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文,郭晨煜,唐啟令,鞠 海
(1.煙臺毓璜頂醫(yī)院藥學部,山東煙臺 264000;2.中日友好醫(yī)院藥學部,北京 100029)
患者,女性,45歲,因無明顯誘因腹痛3個月,并伴反酸、腹脹、噯氣等癥狀,于2018-03-10收住中日友好醫(yī)院消化內科?;颊呒韧邢泛透窳?巴利綜合征病史,否認藥物及食物過敏史,無家族過敏史。入院查體:體溫37.3 ℃,心率68次/min,呼吸16次/min,血壓141/66 mm Hg (1 mm Hg=0.133 kPa),心肺檢查無明顯異常。上腹部、右腹部壓痛陽性,反跳痛陰性,肝區(qū)叩擊痛陽性,腎區(qū)叩擊痛陰性,腹部移動性濁音陰性,聽診腸鳴音正常(4次/min),全腹未捫及包塊,肝脾未觸及。實驗室檢查:紅細胞計數(shù)4.18×1012/L,血小板計數(shù)239×109/L,白細胞計數(shù)4.14×109/L,中性粒細胞占比0.565,淋巴細胞占比0.343,單核細胞7.7%,嗜酸性粒細胞1.0%,嗜堿性粒細胞0.5%;淀粉酶88 U/L,丙氨酸轉氨酶11 U/L,肌酐 62 μmol/L,血糖 6.61 mmol/L;凝血酶原時間11.1 s,凝血酶原活動度88.8%,D-二聚體1.4 mg/L。入院診斷:功能性消化不良。入院第2天(d 2)擬行電子腸鏡檢查,患者于2018-03-10晚上20:00將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商品名 福靜清)1袋[含64.00 g聚乙二醇4000、5.70 g無水硫酸鈉、1.68 g碳酸氫鈉、1.46 g氯化鈉、0.75 g氯化鉀,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藥有限公司,批號M12891]溶解于4 L水中服用,當日未服用其他藥物并禁食。患者服用該藥溶液0.5 L后,突感皮膚瘙癢,腹脹不適,呼吸困難,繼而發(fā)生暈厥,意識喪失,因家屬在旁扶住,未發(fā)生跌倒。查體:雙手及前臂皮膚潮紅,未見皮疹,血壓80/56 mm Hg,心率102次/min,呼吸28次/min。立即建立靜脈通路,靜滴0.9%氯化鈉注射液,給予腎上腺素注射液0.1 mg靜推,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靜推,葡萄糖酸鈣注射液1 g+5%葡萄糖注射液50 ml靜脈滴注,同時給予吸氧(3 L/min)和心電監(jiān)護。用藥3 min后,患者逐漸清醒,但仍伴有咳嗽、胸悶癥狀。用藥15 min后,患者咳嗽、胸悶癥狀緩解,雙手及前臂皮膚潮紅逐漸褪去,瘙癢癥狀減輕。用藥2 h后,患者不適癥狀消失。查體:血壓140/75 mm Hg,心率78次/min,呼吸18次/min??紤]過敏性休克的發(fā)生與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有關,因此后續(xù)未再服用該藥,也未再出現(xiàn)類似癥狀?;颊哂?018-03-11行電子腸鏡檢查,檢查過程無異常。
該例患者為明確腹痛病因而擬行電子腸鏡檢查,當日僅口服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進行腸道準備,未使用其他藥物且禁食。患者服用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后發(fā)生過敏性休克,服藥時間與發(fā)生過敏性休克的時間有明顯的相關性,后續(xù)患者未再服用該藥,也未再出現(xiàn)類似癥狀,因此考慮過敏性休克與該藥有關。根據(jù)藥品不良反應(ADRs)關聯(lián)性評價標準,該ADRs的發(fā)生與藥品的關聯(lián)性為“很可能”。
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是環(huán)氧乙烷的非離子型聚合物,被廣泛應用于醫(yī)藥、化工、食品及化妝品領域。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商品名 福靜清)的組分為聚乙二醇4000、無水硫酸鈉、碳酸氫鈉、氯化鈉和氯化鉀。該藥的主要有效成分為聚乙二醇4000,其在腸道中吸收極少,且不會引起體液流失及電解質紊亂,具有良好的清腸效果和安全性,被廣泛用于腸道準備[1]。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所致的ADRs主要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腹脹、腹痛等,罕有過敏反應發(fā)生。根據(jù)文獻報道及藥品說明書,聚乙二醇所致的過敏反應主要為皮疹、水腫、呼吸困難、過敏性紫癜等[2-5],嚴重者可引發(fā)致命的過敏樣反應,甚至休克[6]。一般認為聚乙二醇具有化學穩(wěn)定性,但是大分子量的聚乙二醇被認為具有免疫原性,能夠產(chǎn)生免疫應答[7]。該例患者腸道黏膜完整性及血管通透性的改變可能促進聚乙二醇的吸收,進而引發(fā)過敏反應[5,7]。李亞騫等[8]報道了1例既往對青霉素、頭孢菌素、磺胺類藥物及海鮮、菌類等食物過敏的患者,在服用聚乙二醇4000散劑后出現(xiàn)嚴重藥疹。Lee等[7]報道了1例特異性皮炎患者在服用聚乙二醇溶液后發(fā)生嚴重過敏反應。Jover Cerdá等[9]報道了1例年輕女性患者,既往有特異性濕疹、接觸性皮炎及膽堿能性蕁麻疹病史,使用多種含聚乙二醇的化妝品、藥品后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局部及全身性過敏反應,通過皮膚點刺試驗和堿性粒細胞活化試驗證實其為IgE介導的聚乙二醇速發(fā)型過敏反應。根據(jù)已有的病例報道,加之本例患者有哮喘病史,均提示臨床在使用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時,應當重點關注既往有過敏史或類似上述病史的患者[4]。此外,還應關注過敏反應在短時間內的復發(fā),加強對已發(fā)生過敏反應患者的后續(xù)跟蹤。Savitz等[2]曾報道1例患者在服用聚乙二醇溶液后因出現(xiàn)蕁麻疹、呼吸困難,接受抗過敏藥物和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治療,但在服用聚乙二醇溶液20 h后又因為呼吸道水腫而再次接受治療。
綜上所述,當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用于腸道準備時,臨床醫(yī)師應重點關注既往有過敏史且腸道黏膜功能欠佳的患者。藥師在發(fā)放此類藥品時,除了交代用法用量外,應重點提醒患者關注服藥后ADRs的發(fā)生,一旦出現(xiàn)過敏癥狀,應及時停藥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