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鵬博
森林保護技術與林業(yè)病蟲害的綜合治理
毛鵬博
(北京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處百花山管理站北京102311)
北京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野生植物資源較多,覆蓋面積較為廣泛,對于植物保護和防治病蟲害相關技術工作有著極高的標準及要求,增加了日常植物保護和林業(yè)病蟲害治理技術工作的難度。文章圍繞植物保護技術及林業(yè)病蟲害綜合治理實踐開展了研究。
林業(yè);植物;病蟲害;保護技術;綜合治理
百花山屬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隸屬于北京市,地處門頭溝區(qū)的清水鎮(zhèn)轄區(qū)內,整體面積約為2.17 hm2,該保護區(qū)內有著十分豐富的動植物各類資源,內含主峰景區(qū)、五指山、草甸景區(qū),有著混合型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擁有700 余種高等植物,如石竹科、豆科、薔薇科、菊科等,風景優(yōu)美、環(huán)境十分獨特,是夏季避暑勝地。但因保護區(qū)內植物繁雜,極易受各氣候、土壤、人為等各方面因素所影響,極易產生病蟲害及其他損傷情況,因而,為能夠更好地保護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加強對該保護區(qū)內部林業(yè)植物保護及病蟲害綜合治理,現(xiàn)實意義較為突出。
外界成長環(huán)境往往對于植物健康成長意義重大,植物獲取養(yǎng)分與充足陽光、水分、土壤條件等密不可分,這些條件不僅能夠確保植物處于健康生長狀態(tài),且能增強植物自身抵御病蟲害的能力。那么,為更好地保護植物,則要求廣大技術員在植被選擇期間,必須嚴格遵循因地制宜基本原則,結合當?shù)刂参锷L的適應狀況與環(huán)境狀況,綜合考量植物生態(tài)基本特征,做到植被合理科學地配置,以便更好地保護植物。
1.2.1 灌溉
剛栽培樹種應確保5年內無間斷且定期進行水分澆灌操作,如果泥土內所保留水分能力處于較弱狀態(tài),抑或是植物根莖出現(xiàn)發(fā)育遲緩情況,針對該種種苗應適當將灌溉的時間增加。澆水樹堰應具備不跑水與漏水、防水特性,水量應在10 cm以上。樹堰直徑若有鋪裝,則需按照實際所預留的尺寸為基準,若無鋪裝,則需以喬木樹干徑的10 倍為基準[1]。
1.2.2 施肥
植物實際所需養(yǎng)分可由肥料供給,能夠對泥土構成起到改變作用,對植被健康生長產生促進作用。肥料主要包含著追肥與基肥。在樹葉逐漸脫落之后,在發(fā)芽前期需追加植物基肥,有機肥應用經發(fā)酵腐熟后充分攪勻有機肥與植被泥土即可投放使用,肥料實際用量主要取決于種苗大小與肥料品種。植被進行肥料追加期間,應把控好實際投入量精準度,肥料追加之后必須定時進行灌溉操作。
1.2.3 修剪整形
依據(jù)種植地植物覆蓋程度和綠化標準,應把植株全部修剪成特定形狀,如動物形、圓錐形等。整形處理常用方法主要包含著縮剪、疏剪、短剪等,用來進行枝條與主干處理操作;造型期間,通常會采用壓、扎、吊、拉、盤、曲等手段對植物生長起到限制作用,以促使樹木形成發(fā)生變化,能夠栽培出不同姿態(tài)樹木、分景、花草。
1.2.4 除草
通過對保護區(qū)內植物進行除草處理,能夠防止雜草大量形成,還可防止綠化植物出現(xiàn)搶肥搶水情況。除草處理,應選擇雜草旺盛生長期進行經常性地除草處理,盡快清除掉雜草,避免其再次大量出現(xiàn)。除草處理期間,如果選用化學試劑,則實際應用期間應當謹慎小心,必須要經實驗通過之后才可投放使用。
因北京市為我國北方地區(qū),冬季溫度也相對較低一些,對此,在冬季需要通過肥水管理、涂及噴白防護、薄膜覆蓋各項措施,做好植物防護工作,詳細如下。
1.3.1 肥水管理
通過肥水管理,能夠確保植物樹體內部能夠儲存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春季強化肥水管理,可對新樹梢生長起到促進作用,將光合作用效能提升,確保樹體健壯;秋季實施灌水控制,及時做好排澇處理,適施磷鉀肥,實施鋤草深耕,能促進枝條提早結束生長,便于充實組織,將營養(yǎng)物質積累的時間延長,更好地實施抗寒鍛煉。
1.3.2 涂及噴白防護
涂白主要是為了能夠避免向陽面部位因受晝夜較大溫差所影響而受到傷害,且兼顧著殺滅越冬病蟲害。最為常用的藥劑以石硫合劑加石灰為主,涂白處理時間通常是10 月份的下旬至11 月份的中旬,涂白養(yǎng)護處理的時間不可拖延,以免因低溫所致涂白的材料成片成片的脫落[2]。樹干部位實施涂白養(yǎng)護處理,促使樹體升溫的速度得以有效降低,將樹體萌動的時間延長2~3 天,避免樹體遭遇春寒引發(fā)霜凍情況。針對花芽萌動相對較早的一些樹種,樹身務必做好噴白處理,便于將植物開花延長,防止遭受到晚霜傷害。
1.3.3 薄膜覆蓋
塑料薄膜覆蓋養(yǎng)護,比較適合檜柏、側柏等床作類型播種苗??墒褂弥衿摻?,在相應苗床上面支撐成為拱形,將所需覆蓋的塑料薄膜制作成為小工棚,周邊用土將其埋嚴實。覆膜前期,應實施灌透底水養(yǎng)護處理,以起到保溫保濕作用。此外,還可在相應塑料工棚的上面加蓋厚的草簾,以起到保濕防寒的良好作用。
伴隨保護區(qū)對于植物需求量持續(xù)增長,通常需要調運各種種苗。調運途中,如果遇到了危險性的病蟲害,卻未能夠得到及時的防治與根除處理,則會造成較為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應當在栽植與轉移期間,重視植物檢疫方面的工作,尤其應當重視基質與交通工具使用期間的檢疫工作,以確保能夠對病蟲害的傳播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3]。
落實病蟲害綜合治理方面工作期間,應當以預防為主,并以化學類藥劑防治作為輔助。在預防層面上,應當先將各項消毒工作做好;隨時清理好枯枝敗葉,重視健壯植株的培養(yǎng),以防止出現(xiàn)機械損傷情況;在預防性的措施難以達到有效控制的效果情況下,便需采取化學防治手段或者措施。在選用化學試劑前期,務必要先將藥效安全性的試驗做好,嚴格依據(jù)標簽上面所注明的藥劑量及使用方法來正確噴施處理;部分病蟲害,會因長期使用各種藥劑,會有抗性產生,對此,應經常更換不同化學藥劑的有效成分予以處理,在一年之內,相同植株上藥劑使用應控制在3次以內,確保所有種植均未被該種類型病菌所感染[4];對于灌木植物、草木植物病蟲害的防治,應先查明病發(fā)的實際原因,從根源上進行泥土構造改良處理,快速解決掉病蟲害對于植株、葉片的侵擾,對通風與光照均需進行改良處理,將泥土實際肥沃度及澆灌管理進一步提升,如果病蟲害嚴重程度較為突出,則還可直接進行藥劑噴灑操作;此外,還可采取無公害物理防治技術手段,通過設置振頻式殺蟲燈,按每1.675 hm2左右,放置一盞燈實施燈光誘殺,以便于起到誘殺成蟲的作用,同時,此項技術應用后對環(huán)境不會造成污染,還可有效保護飲用水源。
從總體上來說,植物保護的技術及林業(yè)的病蟲害綜合治理實踐工作,要求廣大技術工作者們應當遵循因地制宜原則保護植物,通過灌溉、施肥、修剪整形、除草植物日常養(yǎng)護工作做好;在冬季應當通過肥水管理、涂及噴白防護、薄膜覆蓋等技術手段,做好植物防護工作。在病蟲害綜合治理方面,則應當先做好植物檢疫工作,并且堅持以預防為主,以化學類藥劑防治作為輔助,積極引入無公害物理防治技術手段,以便于高效化落實植物保護的技術及林業(yè)的病蟲害綜合治理實踐工作。
[1]王博.林業(yè)技術與病蟲害防治的方案研究[J].中外企業(yè)家,2018,53(3):127-128.
[2]劉祖鳳.植物保護技術與平達病蟲害的綜合治理解析[J].農家科技旬刊,2019,23(5):289-290.
毛鵬博(1987- ),男,漢族,北京人,本科,職員,研究方向:病蟲害防治。
10.3969/j.issn.2095-1205.2020.02.17
S763
A
2095-1205(2020)02-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