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沛琳,蘇 博,殷 勤,董 增,張興桃
“食品工程原理”一直是學生公認難學的課程之一,涉及到物理、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課程知識,課程強調工程思維、工程運算及設計的能力,需要運用大量的公式解決實際工程問題,學生難以理解、掌握和運用[1].在實體課堂教學中,需要通過大量的板書向學生演示公式的推導過程.因此,在“完全線上”教學中,第一個挑戰(zhàn)是如何把線下課堂公式推導過程生動地搬到線上;第二個挑戰(zhàn)是如何借助在線平臺資源重塑原實體教學的教學流程,并將其移植至空中課堂;第三個挑戰(zhàn)是如何將遠程狀態(tài)不可控的“松散個體”組建成有凝聚力的“空中班級”,讓學生有團體感和課堂感[2].因此,如何在“空中課堂”上好這門課,讓學生感受到傳統(tǒng)課堂教師授課時的情感、語氣、眼神等細微的表達以及面對面交流的學習氛圍.總的來說,教師為保證教學進程順利進行,應根據學校要求精心準備,確保教學質量.
教師在“完全線上”授課時,大量精力應該花在課前準備工作中.首先是在線教學平臺的選擇,目前,主流的在線教學方式主要有直播授課、慕課授課、錄播授課和研討授課.直播授課的優(yōu)點是比較直觀,但是受網絡質量的影響較大,聲音和畫面有延遲現象,互動交流效果也大打折扣.慕課授課的優(yōu)點是可以方便利用優(yōu)質的線上資源,備課較輕松,但是每個學校的培養(yǎng)方案不同,課時和內容安排上與本校的教學大綱有出入.錄播授課的優(yōu)點是教師可以提前錄制講課視頻或配語音解說課件,上傳至教學平臺,受網絡質量影響較小,而且學生可以提前預習,增強上課時的聽課效果,但是需要配合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否則效果較差.研討授課的優(yōu)點是課堂討論多,學生參與度大,師生互動強,但是適用于理論簡單易懂、實踐性強的課程[3].“食品工程原理”這門課與多門學科聯(lián)系緊密,內容繁雜,基本理論多,理論性強,課程難度大,且與工程實踐結合緊密.筆者所在學校屬于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培養(yǎng)目標上與其他類型高校有所不同,反映在本門課中主要體現在課時分布和授課內容難度上.結合每種教學方式的優(yōu)缺點和本課程的特點,筆者在超星泛雅平臺上進行建課[4],主要以錄播授課為主,直播答疑為輔,用超星學習通提供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把每個學習視頻串聯(lián)起來,把難度差別不大的慕課資源上傳至“資料模塊”,供同學們拓展學習.
(1)教學視頻錄制.“食品工程原理”中涉及到大量的公式推導和應用,如何再現課堂中的板書推導過程,讓學生聽明白,這是教學起始需考慮的問題.備課時主要利用電腦軟件“愛思助手”進行錄課,與ipad 相連接,可以實現一邊講課一邊在課件上手寫標記,也可以利用“白板工具”事先把公式推導過程在白板上寫好,通過EV 軟件進行錄制.為了減少學生線上學習的疲憊感并能夠及時監(jiān)督學生的學習效果,錄課時不宜采取實體課堂45 分鐘制,主要根據知識點進行分節(jié)錄制,最長不超過20 分鐘.以“非均相物系分離”這一章中“重力沉降”這一節(jié)為例,在線下教學中,需要用兩節(jié)課的時間講述課堂內容,但是在線上教學中,需要把90 分鐘的課堂內容按照知識點進行拆分,拆分為“重力沉降速度的概述”“重力沉降速度的計算”“影響沉降速度的原因”“降塵室的概述”“降塵室的計算”5個小視頻,既避免了學習的疲憊性,符合線上學習的規(guī)律,又方便學生梳理重難點.
(2)課堂活動準備.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時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態(tài)并檢查其學習效果,讓學生有團體感和課堂感,并不是一個人在“單兵作戰(zhàn)”,每節(jié)學習視頻觀看結束后,需要配備一定的課堂活動,師生可以在一起隔空交流.超星學習通上的課堂活動種類多 樣,如“簽 到”“搶 答”“選人”“投 票”“主 題討論”“隨堂練習”“問卷”“評分”“分組任務”等,每種活動都有各自的特點及適用場景.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的上課狀態(tài),搭配不同類型的課堂活動,需要在上課前進行精心設計.同時,為了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首先要讓學生明白游戲規(guī)則,借助超星學習通上強大的成績統(tǒng)計體系[5],根據本課程特點制定了公平、合理的考核體系,即“搶答”,答對1題加2 分,答錯不扣分;“選人”,答對1 題加2分,答錯不扣分,如果在1 分鐘之內沒有回應扣2 分;“投 票”,參 與1 次 加2 分;“問 卷”,參與1 次加5 分;“討論”,根據回答內容加1~10分不等;“隨堂測驗”,答對1 題加2 分,而且在課堂中會利用該活動進行隨機考勤,監(jiān)督同學們的出勤情況.
(1)課前發(fā)布預習通知.提前兩天通過學習通發(fā)布通知,告知學生下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督促他們做好預習工作.通過QQ 平臺發(fā)布上課簽到時間,并把上課視頻傳到QQ 中,防止第二天上課時學習通擁堵,無法正常上課.
(2)提前簽到.為了防止高峰期線上擁堵,不耽誤上課時間,同時讓學生提前進入上課狀態(tài),利用超星學習通上的“簽到”功能,提前10 分鐘簽到,并且限時10 分鐘,從簽到效果來看,完成情況非常好,對于個別未在規(guī)定時間內簽到的學生依次通知,確保已在線.同時利用簽到等待的時間,讓學生在QQ 群上傳自己的上課裝備,檢查他們的準備情況.
(3)在超星學習通群聊上發(fā)布上課步驟.采用錄播授課方式不等于把上課視頻發(fā)給學生讓學生純粹自學,需要時刻監(jiān)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檢查學習效果.因此,在授課時按照“知識點視頻+課堂活動+知識點視頻+課堂活動+……”的形式,完成90 分鐘的課堂時間.在學習每個知識點視頻之前告知學生結束時間以及結束后的任務,結束后立刻進行隨堂測驗,構建節(jié)奏緊湊的課堂組織.以90 分鐘的課為例,線上課堂教學過程如圖1 所示.
(4)設計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設計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在“空中課堂”中“動”起來,拉近師生以及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強班級團隊感.單一使用一種類型的課堂活動容易讓同學們產生疲憊感.因此,在授課時需要根據知識點難易程度、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以及課堂活躍程度,把超星學習通上的課堂活動類型交替進行[6].“搶答”適用于知識點較難或者課堂活躍度較大的情形;“選人”適用于知識點較簡單或者檢查學生是否在線聽課的情形;“測驗”“投票”或“問卷”適用于必須掌握的知識點或者課中簽到;“章節(jié)測驗”適用于插入在需要同學們掌握知識點較多的章節(jié);“討論”適合于開放性題目的講授中.
圖1 線上課堂教學過程
“食品工程原理”課程涉及到的概念很多,需要牢記的理論、公式太多,僅靠課堂45分鐘的課堂學習大多數學生難以理解消化,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進行強化訓練:①通過布置線下作業(yè)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線下作業(yè)主要訓練學生的計算能力.②根據學生課堂中回答問題情況及作業(yè)情況,每章學習結束后,統(tǒng)一對本章進行習題答疑,主要采取騰訊課堂直播或者是提前錄制好答疑視頻的方式讓學生觀看.③對于公式較多的章節(jié),采用考試的形式,加強學生對于公式的記憶和總結.④每章學習結束后,為了訓練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指導他們用“思維導圖”的方法總結本章節(jié)的重要知識點,試圖改變以往一味依靠老師“劃重點”的壞習慣.從學習效果來看,絕大多數學生能夠全面詳細地總結出本章的重點內容,也方便考試前的復習.
線上授課最大的挑戰(zhàn)是對學生學習的監(jiān)督,有些學生會在上課時刷微博、刷朋友圈,有些學生純粹是為了完成視頻任務點而刷視頻,所以線上學習的監(jiān)督與管理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主要采取的方法如下:第一,制定本課程的課程考核體系,每一項考核項目下對應相應的課堂任務,確保多方位、多維度的嚴格考核[2].第二,制定嚴格的簽到制度,上課前的簽到一般采用超星學習通上的“簽到”控件,根據簽到時間不同,按照不同情況處理.課中隨機簽到是檢查學生是否在學習的一個有效手段,一般會利用“投票”或“問卷”或“測驗”活動控件,進行限時答題,一方面可以檢查學生是否在線學習,另一方面又可以考察學生的知識點掌握情況.第三,利用學習通上強大的學習統(tǒng)計和督學功能,定期檢查課程任務點的完成情況,對于沒有完成任務點的學生進行提醒.每兩周根據總成績排名、課程訪問量、任務點完成率,對一部分未達標的學生發(fā)出學習預警.
本門課程的總成績由平時成績(占50%)和期末考試成績(占50%)組成,平時成績構成如表1 所示.期末考試采用線下閉卷考試的形式,平時成績根據學習通上設置的成績構成進行分數核算.從平時成績統(tǒng)計結果來看,大部分學生的成績在80~89 分之間,占81.82%,70~79 分 的 占5.45%,90~100 分 的 占12.73%,呈典型的正態(tài)分布.學習通平臺能夠自動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并將其量化,一方面有利于老師實時監(jiān)督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對排名靠后的學生進行督促;另一方面也方便學生查看自己的課堂積分、任務點完成情況、作業(yè)及測驗成績,及時查缺補漏,爭取更高的成績排名.對傳統(tǒng)課堂的評價方式而言,這種平時成績的評價方式可以更全面地考查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
表1 平時成績構成
課程結束后,通過問卷星對本門課程進行了問卷調查,主要從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這四個方面進行評價.對問題的滿意度從A 到D 依次降低,如表2 所示.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本課程的線上授課方式受到了學生的肯定,大部分同學認為此種形式的線上授課方式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活躍程度,與老師的互動更加頻繁,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交流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有所增強.但是在統(tǒng)計結果中發(fā)現,少部分學生認為線上課程信息量過多,學習有些吃力.出現這種現象可能是因為部分學生學習依賴性較強,還沒有轉換學習思路,對信息的歸納總結能力較差.這一現象的出現也提醒任課教師進一步優(yōu)化課程資源,合理安排課程任務,盡可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表2 學生線上問卷調查結果
“完全線上”教學模式的教學方法與傳統(tǒng)教學有很大區(qū)別,與之前開展的“線上與線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有所不同.在“互聯(lián)網+教育”背景下,隨著信息化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混合式教學模式成為未來教育改革的大趨勢.
采用“完全線上”教學模式,需要教師結合課程特點、平臺特點及學生的學習特點,對課堂教學進行精心設計.首先,需要對已有的眾多教學資源進行整合,提煉出與本課程大綱和本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相適宜的教學內容.其次,需要充分利用平臺提供的豐富的教學活動,將其合理地穿插在教學過程中,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讓學生輕松地掌握學習的重難點.最后,需要一套合理、公平的教學評價體系進行支撐,使學生的平時成績區(qū)分度變得明顯.
進行信息化教學改革,積極引導學生適應新型教學模式,改變以往傳統(tǒng)教學中的“只聽不動”的懶惰現象,積極思考,勇于探索未知領域,把不利因素變?yōu)殄憻捵约旱挠欣蛩?,提高自身的自控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而作為任課教師,也是此種教學模式的受益者,積極開發(fā)課堂活動,構建嚴密的教學組織,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適應新形勢下對于課堂教學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