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蕓蕓
【摘要】小學高年級中,數學應用題教學是為了幫助小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學會知識的遷移應用,是數學學科教學的重難點內容。在實際的數學課中,要讓應用題發(fā)揮其應用功能,必須采取有效的解題方法與策略使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幫助學生消除對應用題的畏難情緒,提高學習的興趣與信心。
【關鍵詞】數學;應用題;課堂;策略
新課標出來以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中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應用題。傳統(tǒng)的應用題只重視教“解題”,而忽視將所學到的思維策略應用到實踐中去,實際中許多教師往往忽視數學應用題的設置方式,使學生缺乏主體體驗,不僅沒有讓學生學到知識,反而讓學生整節(jié)課下來后感到精神疲勞和逐漸產生對課堂的厭倦,無法能讓學生在愉悅中學到知識?;诖耍處煈诜治鰧Ξ斍皯妙}教學現狀的基礎上,找到更正確的解題教學策略,以更好地提升應用題的實踐價值,提高數學學科教學質量。
一、當前小學應用題教學的問題
1.忽略學生的差異性。有些小學數學教師在應用題教學過程中,片面地將課堂活動理解為一系列的解題與一套套的數學答題方法之間的有效對應,教得挺多卻產生不了實際的效果,一些學生下課后卻感覺什么也沒學會,很明顯忽略了學生的差異性,根本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和差異性以及接受的能力,長期以往則讓學生變得對數學解題的學習越來越沒有耐心,會讓學生由于長期不會做題而產生自卑感和厭惡感等問題。
2.缺乏有效的指導方法。在應用教學時,很多老師習慣用傳統(tǒng)教學理念和傳統(tǒng)教學方法指導去教學,往往不強調數學語言教學的重要性,不能科學地引導學生審題并掌握題意,同時,很少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解題方法,導致學生始終無法理清頭緒,不容易建立數量關系。
二、小學數學應用題解題策略
1.重視數學語言教學,引導學生領會題意。領會題意也就是理解題意,是解決問題的第一環(huán)節(jié),也是最基礎的環(huán)節(jié),如果這一環(huán)節(jié)出現了問題,那么想要最后得到正確的結果,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很容易忽視對數學特定的文字表達方式存在不清楚或者是誤解的學差生。因此,在應用題解題中,對數學語言的講解要足夠透徹,提升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讓學生能夠真正地學會審題,真正地理解題目,讀清題目,有益于學生應用題解題能力的提高。
2.關聯生活知識,降低解題難度。絕大多數的小學數學應用題都是來自現實生活,通過此教學,學生可以獲得更多的知識經驗,并能夠把這些經驗較好地運用到生活中,從這方面來說,教師不能一味地強調讓學生自己背公式、定義等,而是讓學生深入理解公式和定義所揭示的內在規(guī)律,靈活地運用它們來尋找解題思路。
3.采用直觀的方法,展現數量關系。小學生的解題過程就是運用知識的過程,需要學生應用大腦,應用思維。解題時,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因此對于他們而言,正確而完整地解題是非常困難的,需要教師多加指導。因此,應用題教學中,教師通過采用圖示、實物等直觀的方法來表達題目的整體關系,更多地向學生展示各種對解題有直接幫助的具體方法,讓學生能夠根據整體信息理解題意,這對學生正確解答問題有很大幫助。
【參考文獻】
[1]王井華.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16.
[2]陳才,陳帥.解數學應用題的句子分析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11):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