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穎
天津市環(huán)湖醫(yī)院腫瘤介入科 (天津 300350)
肝癌是一種發(fā)生在肝臟的惡性腫瘤,早期癥狀不典型,病情發(fā)展到晚期可伴有明顯的肝區(qū)疼痛,此時已錯失最佳的手術(shù)時機,預后較差,患者病死率居所有腫瘤疾病的第3位[1]。近年來,隨著介入技術(shù)的不斷成熟,肝動脈化療栓塞術(shù)(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逐步成為全球公認的晚期肝癌患者的首選非手術(shù)治療技術(shù)。該方法主要通過將栓塞劑直接灌入瘤體來達到治療的目的,雖然療效確切,但治療后疼痛發(fā)生率高達87.2%,對后續(xù)治療極為不利[2]。因此,加強對晚期肝癌介入患者的疼痛管理尤為重要?;诖?,本研究探討芬太尼透皮貼劑聯(lián)合嗎啡皮下注射對老年晚期肝癌介入患者疼痛程度及不良反應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接收的92例老年晚期肝癌介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各46例。對照組男28例,女18例;年齡62~88歲,平均(69.47±4.36)歲;肝功能Child-Pugh分級,A級29例,B級17例;腫瘤直徑5~14 cm,平均(9.98±1.46)cm。試驗組男25例,女21例;年齡63~89歲,平均(69.56±4.52)歲;肝功能Child-Pugh分級,A級27例,B級19例;腫瘤直徑6~14 cm,平均(9.79±1.32)cm。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獲得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核批準,患者均自愿參與研究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經(jīng)臨床表現(xiàn)、組織病理檢查及影像學檢查確診的患者;TNM 分期為Ⅳa 或Ⅳb 期的患者;無手術(shù)切除指征的患者;擇期接受TACE 治療的患者;介入前無肝區(qū)疼痛現(xiàn)象,介入后疼痛數(shù)字評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評分≥4分的患者;Karnofsky 評分>60分的患者;意識清醒且病情穩(wěn)定的患者。排除標準:存在TACE 治療禁忌證的患者;預估生存期<3個月的患者;既往有慢性疼痛病史的患者;存在嚴重藥物過敏史的患者;對芬太尼或貼劑中粘附劑敏感的患者;存在認知與精神障礙的患者。
對照組介入后單純采用嗎啡皮下注射進行止痛治療:給予患者皮下注射鹽酸嗎啡注射液(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3351),10 mg/次,注射30 min 后若NRS 疼痛評分未降低,則再次注射10 mg,每日的總注射量不宜超過60 mg。
試驗組介入后采用芬太尼透皮貼劑聯(lián)合嗎啡皮下注射進行止痛治療:給予患者皮下注射鹽酸嗎啡注射液10 mg,并取1個芬太尼透皮貼劑(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7055)貼于患者胸腹部無破損且平整的皮膚表面,72 h 后更換。
(1)觀察兩組給藥前后的疼痛程度,采用NRS 進行評價,總分為10分,0分表示無痛,10分表示劇痛,評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劇烈。(2)觀察兩組頭暈、嗜睡、惡心、嘔吐、便秘、口干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給藥前,兩組NR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給藥后,兩組的NRS 評分均逐步降低,試驗組給藥12、24 h 后的NR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NRS 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NRS 評分比較(分,±s)
注:NRS 為疼痛數(shù)字評分法
組別 例數(shù) 給藥前 給藥2 h 后 給藥12 h 后試驗組 46 7.55±1.28 3.41±1.63 1.92±0.86 對照組 46 7.47±1.24 3.57±1.43 3.23±0.72 t 0.443 0.349 9.412 P 0.684 0.369 0.002組別 例數(shù) 給藥24 h 后 給藥48 h 后 給藥72 h 后試驗組 46 1.65±0.66 1.21±0.61 0.81±0.43對照組 46 2.97±0.61 1.46±0.56 0.94±0.44 t 8.086 0.392 0.384 P 0.004 0.531 0.752
試驗組用藥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449,P=0.503),見表2。
表2 兩組用藥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TACE是目前臨床上治療老年晚期肝癌患者的主要方式,每年接受TACE治療的患者已超過10萬人。該方法主要通過栓塞腫瘤的供血動脈來達到“餓死”腫瘤細胞的目的,與傳統(tǒng)的靜脈化療比較,TACE治療對腫瘤的抑制作用及殺傷力更高,因此,其治療效果更為顯著[3]。然而,TACE治療在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產(chǎn)生一系列栓塞后遺癥,其中最常見的為肝區(qū)疼痛,此類疼痛通常持續(xù)時間較長且疼痛較劇烈(患者一般難以忍受),嚴重影響TACE的治療效果。嗎啡是鴉片的重要組成成分,其衍生物鹽酸嗎啡是治療重度癌痛患者的代表性藥物,具有鎮(zhèn)痛、鎮(zhèn)靜及鎮(zhèn)咳等作用,但單一用藥劑量較大,容易產(chǎn)生藥物成癮性,導致其長期效果并不理想[4]。因此,聯(lián)合用藥成為臨床研究的重點。
嗎啡皮下注射具有快速鎮(zhèn)痛的優(yōu)勢,在疼痛急性期時立即給予嗎啡皮下注射治療,可達到迅速緩解疼痛的目的。芬太尼透皮貼劑是一種新型的強效麻醉性鎮(zhèn)痛貼劑,常用于中重度慢性疼痛治療,其主要通過與μ 阿片受體相互作用產(chǎn)生鎮(zhèn)痛效果,作用強度為嗎啡的5~10倍,可持續(xù)貼用72 h,且72 h 后的藥物吸收率可達到94.0%[5]。將芬太尼透皮貼劑貼于胸腹部,藥品有效成分即可持續(xù)通過皮膚吸收進入血液循環(huán),能夠進一步阻斷痛覺傳導通路,達到持續(xù)止痛的目的;此外,通過芬太尼透皮貼劑透皮給藥的方式能夠有效減輕對胃腸道的刺激,進而保證用藥安全性。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給藥后,兩組的NRS 評分均逐步降低,試驗組給藥12、24 h 后的NR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用藥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佟明亮等[6]的研究結(jié)果相似。
綜上所述,于老年晚期肝癌患者介入后給予芬太尼透皮貼劑聯(lián)合嗎啡皮下注射進行止痛治療,能夠有效降低疼痛程度,且用藥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