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光偉
【中圖分類號】R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11--01
臨床上,慢性功能性腹瀉是一種比較多見的癥狀,生活質量收到嚴重影響,病程在1-2個月甚至以上。西醫(yī)病因目前尚不明確,精神、情志因素以及胃腸功能紊亂等都可能與之相關,治療難度大,易反復[1],完全治愈難度大,目前臨床多采用蒙脫石散、雙歧桿菌等進行止瀉治療[2]。但效果欠佳,且容易復發(fā)。中醫(yī)認為,本病屬于“泄瀉”范疇,脾失健運、水濕內停為主要病機.應以健脾利濕為主要治則。臨床上,筆者針對慢性功能性腹瀉患者采用五苓散加減,有顯著療效,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內科門診治療的慢性功能性腹瀉患者7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其中,治療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齡32~78歲,平均(44.56±8.65)歲;病程1年~5年;對照組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齡33~75歲,平均(56.23±8.63)歲;病程1年~17年。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 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功能性腹瀉的診斷標準。①西醫(yī)診斷為大于等于75%的排便為不伴腹痛或腹部不適的松散便或水樣便,每個月癥狀至少發(fā)作3天;②中醫(yī)診斷為脾虛濕盛,每日排便3次以上,以稀水樣便為主,舌質淡紅,苔白膩脈滑。排除標準:①急性腹瀉; ②有心臟、肝臟、腎臟等臟器嚴重疾病者。③全腹部增強CT提示可能存在淋巴瘤、內分泌腫瘤等;以及內分泌異常導致的腹瀉。④通過胃腸鏡的檢查有胃腸道器質性病變。⑤大便常規(guī)或細菌培養(yǎng)有腸炎。⑥同時應用抗生素或其他止瀉藥物者;⑦妊娠及哺乳期婦女。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予以中藥五苓散加減:桂枝10g,白芍5g,炒白術15g,茯苓15g,豬苓15g,澤瀉20g,薏苡仁30g,陳皮15g、葛根30g,干姜10g,炙甘草20g。每次150ml,每天3次,水煎服。對照組予西醫(yī)常規(guī)對癥治療。治療2周后觀察療效。
1.3 觀察指標(1)大便次數(shù)、量、性狀以及伴隨體征和臨床癥狀,評估整體療效。①大便成形,1次/d,大便量恢復正常,伴隨體征、臨床癥狀等均消失,為顯效;②大便基本成形,1~3次/d,大便量明顯改善,但未恢復至病前狀態(tài),伴隨體征、臨床癥狀等均明顯好轉,為有效;③大便不成形,次數(shù)、量以及伴隨體征和臨床癥狀等均未改變,為無效。
(2)隨訪2個月,統(tǒng)計兩組腹瀉復發(fā)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S 20.0統(tǒng)計軟件。臨床資料經(jīng)收集整理后,按照統(tǒng)計學處理方法,計數(shù)資料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P<0.05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兩組有效率
治療組有效率為91.43%,高于對照組的71.43%,兩組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l。
2.2 觀察兩組復發(fā)率
治療組復發(fā)率為5.71%(2/35),對照組的復發(fā)率為17.1%(6/3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慢性功能性腹瀉不屬于疾病范疇,其屬于臨床癥狀的一種,患者病發(fā)后臨床治療需結合患者致病因素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慢性功能性腹瀉患者表現(xiàn)為慢性和反復性腹瀉,多無腹痛和其他腹部不適,西醫(yī)認為住院原因可能為腸功能紊亂,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及飲食習慣也與本病有關,因具體原因及機制尚不明確,目前治療慢性功能性腹瀉還沒有特效藥物, 臨床治療多采用金雙歧調節(jié)腸道菌群平衡和蒙脫石散止瀉,但由于該病容易反復發(fā)作,且長期腹瀉導致患者身體素質下降,因此治療效果不理想[3-4]。
中醫(yī)認為慢性功能性腹瀉屬“泄瀉”范疇,基本病機為脾失健運,水濕內生[5-6]。治法采用健脾、化濕、止瀉。本研究采用五苓散化裁治療功能性慢性腹瀉正是遵循中醫(yī)辨證論治的原則,方中澤瀉、茯苓、豬苓、茯苓健脾,滲濕:白術甘苦,溫運健脾,運化水濕;桂枝辛溫通陽,化氣行水。薏苡仁利濕健脾,干姜溫中,陳皮理氣健脾,炙甘草調和諸藥,且白芍、炙甘草有酸甘化陰的作用,諸藥相合,脾健水行,濕去瀉止?!袄”阋詫嵈蟊恪敝◤臇|漢仲景時代一直延續(xù)至今,張仲景《傷寒論》中記載:“脾胃與大腸關系密切,脾升胃降,則大腸傳導正常。”大量臨床研究表明,五苓散對小便有雙向調節(jié)作用,與西醫(yī)的利尿劑不能等同,它具有對尿液的雙向調節(jié)作用。
《瞻山醫(yī)案》記載,患者每日腹瀉6~7次,夜間腹瀉6~7次,方選五苓散加吳茱萸治療,收效顯著[7]。文獻報道[8]金東明臨床上治療腹瀉患者擅長采用五苓散加減,效果顯著。五苓散化裁治療慢性功能性腹瀉,并不是簡單的利小便,還可以使腸道中的水濕從小便排出,同時促進脾的健運,幫助胃腸道功能正常恢復,促進水、電解質在腸道的吸收,減少腸液的分泌。本研究還顯示口服五苓散加減治療慢性功能性腹瀉的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五苓散加減治療慢性功能性腹瀉療效顯著,復發(fā)率低,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石亮,楊健,徐丹,等.參苓白術散聯(lián)合氟哌噻噸美利曲辛治療功能性 消化不良療效觀察[J].海南醫(yī)學,2018,29(3):408-410.
RZhang.EffectsofZhenrenYangzangDecoctionCombinedwithModified ShenlingBaizhuPowderonImmune FunctionandIntestinalMicroecologyofDiarrheaPatientswithDeficiencyandColdSyndrome[J].WorldJourn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andWesternMedicine,2018,4(4):14-19.
譚裁浩.加味白術芍藥湯結合西醫(yī)常規(guī)療法治療2型糖尿病伴腸功能紊亂性腹瀉臨床研究[J].國際中醫(yī)中藥志,2018,40(8):706.
段樂樂,劉晶晶,劉瑩瑩.自擬止瀉止血湯聯(lián)合中藥保留灌腸法治療急性爆發(fā)型潰瘍性直腸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8,27(4):681-683.
楊開洋,屈簫簫,杜元漸.葛根止瀉湯聯(lián)合針灸治療小兒腹瀉 的臨床療效及癥狀恢復時間研究[J].陜西中醫(yī),2017,38(11):
1574-1575.
韓惠萍,張麗嬌,董潔晨,等.洛哌丁胺聯(lián)合香砂六君子湯灌腸 治療伊立替康化療后腹瀉合并腸源性細菌感染的療效及對血清炎性標記物的影響[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7,26 (36):4014-4016.
張振利.從《瞻山醫(yī)案》 看任賢斗運用理中湯合五苓散治療寒濕證特色[J].環(huán)球中醫(yī)藥,2017,10(11):1405-1407.
趙帥帥,金東明,賈朝旭.金東明教授善用五芩散治療泄瀉[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31(5):958-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