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實驗小學 張佳迪
在素質教育理念下,德育處于首要位置。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發(fā)育的關鍵階段,他們的年齡較小,心智不夠成熟,極易受到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英語本身就是一門兼具工具性與人文性特征的學科,教師需清晰地認識到知識傳授并非根本教學任務,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全方位滲透德育教育,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使其身心均能得到健康發(fā)展。
從立德樹人的角度來看,小學英語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純粹的知識傳授相比難度更大,也更具挑戰(zhàn)性。根據以往的經驗,德育契機需要發(fā)現和創(chuàng)造。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基于立德樹人的角度切入,善于發(fā)現和制造各種教學契機,利用各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適時融入德育教育,由此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并讓他們收獲更多的知識與技能。
以三年級上冊Unit 1 Hello 的教學為例,本單元以“禮貌用語”為主題,讓學生學會用英語向別人問候、打招呼,知識簡單易懂,是進行立德樹人的優(yōu)質素材。在講新課之前,教師先用英語與學生打招呼:“Hello,I’m ….I’m your English Teacher.Let’s learn English.OK?”適當搭配中文翻譯,并朝他們揮手,讓他們意識到老師在打招呼。接著,教師講述:“Hello,I’m….How about you?”引導學生說出“Hello,I’m ….”提醒他們模仿口型和語調,讓他們初步學會用句型“I’m …”介紹自己。當學習完Story time 部分的課文后,教師組織學生在小組內練習文中出現的日常用語,鼓勵他們與老師打招呼。
針對上述案例,教師利用簡單的日常用語融入德育教育,培養(yǎng)學生大膽開口講英語的意識,引導他們進一步發(fā)揚講文明、懂禮貌、尊師重道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強化德育教育時效果。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教育和知識教授是有明顯不同的,與理論知識相比,德育看不見、摸不到,教材中也沒有直接明了地呈現出來,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充分利用教材內容,深入挖掘文中蘊含的德育元素,包括人物、事件和場景等,展現英語學科的人文性特性,帶領學生學習語言知識的同時深受德育熏陶,提升他們的學習成效。
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下冊Unit 7 What’s the matter 時,教師先播放一段有趣的動畫引發(fā)學生大笑,然后詢問:“What’s the matter?Why are you laughing?”引導他們回答“Because I’m happy”或“Because it’s funny”,以“We’re happy today.But my friend Liu Tao isn’t happy.He’s sad.”教學單詞“sad”。接著,教師說道:“Let’s ask Liu Tao‘ What’s the matter?’”同步播放錄音,并說“I’m thirsty.”重點教讀“thirsty”。然后,教師提議“Let’s help him,please say‘Have some water.’”運用同樣的方法教學hungry,ill 和tired 的含義,以及提供幫助。之后,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表演對話,分別扮演Liu Tao 及父母的角色,讓學生感悟課文主題,隨后指導他們改編課文,結合自身情況合作設計對話,用“What’s the matter”詢問別人怎么了,且正確應答。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充分利用教材內容體現立德樹人理念,指導學生學習表示感受的單詞和句型,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學會主動關心他人,同時對別人給予的關懷懂得感恩。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的實施不能僅圍繞理論知識傳授,還要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落實,使他們感悟更深,發(fā)揮出正確的指導作用。為此,小學英語教師需努力尋求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之間的結合點,圍繞教學主題補充一些生活化元素,縮短課堂與生活之間的距離,讓學生不自覺地接受德育教育,不斷提高他們的道德修養(yǎng)。
例如,在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教學中,教師先播放一則關于孩子幫助父母做家務的公益視頻,提出問題:“What’he/she doing?”搭配中文解釋,鼓勵學生嘗試回答He/She is ….然后把他們的答案匯總,小結:“They are helping their parents.”接著,教師詢問:“Do you help your parents at weekends?”要求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回答:“Yes,I often/sometimes/usually/always ….”不會的用中文表示,借機教學clean the car,clean the table,make the bed 等家務類短語。此時,教師給予鼓勵:“Great!We can do a lot of things.What about them?”出示課文人物,播放課文動畫,讓他們找出文中人物分別在幫助父母做什么。隨后教師提問:“What is …doing?”引導與幫助學生復述課文,著重講解現在進行時的用法,指導他們總結句子結構特點是be 動詞+動詞ing 形式。
家務勞動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重點是教師要讓他們知道家務勞動多而累,使他們明白每個人在家里都有義務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同時學會運用現在進行時。
從立德樹人的角度談小學英語教學,德育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說教方面,要注重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有機結合。英語本身就是一門內涵豐富的語言類科目,小學英語教師在立德樹人理念下,可圍繞教學主題在課堂上模擬一些生活化場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鼓勵他們運用英語展開口語交際,并學會落實至生活實踐中,真正做到立德樹人。
以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2 In the library 教學為例,走進課堂后教師說道:“Good morning/afternoon,class.Close your books,please!”有的學生可能沒有合上書,借機勸說:“Don’t open your book.”做動作輔助他們理解句子含義。接著,教師隨機挑選幾名同學分別做吃東西、說話、睡覺的動作并勸阻,帶領學生學習“Don’t eat.Don’t talk.Don’t sleep.”然后小結:當發(fā)現別人有不當行為時可用“Don’t”來勸阻。之后,教師在課件中出示圖書館圖片,帶領學生在教室內模擬圖書館情境,讓一名同學大聲說“Hello,××”,另外一名同學用“Shh!Don’t shout.”勸阻,用同樣的方法引出“Don’t run/eat/talk/sleep/drink.”讓他們會用“I’m sorry.”來回答。隨后教師播放課文動畫,指導學生在情境中模擬表演對話,促使他們將所學知識落到實處。
上述案例中,教師采用情境模擬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了解圖書館的規(guī)范,使其樹立公共場合基本文明禮儀觀念,懂得遵守公共秩序,讓他們學會用英語制止或勸阻他人的不當行為。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需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在課堂教學中從細節(jié)著手,將德育教育滲透至多個教學方面,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主動接受德育熏陶,使他們成為德才兼?zhèn)涞男滦腿瞬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