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9年11月報道】題:IgM反應是熊去氧膽酸和苯扎貝特治療原發(fā)性膽汁性膽管炎的預后生物標志物(作者Takano K等)
原發(fā)性膽汁性膽管炎(PBC)患者對熊去氧膽酸(UDCA)不敏感,有可能發(fā)展為肝硬化和肝衰竭。苯扎貝特可作為這些患者的二線藥物選擇。該研究旨在評價UDCA聯合苯扎貝特治療UDCA難治性PBC的遠期療效,并探討影響預后的因素。
在445例接受UDCA治療的患者中,150例患者對UDCA單藥治療無效,并接受了長期UDCA聯合苯扎貝特治療(中位,15年)。研究回顧性分析了這些患者的數據資料。使用英國PBC風險和GLOBE評分進行評估,聯合治療使血清生化指標和肝移植風險顯著改善。無肝硬化相關癥狀或肝相關事件的患者ALP、GGT和免疫球蛋白M(IgM)的累積正常率明顯高于有肝硬化相關癥狀或肝相關事件的患者??偟膩碚f,IgM持續(xù)出現一直是肝硬化相關癥狀和肝相關事件發(fā)生的重要因素。IgM≥240 mg/dl患者的生存率明顯低于IgM<240 mg/dl患者。因此,IgM是長期預后的很好的替代預測因子。在隨訪期間,沒有患者因不良事件而停止聯合治療。
研究結果表明,長期UDCA聯合苯扎貝特治療對UDCA難治性PBC患者是有益的,IgM反應可作為臨床長期預后的有用的預測性生物標志物。
摘譯自TAKANO K, SAEKI C, OIKAWA T, et al. IgM response is a prognostic biomarker of 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treated with ursodeoxycholic acid and bezafibrate[J].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9.
(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感染病中心肝病科 李艷艷 高潤平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