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中醫(yī)院 浙江 寧波 315010
本研究通過對射血分數正常心力衰竭(HFnEF)中醫(yī)證候要素分布的研究,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依據。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7年12月~2020年3月本院心內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57例,女63例;年齡60~94歲,平均82.31±7.99歲;病程1~18年;合并高血壓96例(80%)、2型糖尿病26例(21.67%)、心房顫動89例(74.17%)、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26例(25%)、慢性肺源性心臟病26例(21.67%)。美國紐約心臟協(xié)會(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60例、Ⅲ級49例、Ⅳ級11例。
1.2 中醫(yī)證候診斷標準:參考《中醫(yī)臨床診療術語國家標準》《中藥新藥治療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醫(yī)內科學》,采集四診信息,提取氣虛、陰虛、陽虛、血虛、痰濁、飲證、水停、血瘀、氣滯等中醫(yī)證候要素。
2.1 中醫(yī)證候要素分布情況:見表1。
表1 中醫(yī)證候要素分布[例(%)]
2.2 中醫(yī)證候要素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分布情況: 見表2。
表2 不同年齡(歲)中醫(yī)證候要素分布
2.3 中醫(yī)證候要素在不同病程的分布情況:見表3。
表3 不同病程(年)中醫(yī)證候要素分布
2.4 中醫(yī)證候要素在不同心功能等級的分布情況:見 表4。
表4 不同心功能等級中醫(yī)證候要素分布
本研究提取證候病性要素9種,分布>50%的證候要素為氣虛、血瘀、飲證。并發(fā)現血瘀在老年心衰患者中出現的頻次更高。氣虛是病理基礎,氣虛致運血無力,瘀血內停,“血不利則為水”,因此,氣虛血瘀、水飲停聚是老年HFnEF最主要的病機。隨著年齡的增加,陽虛、血虛、飲證證候分布增多。氣虛及陽,陽氣虧虛,加重水飲停聚。隨著病程的延長,氣滯、陰虛證候分布增多。陰虛證候的增加與長期使用利尿劑或溫燥滲利藥物或有關。心力衰竭臨床表現為喘滿、腹脹、二便不通、水腫等三焦氣機通降失常的表現,隨著病程的遷延,氣機阻滯,水液代謝運行失常,導致心衰的發(fā)生發(fā)展。隨著心功能惡化,陽虛、飲證證候增加,陽虛停飲是心功能癥狀加重的病理因素。由此可見,心力衰竭的病理特點為標本俱病,其病理基礎是氣虛血瘀、水飲停聚。隨著年齡和病程的變化,氣虛及陽、氣虛及陰,同時飲停加重、氣機阻滯,虛者愈虛,實者愈實,虛實夾雜,故心衰反復難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