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qū)大吳中心小學 姚軍莉
對話作為一種教學形式,最早被稱為“蘇格拉底法”,也就是在教學中,教師不直截了當?shù)貙⒅R、答案告訴學生,而是通過問答、思考、交流而自主構建。“對話式教學”與新課改的理念完全一致,具有自主性、靈活性、多變性,師生、生生保持動態(tài)的狀態(tài),促進學生的和諧發(fā)展。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開展“對話式教學”,是本文要探討的論題。筆者認為,“對話式教學”的實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生本理念”下的“對話式教學”,要求摒棄提高學生分數(shù)為目的的應試教育理念,倡導學生自主學習,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構建“對話式教學”模式,教師應首先借助于導學案、活動單等進行自主學習,自覺與文本對話,實現(xiàn)新舊知識的有效對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從時間上區(qū)分為課前預習和課堂先學。教師應精心設計自主學習導學提綱,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性。
例如,在《小數(shù)的認識》的教學前,筆者設計了下面的自主學習導學案:
1.思考:一顆牛軋?zhí)鞘?.1 元,那么,0.1 元是多少?
2.探究:如果一個正方形是1 元,那么,你能表示出0.1 元嗎?如何畫圖表示?
通過作圖得到:0.1 就是把“1”平均分成____份,其中的一份就是0.1。那么,0.1 的“老朋友”就是_____。通過探究,我得出0.1元=____元=___角。
3.活動:找出生活中的小數(shù)。
4.思考:0.5 和0.8 的意義;0.1 和1 的關系。
5.通過預習和探究,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規(guī)律:零點幾就是___;十分之幾就是____。
6.試一試:
1 元3 角=_____元;3 元8 角=_______元;5.8 元=___元____角。
7.我的疑問是________。
如此自主先學的任務設計,讓學生的課前預習和課堂先學有了依據(jù)和指向,通過先學,明確了課堂學習的中心,為課堂上積極交流、主動探究奠定基礎。
“對話式教學”的實施,需要搭建一個平等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在和諧、愉悅的氛圍中與同伴對話交流,自主發(fā)表看法和觀點,在交流中相互補充,碰撞思維的火花。
例如,《三角形的內角和》的教學中,筆者提出問題:三角形有三個角,每一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一樣嗎?如果一樣,是多少?你能用什么方法來驗證你的猜想?
問題提出后,讓學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學生紛紛給出自己的見解和做法,通過交流彼此借鑒,打開思維之門。有的畫出不同形狀的三角形,通過量角、計算,交流三角形的內角和;有的小組成員通過畫三角形、剪三角形的角、再拼接的方式得到平角的結果,于是也得出結論——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不僅學會了合作,也發(fā)展了數(shù)學思想,提升了學習能力,學生在相互合作中相互對話、相互交流,促進了思維的發(fā)展,促進了綜合能力的提升。
數(shù)學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時把學生從課堂上解放出來,引導學生去感受數(shù)與數(shù)的關系,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關系,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感受數(shù)學的價值,實現(xiàn)學生與數(shù)學、生活的對話。
開展生活化的活動,既優(yōu)化了作業(yè)方式,也容易激發(fā)學生興趣,促進學生學以致用,讓學生感知生活中的數(shù)學。例如,在教學“圖形的認識”時,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的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不同的圖形;對于“圓柱的表面積”的知識點的教學,讓學生找到“可比克”包裝盒,沿著重疊線剪開,探討圓柱的展開圖,經歷公式的推導過程;教學“規(guī)律排列”時,鼓勵學生走進生活,觀察生活中有關排列的規(guī)律性的現(xiàn)象;教學“分一分”時,讓學生將6 個橘子分給爸爸和媽媽,通過動手分,體驗和經歷“6 的分合”的幾種情況……這些活動促使學生走進生活,感受生活中的數(shù)學,也讓數(shù)學知識“活”起來。
“對話式教學”,除了讓學生與教材對話,實現(xiàn)自主學習、生生對話,學會合作探究、與生活對話,實現(xiàn)“學以致用”等之外,還應注重效果的分析,運用多元評價,促進師生、生生的多元對話,喚起學生和教師主體角色的回歸,讓“教”與“學”互動,促進生態(tài)課堂的構建。
總之,“對話式教學”的運用,對于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組織、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等都具有不可小覷的作用。在“生本理念”下構建“對話式教學”模式更有必要且重要。教學中,教師應把握“對話式教學”的內涵,探討新方法,營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及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快樂、和諧的氛圍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