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江
(甘肅省臨澤縣蓼泉水利管理所,甘肅臨澤734200)
水利水電工程在我國的經(jīng)濟建設及城市發(fā)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國政府不斷加大對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投資力度,促進了水利水電工程的不斷發(fā)展。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任務重、投資大,對工程技術的要求相對較高,如果不能有效解決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技術問題,那么將會造成工程施工的質量和安全隱患,嚴重威脅水利水電事業(yè)的發(fā)展。因此,必須要加強對工程建設技術的合理監(jiān)督,有效采取恰當?shù)募夹g管理措施,提升工程質量。
水和電屬于可再生資源,污染非常小,且相對安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不僅能夠滿足人們的用電需求,還能夠實現(xiàn)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的提升,對我國的社會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在進行水利水電工程建筑施工時必須要采用科學的施工技術,有效強化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質量。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應將導流技術、防滲技術、高邊坡技術等施工技術作為管理的核心和重點,并以此保障工程順利實施。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環(huán)境非常惡劣,而且施工的難度相對較大,安全隱患比較多,這就要求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技術人員必須具備豐富的工作經(jīng)驗和專業(yè)知識。
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地往往處于偏遠地區(qū),在進行工程施工時不僅材料運輸存在困難,還會增加工程的建設成本。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之前,不僅需要設置非常多的輔助設施,還要修建相應的運輸通道,導致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存在成本大、耗時長的特點。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為室外施工,經(jīng)常會受到氣候、地質等多方因素的干擾,尤其是惡劣天氣,對施工造成的困擾極為嚴重,甚至會導致被迫停工。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巖質高邊坡處理問題是非常常見的問題,也是被廣泛研究和探討的重要問題。巖質高邊坡處理可以從抗滑結構處理、錨固、減載排水3 個方面入手。
3.1.1 抗滑結構 抗滑結構處理可以有混凝土抗滑和混凝土沉井兩種形式?;炷量够夹g的應用成本相對較低,能夠節(jié)約大量的施工成本,但抗滑面的傾角比較小,不能被廣泛應用?;炷脸辆畬儆诨炷量蚣芙Y構,主要是保護表層的坡體,避免地下水滲透。
3.1.2 錨固 錨固技術是高邊坡處理的關鍵技術,其應用非常靈活,被廣泛應用于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在進行邊坡支護時應用錨固技術既可以提升邊坡結構的穩(wěn)定性,又不會對邊坡巖體造成破壞。另外,要重視預應力錨索技術,尤其是錨索的均勻受力問題,在進行操作時需要搭配相應的千斤頂,有效避免工程中的資源消耗。
3.1.3 減載排水 在進行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時,如果出現(xiàn)的滑坡問題非常嚴重,就需要以減載的方式有效實現(xiàn)滑坡坡面的加固處理。地下水比較豐富的施工區(qū)域要建造相應的排水溝,實現(xiàn)水體排放,提高坡體結構的穩(wěn)定性,降低對巖體的破壞。
水庫是非常普遍的水利水電工程,但大多數(shù)的水庫使用時間比較長,且后期的維護措施經(jīng)常出現(xiàn)不到位的現(xiàn)象,導致受損嚴重。一般來說,只要發(fā)現(xiàn)水庫出現(xiàn)滲漏現(xiàn)象,就必須要立即采取相關的處理措施。但是無論采取任何形式的加固處理,都無法有效避免水庫施工中的滲漏現(xiàn)象。想要有效解決水庫滲漏問題,必須要在施工過程中加強防滲加固處理,從源頭解決滲漏問題。
導流圍堰技術是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核心,其施工質量關系到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質量。因此,想要有效實現(xiàn)水利水電工程的效益最大化,就必須加強對導流圍堰技術的重視,確保技術應用的科學性。施工導流技術的應用主要是將原有河道中的水引入下游,有分段圍堰和全段圍堰兩種方式。通過科學應用圍堰技術,可確保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受到比較小的水流影響,而且能夠增加相關設施的使用壽命,提高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質量。
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會應用到大量的混凝土材料,而混凝土外加劑也因其獨特的性能被廣泛應用?;炷镣饧觿┑膽媚軌蛴行Ц纳苹炷恋耐庥^色澤,增加混凝土強度,提高混凝土結構的穩(wěn)定性,從而提升水利水電工程建筑質量,要根據(jù)混凝土材料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添加劑。
經(jīng)濟的發(fā)展推進了水利水電工程的不斷建設,讓水利水電工程成為了我國城市發(fā)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當前的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存在較多的技術問題,但是通過加強對施工技術的分析,可有效解決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從而保障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科學性,實現(xiàn)其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