅潤,笑聲爽朗,步履穩(wěn)健。我激動地走上前去,緊緊地握住他那雙溫暖的手。
面對慈祥老人,我說:“亞老,您還記得1988 年4月底,我去您南京府上奉送請柬,邀您參加‘首屆江蘇電視藝術節(jié)暨彩電中心祝賀書畫展’的情景嗎?”“記得,記得?!眮喞下杂兴?,拉來木椅讓我坐下。
應江蘇電視臺盛情邀約,亞老凝神沉呤片刻,濃潑墨,淡施彩,皴擦點染勾勒線條。既大膽行筆,又小心收拾,如行云流水,方一氣呵成。只見畫面上白云繚繞,雄峰屹立,枝繁葉茂,一派生機,真可謂“萬壑樹聲滿,千崖秋氣高”“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氣”。
大作完成,亞老領我在他居住的近水山莊瀏覽。言談中,亞老饒有興趣地與我談起國畫章法與哲學的關系。亞老問:“古人《易經》有句名言:‘生生不息之謂道’,你是怎么看的呢?”“生生無已,生生不息,是有道理的。國畫是老祖宗對藝術的貢獻,也是一門高深的道藝啊!”我談出自己的想法。
次日,我?guī)е跤贤ふ洳氐狞S賓虹《西冷曉煙》畫軸再次登門,向亞明求教。亞老小心展開泛黃的畫卷,仔細檢視畫家的筆觸線條、墨色敷彩,推敲書法題款的準確涵義,尋覓朱砂印章的來歷寓意,探求一代宗師黃賓虹的深邃意境——
中國近現代繪畫史上有“南黃北齊”之說,“北齊”指北京花鳥畫家齊白石,“南黃”指浙江山水畫家黃賓虹。黃賓虹(1865-1955),籍貫安徽省黃山市歙縣,生于浙江金華,成長于老家歙縣潭渡村。其畫作重視章法虛實繁簡、疏密統一。用筆如作篆籀,簡練凝重,遒勁有力,行筆嚴謹,有縱橫奇峭之趣。所謂“黑密厚重”的畫風是其顯著特色。書法“鐘鼎”功力較深,畫作蒼渾華滋意境深邃。偶作花鳥草蟲亦奇拙有致。
這幅《西冷曉煙》右上角題款:“宿雨初收曉煙未泮茲以西冷山水寫之 畫不足觀也。”題款是畫家晚年的情景寫證記錄。“畫不足觀也”,乃大師自謙之語?!凹孜缒昃攀忠弧?,黃賓虹1954 年91高齡創(chuàng)作了此畫。
亞老品鑒《西冷曉煙》畫面下方:近處樹木郁蔥、山石相依。清澈江河曲水流暢,一葉扁舟浮渡啟航。
仔細品鑒畫中鈐印,乃是“黃山山中人”。
黃賓虹 西冷曉煙
再閱《西冷曉煙》畫面中方:一夜雨后拂曉時分,云霧繚繞,層巒疊嶂,一派清新勃然生機;林間草屋,依稀似有隱者靜坐;屋前空地,似有農夫出行勞作。
《西冷曉煙》畫面上方:遠處山峰聳立,天際寥廓。恰似給您帶來無盡遐想——
亞明感嘆:“品畫先神韻,論詩重性情。這幅黃賓虹的《西冷曉煙》大尺幅經典巨作確實是一件富于神韻的國畫佳作,細膩描繪杭州西湖龍井一帶山川地貌、人文景觀。人間氣象融于秀美清逸的自然風貌之中,表現人與自然的相融和諧之美。”
我們的話題從《西冷曉煙》畫面左下方的黃賓虹印章“黃山山中人”展開。
亞老侃侃而談:“我和黃賓虹都是安徽人。黃賓虹一生登山臨水,走遍皖南山區(qū),沿新安江到錢塘江,定居浙江杭州多年。他早期受‘新安畫派’影響,作畫以干筆淡墨、疏淡清逸為風格,稱‘白賓虹’。八十歲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為特色,又稱為‘黑賓虹’。人到晚年畫風大轉變,很了不起??!
黃賓虹的這幅山水畫我特別喜歡,墨色厚重,大氣磅礴。層次分明,皴法獨特,氣韻生動,可以說是畫中有詩更有意境。畫得這么好,還非常謙虛——畫不足觀也。我很佩服,精神升華了,才會達到更高的藝術境界!
胸存坦蕩浩然氣,筆底潑墨風云起。山水畫,作為中國繪畫獨有的藝術表現形式和文化載體,匯聚了歷代文人墨客、藝術家所賦予的時代氣息與精神內涵。這里,既有波瀾壯闊的山河宏圖,也有清純淡雅的溪岸幽靜,大千氣象、咫尺天涯盡在畫幅中……”
能親眼見亞老揮毫潑墨作畫,又零距離聆聽近代名家對山水巨作的精彩點評,我實在是獲益匪淺!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2002 年,亞明先生逝世。故人已去,但其壯心不已、耕耘畫壇的音容笑貌卻如同響水澗流淌的潺潺溪水,永遠銘記在我的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