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恒美,郭 蓉,周 霞,馮 蘋,李 麗
醫(yī)院船是一個具有綜合醫(yī)療救治能力的海上流動平臺,在執(zhí)行海外醫(yī)療服務任務時,其在每一站??块_展醫(yī)療服務的時間一般為7 d左右,期間包括門診、檢查和手術等工作內容[1-2]。“和諧使命-2018”醫(yī)療服務任務先后到訪了10個國家,此次海外醫(yī)療是醫(yī)院船執(zhí)行任務以來“抽組人員最少、到訪國最多、航行時間最長”的一次海外醫(yī)療服務。眼科手術是此次醫(yī)療服務任務中開展手術最多的??疲谘劭剖中g中,要求患者能夠按照手術醫(yī)生的指令,準確進行眼部運動、凝視的術中配合。因此,如何讓患者快速掌握眼部運動訓練對手術的時間、安全性及術后康復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筆者結合海外醫(yī)療服務特點,采用在患者入院當日及術前2 h進行多種形式的宣教,這些宣教形式包括宣教視頻宣教、護士講解、圖片說明,起到良好的宣教作用,提高了手術療效和術后康復。任務期間眼部手術共102例,患者術后視力均恢復到0.6,符合眼科術后視力標準,生活質量顯著提高,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2018年 7-11月,在醫(yī)院船主平臺綜合病房中共開展眼部疾患手術102例,其中白內障患者28例,翼狀胬肉患者74例;男性61例,女性41例,年齡(52.5±6.7)歲,范圍25~71歲?;颊呔鶠榍俺龇株犞廉數蒯t(yī)療機構、巡診醫(yī)療專家隊篩選、醫(yī)院船主平臺就診3條途徑入院,符合入住醫(yī)院船接受手術治療的條件。
1.2 多種宣教形式內容 患者入院后,當班護士在當日和術前2 h采用中英文視頻宣教手術中眼球運動的基本步驟、護士現場講解眼部手術圍術期的注意事項、圖片說明患者術中的配合多種宣教形式對患者進行術前眼部運動訓練,讓其掌握術中眼部運動的方法及重要性。(1)術前眼位訓練[3]方法:指導患者頭位固定,練習眼球轉動,讓患者睜開雙眼看不同方向,跟隨護士的手指練習眼球轉動,雙眼同時觀察的部位依次是患者的前額、右肩、右腳、左腳、左肩。重復練習多次,每次5 min,直至掌握。練習時特別注意眼球外展位和內收位的練習,以利術中更好地配合。(2)注視訓練:以手指或紅色物品作為視標,讓患者向眼位訓練的方位注視,待注視穩(wěn)定后移去視標,讓患者固定于該方位注視5 min,從而使其記住保持特定眼位時的感受,患者共進行3次眼位固定練習,每次訓練時間約15 min。102例患者自愿參與眼部運動訓練,在訓練中反復宣教直到患者掌握并配合手術完成。
1.3 評價方法 (1)評價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在患者術前2 h和1 h分別評價患者宣教后緊張焦慮的程度。(2)評價患者宣教后術中配合熟練情況:觀察患者術中配合錯誤導致需要調整眼位、頭位的次數,包括患者頭位配合、眼位配合錯誤,自主轉眼,患者不能正確調整頭位導致術中需要再次調整顯微鏡視野,以及需要暫停手術并校正頭位等情況。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計分,非常熟練配合為5分、熟練配合為4分、一般為3分、不配合為2分、非常不配合為1分?;颊呖偱浜隙?(非常熟練+熟練)/總例數×100%。(3)手術醫(yī)生及手術室護士對宣教的滿意度:采用自編問卷《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估,調查內容包括宣教的內容、宣教的時間、宣教的形式、護士的表達、護士的服務態(tài)度5個方面,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進行分級,5分為非常滿意、4分為滿意、3分為一般、2分為不滿意、1分為非常不滿意,總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人數)/總人數×100%。所有評價表由當地醫(yī)療留學生進行專業(yè)翻譯并解答。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采用均數±標準差(x±s)的形式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手術時間情況 “和諧使命-2018”服務到訪十國102例患者手術時間見表1,總體顯示眼部訓練健康宣教后,術中手術時間相對穩(wěn)定。
表1 “和諧使命-2018”到訪十國眼部患者手術時間比較(min,x±s)
2.2 術前訓練宣教前后患者焦慮情緒的比較 102名患者進行術前訓練宣教前后緊張焦慮的情緒比較,顯示患者訓練后SAS評分[(16.92±1.76)分]明顯低于訓練前[(19.27±3.11)分](t=2.046,P<0.05)。
2.3 術中患者配合熟練程度 通過多種形式的宣教,102例患者術中配合非常熟練81例,熟練17例,一般熟練1例,不熟練3例,總配合度達96.1%,說明大部分患者能熟練掌握術前眼部訓練的方法。
2.4 手術醫(yī)生及手術室護士對訓練效果的滿意度 通過自編問卷《滿意度調查表》對參加手術的321名手術醫(yī)生及手術室護士進行訓練效果滿意度的不記名調查,非常滿意和滿意問卷共計314份,滿意率97.8%。
3.1 多種形式的宣教能夠有效緩解患者術中緊張焦慮的情緒 到訪國手術患者雖然對中國海軍軍醫(yī)非常信任,但在陌生的手術環(huán)境仍會產生緊張焦慮的心理應激反應;同時,在海外醫(yī)療服務客觀存在語言溝通不暢的問題,尤其是有些國家的患者只會說當地語言時,會加大溝通難度,加重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導致患者術前和術中緊張,身體無意識動作增多,尤其是眼球容易出現緊張性無序運動,嚴重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4]。因此,在術前常規(guī)健康宣教的基礎上,通過多種宣教形式增加患者對手術全過程的了解和眼位頭位配合的掌握程度。本研究顯示,通過多種宣教形式能夠有效緩解其緊張焦慮的情緒,提高患者術中的正確配合(P<0.05)。
3.2 多種形式的宣教能夠有效提高患者術中配合度 由于眼部手術精細,為了暴露手術視野,術中患者要保持眼球固定的位置,患者的配合難度增加。又因手術采用的是局部麻醉,患者存在自主眼球運動,雖然手術醫(yī)生可通過手術器械在一定程度上固定眼球,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白內障手術和翼狀胬肉切除聯合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都需要在顯微鏡下進行,均為精細術式,患者頭部或眼部任何細小的動作,都將帶來大幅度的眼位改變,嚴重影響手術操作,延長手術時間,甚至可能被手術器械誤傷或造成縫線松脫,產生手術并發(fā)癥,影響手術效果及術后恢復,所以患者在術中保持正確的頭位及眼位十分重要。通過多種形式的宣教,彌補臨床上單一宣教的不足,加深患者對眼位訓練的掌握,由于術前患者反復訓練,達到術中配合的要求,才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降低了因配合不當而引起的手術并發(fā)癥,提高手術成功率。該研究中有3例患者手術配合不滿意,主要是因為患者年齡大,眼部運動有障礙導致,其余患者均按時完成手術。
3.3 多種形式的宣教能夠提高醫(yī)護人員和患者的滿意度 通過多種形式的宣教,增進護患關系,提高患者對護士的信任度[3]。由于術前對患者的眼部訓練,在術中患者能很好的配合醫(yī)生順利完成手術,到訪的10個國家患者手術的時間基本相對穩(wěn)定。本研究結果顯示,手術醫(yī)生及手術室護士通過患者手術高度配合,顯著提高了對健康宣教的滿意度。眼部運動訓練多種宣教形式的聯合應用,提高了患者和醫(yī)生的手術滿意度,從而加快患者術后的康復。
綜上所述,醫(yī)護人員應充分重視患者的術前宣教,切實達到宣教目標,采用行之有效的溝通及多種形式的宣教方法,可以保持患者穩(wěn)定的情緒,降低應激狀態(tài),科學配合醫(yī)護工作,促使患者的快速康復。此次任務由于服務時間和護理人力的限制,醫(yī)院船展開住院床位有限,應將眼科同疾患的患者入住同一區(qū)域,幫助患者之間相互交流,可產生一定的正面協同作用,同時在護士遴選中,應根據到訪國疾病譜或收治范圍,配備相應??谱o士,進行專業(yè)性的指導,可進一步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因此,建議在護理人力抽組階段可進行預先摸底的方法,合理配置,或在抽組后,進行護理人力的強化訓練,提高護士的執(zhí)行力[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