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會琴,孟昭偉
(1.三門峽市虢國公園管理處,河南 三門峽 472000; 2.三門峽市園林科學研究所,河南 三門峽 472000)
花卉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是風景園林環(huán)境中的主要植物材料、主要觀賞對象。野生花卉是構成自然植被和多樣化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育花卉新品種的重要種質(zhì)資源,是園林綠化的優(yōu)質(zhì)材料。開展野生花卉資源調(diào)查與應用研究,充分保護和開發(fā)野生花卉,是自然資源保護、植物多樣性保護、城鄉(xiāng)美化的關鍵課題。然而,哪些植物是花卉,哪些植物在野外調(diào)查中可歸類為野生花卉,卻標準不一,不利于野生花卉資源的調(diào)查與統(tǒng)計。為此,筆者從花卉的內(nèi)涵、定義出發(fā),討論花卉與觀賞植物的區(qū)別,明確野生花卉的特征特性,以便于野外調(diào)查研究與實務操作。
花卉是中國文化中一個約定俗成的概念,對其涵義的準確理解首先要追本溯源?!稄V雅·釋草》中講:花,華也?;ǖ谋咀质恰叭A”,當“華”單純表達木本植物的繁殖器官即花朵時,強調(diào)艷麗的花朵是來自綠色莖葉的神奇之變,花相對于葉而言,一般具有美、艷、香的特征;當花代指某一類植物時,則是指開花時花兒優(yōu)美、色彩鮮艷、氣味芳香的植物?;ò利悺Ⅴr艷的意思,還暗含著弱小的、柔弱的、陰柔的、單薄的、不奇怪的等詞義,與崇高、壯麗、高大、雄偉、好奇、有趣等相對?;?,草之總名也,卉是草的總稱,都不高大。花卉就是花草,總體上是直觀給人以美感的草本植物、小型植物。推而廣之,花卉就是具有顯著觀賞性的小型植物。
古人心目中的“樹”也并非高大喬木?!皩ァ笔恰皹洹钡谋咀?,本義是指盆栽木本或草本植物的小苗?!稄V韻》中講:“樹,木總名也”;《說文系傳》則說:“樹,木生植之總名”。可見,早先的“樹”是小喬木或灌木,易于近觀庭賞;“花”則是開于可移栽在盆中小喬木或灌木上的花。
花卉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北京林業(yè)大學園林系花卉教研組主編的《花卉學》對花卉的概念有較公認的權威定義,狹義的花卉是指有觀賞價值的草本植物,……;廣義的花卉除指有觀賞價值的草本植物外,還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開花喬木以及盆景等,如麥冬類、景天類、叢生福祿考等地被植物;梅花、桃花、月季、山茶等喬木及花灌木等。另外,分布于南方地區(qū)的高大喬木和灌木,移至北方寒冷地區(qū)只能作溫室盆栽觀賞,如白蘭、印度橡皮樹以及棕櫚植物等也被列入廣義花卉之內(nèi)。
2010年7月29日《河南省林業(yè)廳關于雪松苗木是否屬于〈河南省植物檢疫條例〉中的花卉范疇的批復》(豫林防批〔2010〕30號)中規(guī)定:根據(jù)植物學定義,花卉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意義。狹義的花卉是指有觀賞價值的草本植物,如風仙、菊花、一串紅、雞冠花等;廣義的花卉除有觀賞價值的草本植物外,還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以及盆景等,如麥冬、黑麥草、高羊茅等禾本科植物,月季等花灌木。這個廣義的花卉中沒有包括喬木。眾所周知,如白玉蘭、紫玉蘭、垂絲海棠等小喬木也是著名的花卉。結合前述《花卉學》定義,該批復中廣義花卉的外延,應對喬木予以明確界定,即廣義花卉中的喬木應改成小喬木。
南京中山植物園網(wǎng)站上介紹,花卉是指具觀賞價值、經(jīng)一定的技藝進行栽培和養(yǎng)護的植物或及其一部分。觀賞部位不限于花,可以是根、莖、葉、花、果、種子等任何部位。因此,凡是具有一定觀賞價值,達到觀葉、觀花、觀莖、觀根、觀果的目的,并能美化環(huán)境,豐富人們文化生活的草本、木本、藤本植物統(tǒng)稱花卉。這里的花卉實質(zhì)上是廣義的觀賞植物或者園林植物,不應該統(tǒng)稱花卉。花卉只是觀賞植物的一部分,而觀賞植物包括園林樹木和花卉。
花卉和觀賞植物不應為同義詞,野生花卉不應等同于野生觀賞植物。野生觀賞植物資源從廣義上講是指具有觀賞價值的一類野生植物,包括園林植物、花卉植物和綠化植物,這些植物的觀賞有時要采用一定的技術手段,如通過顯微鏡或者栽培于溫室中,才能實現(xiàn)其觀賞價值。但從人們自具的觀賞行為出發(fā),花卉不需要通過某種工具或特殊手段才能成為審美對象,花卉必須讓觀者直觀直視才能成為令人品味流連的欣賞對象,因此,花卉必須是適應本地露地環(huán)境、體型較大的植物。
根據(jù)上述分析可知,野生花卉是指自然環(huán)境下能自然生存、正常生長的花卉植物,即不需要人工提供生長發(fā)育條件的花卉植物。在野生花卉資源野外調(diào)查、研究的實務中,為使野生花卉的甄別更簡潔明白,應該制定野生花卉的具體甄別標準,作為判斷某種植物是否為野生花卉的依據(jù)。
野生花卉一般是小喬木、灌木、藤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參照園藝花卉的分類,野生花卉也可分為木本花卉、多年生花卉(又分為宿生花卉、球根花卉)、一年生花卉、二年生花卉、巖生花卉、水生花卉(包括挺水花卉、浮葉花卉和挺水草本花卉)、蘭科植物、蕨類植物、室內(nèi)花卉、多漿植物等類型。
野生花卉植株的體型通常較小,高度一般在10 m以下;植株整體在其生長發(fā)育周期內(nèi)某個階段具有顯著的觀賞性,即作為觀賞主體的部分應較突出,特別是花朵(花序)或者果實(果序)較大,單個花的直徑一般大于或等于1 mm,或單朵花雖小但小花密集、整個花序的直徑大于20 mm(如篷子草),因而花朵或花序群體不需要人們借助顯微鏡或放大鏡等輔助工具就引人注目,可供人觀賞;或者果實(果或果序)尺寸大于5 mm,外觀色彩鮮艷如花,引人注目,宜于觀賞;或者群體形象較一致、形態(tài)美麗、色彩豐富,以莖桿、葉叢和花序為主要觀賞部位的,適宜作為陸生或水生、濕生的爬藤類植物或觀賞草植物;或者整個生長期里株型優(yōu)雅、葉形秀麗、耐陰性突出的蕨類植物。
從生長的空間環(huán)境上講,野生花卉與栽培植物、園藝花卉是相對的,野生花卉是天然環(huán)境下自然生長、生存的植物,包括部分逸生植物、入侵植物。野生花卉中的入侵植物,其入侵危害性包括潛在危害性應易為人力控制,無需人工栽培。在溫室或綠地中,需要人工提供生存、生長條件才具有觀賞價值的草坪草、盆景或樁景植物、溫室植物,均視為栽培植物、園藝花卉,不屬于野生花卉。
野生花卉資源一般分布于人煙稀少、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保持較好的地方,其資源量大,但已經(jīng)大量栽培應用的栽培花卉不能作為野生花卉資源。野外有但城市綠地中還沒有利用或利用很少的花卉植物可作為野生花卉。如2006—2015年河南省開展了野生花卉種質(zhì)資源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河南省有1 894種野生花卉,本地野生分布有但已經(jīng)成為栽培花卉的如連翹、迎春等有39種就沒必要統(tǒng)計入野生花卉。
野生花卉一般形狀獨特、外觀優(yōu)雅,在園林綠化中應用廣泛。其開發(fā)利用應在充分保護資源的前提下進行,目前,野生花卉主要應用于花壇造景、花鏡造景、路邊邊坡綠化、垂直綠化、地被綠化等。野生花卉的利用應注意觀賞性原則、多樣性原則和協(xié)調(diào)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