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對于將文學看作真實歷史的舊歷史主義,新歷史主義發(fā)現了文學與歷史之間更廣義的聯系。與其說新歷史主義是一種評價文學作品的手段,不如說它開辟了人們研究文學與歷史關系的新思路:歷史不再局限于僅僅是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新歷史主義強調歷史與文本的互動關系,指出歷史與文學具有廣泛的通約性,二者相輔相成,地位不分高下。以《鼠疫》為例,從新歷史主義的視角解讀文本與歷史背景。
關鍵詞:新歷史主義;文學;歷史;鼠疫
一、作品創(chuàng)作時的歷史背景
1940年5月,納粹德國對法國發(fā)動了全面的進攻,這場戰(zhàn)役僅僅持續(xù)了六周,法國便投降了。這對于世界各地的反法西斯人民和軍隊來說,無疑是一個沉痛的打擊。
根據歷史記載,1941年~1942年間,阿爾及利亞瘟疫橫行,也正是在此時,加繆開始研究瘟疫。但他真正提筆創(chuàng)作《鼠疫》是在第二次大戰(zhàn)爆發(fā)后。在戰(zhàn)亂和瘟疫橫行的動蕩歷史背景下,加繆完成了《鼠疫》,他用寓言的形式刻畫出如同鼠疫一般吞噬人生命的戰(zhàn)亂年代,《鼠疫》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受麥爾維爾的《白鯨》啟發(fā),加繆也在自己的書中將德軍比作老鼠?!妒笠摺分袥]有直接描寫戰(zhàn)爭的場景,而是通過講述奧蘭城瘟疫爆發(fā)后城民們與傳染病對抗的故事,隱喻二戰(zhàn)對歐洲人民生活造成的影響。在他看來,除了少部分投入到抵抗運動中的人民,在法西斯強權統(tǒng)治下的法國人民,就如同瘟疫到來時被禁錮的奧蘭人民一般。在他筆下,奧蘭城的居民們被迫與親人、愛人分離,被隔離在城市里,與世隔絕,隨時要面對死亡的威脅,這些不僅融入了他的個人經歷,也是戰(zhàn)火下的歐洲人民們不得不面對的。
書中的奧蘭城按照固定的模式運轉著,加繆寫道,“一旦養(yǎng)成了習慣,人們也不難打發(fā)日子?!闭沁@樣習慣了一成不變的地方,才能被突如其來的鼠疫打亂了節(jié)奏。在戰(zhàn)爭到來之際,法國人民表現出與奧蘭人民如出一轍的慌亂與恐懼。
加繆認為,生活的價值和崇高在于反抗,面對戰(zhàn)亂,他也選擇了奮起反抗而非屈服于惡勢力:他參加了法國地下組織,用文字做為反抗的武器。
二、作品中主要角色的歷史意義
《鼠疫》中,最具有反抗精神的當屬里厄醫(yī)生與志愿者代表塔魯,他們同樣代表著面對納粹入侵者選擇了奮起反抗的少部分法國人民。他們憎恨死亡,頭腦清醒,第一時間意識到上帝并不能挽救人們的生命,于是毅然決然地投入到救死扶傷的隊伍中。加繆用這兩個人物形象和他們的樸素價值觀象征著勇敢反抗的法國的戰(zhàn)士們。里厄醫(yī)生在深知用藥物治愈鼠疫、戰(zhàn)勝鼠疫的希望渺茫的前提下,依然沒有向命運低頭,救死扶傷,穿梭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他與二戰(zhàn)時期不畏殘暴的惡勢力,不向納粹統(tǒng)治者低頭的英勇無畏的戰(zhàn)士們一樣,肩負起拯救整座城市的重任。而塔魯,則為了城市無私地奉獻了自己的全部,包括寶貴的生命。他悲劇的結局也與戰(zhàn)爭中為了人民幸福不惜犧牲自己的英雄領袖相呼應,既體現了瘟疫的恐怖,又體現了戰(zhàn)爭的殘酷。
神父帕納魯堅定不移地相信上帝、相信神的力量,認為鼠疫是神的責罰,要求信眾放棄反抗,接受鼠疫,獻身上帝。但神父又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信眾們有所不同,加繆將他的形象進行了文學加工:神父在布道時親眼目睹了患病孩子的死亡,他的內心受到了震撼。他無法繼續(xù)眼睜睜地看著無辜的孩子繼續(xù)忍受病痛的折磨,內心的反抗意識逐漸萌發(fā),最終也加入了志愿者的隊伍。
平平無奇的小人物格朗,重復著日復一日的工作,為自己的平庸感到苦悶,沉默寡言,直到鼠疫時領悟到最平凡的語言也可以創(chuàng)造力量,用文字為抗擊疫情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實現了自己的社會價值;小記者朗貝爾,將愛情視為自己的全世界,一心想要逃離奧蘭,最終被醫(yī)生打動,與這座城市同擔當、共進退。他們在一開始并沒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只是事業(yè)至上或是愛情至上。但特殊的時期讓他們不得不走出自己的精神世界,被裹挾進歷史的洪流,最終共同實現了自我蛻變,就如同被戰(zhàn)爭打亂了平靜生活的法國人民們,不得不走出自己的棲身之所,奮起反擊。
在鼠疫爆發(fā)之前,作品中的主角們都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每個人的性格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瑕疵。但當他們融入志愿者的隊伍,就如同水滴流入大海,可以創(chuàng)造出驚人的力量。如果每一個受到壓迫的人民都站起來齊心協(xié)力共同抵抗入侵者,終會創(chuàng)造出無限的力量。
“只要看到鼠疫給人們帶來的不幸和痛苦,只有瞎子、聾子和懦夫才會放棄斗爭。”雖然作品中的主人公們一開始立場不同、價值觀不同,但相同的目標——戰(zhàn)勝鼠疫,挽救無辜的生命讓他們在經歷過觀點上的分歧后,還是團結到了一起。
三、《鼠疫》的現代影響
《鼠疫》是加繆融入了自身經歷與情感的作品,它所傳達的人文主義精神與反抗精神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依然是值得推崇的。此外,《鼠疫》所傳達的價值觀,在新時期看來仍然是正確的:“與鼠疫斗爭的唯一方式,只能是誠實”。
這部文學作品用寓言手法重現了二戰(zhàn)的歷史,體現了新歷史主義所說的歷史與文學的“互文性”,但又沒有局限于歷史,在和平年代疫情爆發(fā)時期再讀這部作品,又能感受到新的時代意義,歷史與文本形成了新的互動關系。
參考文獻:
[1]劉火雄.直面荒謬的局外人——歷史還原視域下加繆傳記比較研究[J].出版與印刷,2013(02):14-17.
[2]李軍. 加繆的“荒誕哲學”及其“文學化”[D].山東大學,2008.
[3]王岳川.新歷史主義的文化詩學[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03):23-31+159.
[4]凌晨光.歷史與文學——論新歷史主義文學批評[J].江海學刊,2001(01):173-177.
[5]加繆. 鼠疫[M].上海: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3.
作者簡介:
董逸倫(1995-),女,籍貫:黑龍江哈爾濱,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