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勇 陳天柱 徐麗姍
摘 要:傳統(tǒng)的思政課考試主要采用閉卷形式,以知識為基點,以理論為主體,以簡單識記為方式進行,考試改革滯后,考試方式單一,教學實效性甚微,考試方式改革和教學實效性提高已成為地方高校思政課面臨的難點問題。本研究針對思政課考試考核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革總體方案、考試指標體系、考試考核方式和操作流程等,從而構建科學、合理、可操作的考試考核體系。
關鍵詞:地方高校;思政課;考試考核
思政課作為高校第一課,肩負著培養(yǎng)思想政治業(yè)務素質過硬,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青年人才的光榮使命。但在舊有的思政課教學和考試制度及模式下,課堂教學,教師專注于理論傳授,學生望理論而止步,師生之間有效互動少,共鳴難成,往往是教師“青云獨步上理論”,學生“江湖論劍于網絡”的局面。課堂教學是教師創(chuàng)的“讀幕劇”,唱的“獨角戲”,教學實效性不顯。如何通過“考試倒逼”方式,推動教師主導、學生主動,構建思想有深度,價值有維度,課堂有靈度,實踐有效度的生動有趣、形式多樣、富有吸引力與感染力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已成為地方高校思政課改革面臨的現實問題。
一、地方高校思政課考試考核改革的重要意義
2004年,黨和國家做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決定,隨后實施了“05新方案”、“11課程建設標準(暫行)”和“15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chuàng)新計劃”,黨和國家提出了要把思政課建設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終生受益、畢生難忘的優(yōu)秀課程”[1]的目標,表明了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視。同時,在地方高校轉型背景下,為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新要求,必須突出思政課在學生人才培養(yǎng)中的思想引領、價值導向和情感聯通作用,強化理論、實踐育人的功能,切實提高思政課的實效性和感染力,不斷探索和改革思政課考試考核方法是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和發(fā)展的現實需要,是培養(yǎng)新時代全面發(fā)展人才的迫切需要。因此,思政課考試考核改革勢在必行,并通過思政課考試考核整體改革實踐,力圖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和考試理念,轉變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和行為,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創(chuàng)造性,增強教學實效性,從而讓“別笑我是思修課”[2]的“臉色版”轉化為思政課“活、火升級版”,讓思政課教師能成為像人民大學王易教授那樣場場爆滿的“麻花老師”[3],也能成為把思政教育的“鹽”融進傳統(tǒng)文化的“湯”的上海交通大學的施索華老師[4],還能成為把“最難講”的思政課上得“最精彩”的,學子心中的“最美”的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陳果老師[5],都能成為像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唐斌老師自豪的宣言一樣:“我驕傲,我是一名思政課教師。[6]”從而使思政課成為能吸引人心,匯聚人氣的優(yōu)質課。
二、地方高校思政課考試考核存在的主要問題、改革總體思路及基本原則
主要問題:在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體制下,學生不太注重對思政課知識的理解、運用,以及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目前,地方高校思政課考試改革較為滯后,考核評價方式單一、環(huán)節(jié)太少,考試主要采用閉卷形式圍繞知識的簡單識記進行,重點考察基本知識點和重要理論。
各高校,在思政課考前,呈現一片盛況空前的局面,圖書館、自習室、食堂、寢室等地方成為“分外得寵”的主戰(zhàn)場,凡是有一線光亮的地方,都有“挺進隊”“通宵自習”“刷夜復習”的身影,一場場“挑燈夜戰(zhàn)苦情片”在各大高校集中上映,“刷夜”真能成為大學生通關的“必殺技”?[7]。通常而言,學生考前只要肯下功夫,花大力氣死記硬背,一般都能獲得較為理想的分數,也就是常說的“背多分”,而不是“行多能”,修滿相應的學分,學生往往是“考試之前什么都知道,考試之后連考了什么都不知道”,考試的分數與學生實際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傾向和言行呈分離狀態(tài)。
改革總體思路:根據思政課的特點和教學規(guī)律,通過思政課考試考核方式改革,制定和完善科學合理、可操作的改革方案,徹底改變“一張試卷定成績,一次考試定終身”的課程閉卷考試方式。積極建構以綜合考核思想為指導,以理論考試為基礎、實踐考核為亮點、過程考核為關鍵,按照分類、分層、分比重、分階段整體推進思政課考試改革工作,不斷優(yōu)化考試模式??傊?,通過考試考核“倒逼”機制,使思政課教師和學生更加關注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更加注重活學活用,從而,積極推動思政課“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知識體系向信仰體系轉化”[8],逐步構建“接天氣”、“接地氣”和“接人氣”的思政課教學,達到提升思政課教學效果的目的。
為實現思政課教學目標,有效解決思政課教學和考試現存問題,努力提升教學效果,增強實效性,勢必對舊有的考試模式和方法進行深入改革。
基本原則:一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原則,二是知和行相統(tǒng)一的原則,三是科學性原則,四是適應性原則,五是導向性原則。
三、地方高校思政課考試考核新探索
(一)加強領導,深入調查,找準問題癥結
地方高校要在學校黨委的統(tǒng)一領導下,由馬克思主義學院牽頭,協同學生處、教務處、校團委、各教學院等部門,積極、深入開展思政課考試考核的調研活動,找準問題癥結,形成調研報告,指導思政課考試改革工作。主要的調查有:
一是按照分類原則,調查文科、理工科、藝體、醫(yī)學、農林等類專業(yè)學生的思政課考試現狀,了解學科和專業(yè)差別。
二是按照分層原則,一要調查不同年級學生的考試現狀,了解年級差異;二要調查??坪捅究茖W生的考試現狀,了解層次差異。
三是根據需求導向原則,一要調研各學院對思政課考試考核改革的需求及態(tài)度,摸清教學院的看法和態(tài)度;二要調研思政課教師對考試考核改革的需求和想法,了解授課教師的態(tài)度,找準基點;三要調研各層次、各專業(yè)學生對思政課考試改革的需求及態(tài)度,了解學生的需求,找準突破點。
四是根據借鑒原則,調研兄弟院校探索的成功經驗,把握同行們對思政課考核的最新認知,積極借鑒。
通過全面而綜合的調查研究,總結地方高校思政課考試考核的經驗,梳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所存在的問題,探索考試考核改革的路徑和方向。
(二)制定和完善思政課考試考核改革方案,有效組織考試考核
馬克思主義學院要根據本校思政課考試實際情況,制定和完善思政課考試考核改革方案,并有效組織實施。主要包括思政課考試考核的方式、考試成績構成比重、考試考核操作流程、考試指標體系、學科專業(yè)特點及層次的差異性等。
(1)構建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考試方式
考試方式可大體分為開卷和閉卷,具體形式有測試、作業(yè)、主題作品(文學、書法、美術、音樂、舞蹈、話劇、影像、自媒體、多媒體、微媒體等)、理論講壇、主題討論、演講、辯論、讀后感、觀后感、主題活動策劃、宣傳教育、參觀考察、社會服務活動、社會實踐報告等。
(2)制定科學合理的思政課考試考核指標體系
馬克思主義學院要按照學科專業(yè)特點,層次差異性原則制定考試考核方案、需制定考試考核指標體系,從而確定考試形式、內容、并分階段實施考試考核??荚嚳己酥笜酥饕校阂皇瞧綍r考核,主要考核出勤、平時作業(yè)以及課堂表現等。二是實踐考核:主要考核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表現、實踐活動的次數,實踐活動成果的質量。三是期末考核:主要通過課程論文,以開卷形式考核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和理論的情況。通過閉卷形式,考核學生對基本知識點、基本理論的掌握情況及運用能力。
(3)科學設置各門課程考試成績構成比重
馬克思主義學院根據各門思政課的學時與學分,考試成績采用綜合評價方式,學生成績構成比重為:課程總成績=3(平時成績):3(實踐成績):4(期末成績)。
(4)細化考試考核操作流程。一是確定考試考核工作小組,指導各課程考試考核工作。二是制定科學合理的考試考核方案、指標體系,設置多種考核形式。三是組織命題,確定課程考試主要內容。四是組織學生完成各種考核形式。五是評閱各種形式的考試考核成績,并審定成績。
(5)注重學生的學科、專業(yè)特點和層次差異。馬克思主義學院在設置考試方案時,要根據理工科、文科、藝體、醫(yī)學、農林不同學科與專業(yè)特點,??婆c本科,不同年級等差異,在大思政背景下,在全員育人環(huán)境中,設置不同的考試內容與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總之,只有不斷深化思政課考試考核改革工作,從考察學生主觀努力度、現實表現度、行為實踐度和知識積累度四個維度出發(fā),完善方案、明確指標,充實內容,創(chuàng)新形式,結合特點,考慮差異,分段實施,評價結果,才能構建科學、合理、可操作的思政課考試考核體系。從而,反逼教學,激發(fā)活力,構建優(yōu)質、高效的思政課堂與實踐教學,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fā)展,推動人才培養(yǎng)工作。
參考文獻
[1] 袁貴仁.努力把高校思政課建設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的優(yōu)秀課程——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與高校思政課骨干教師研修班全體學員座談時的講話[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年第6期(總第138期).
[2] “別笑我是思修課”——看中國人民大學思修課怎么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cpc.people.com.cn/n/2015/0618/c83083-27174780.html.
[3] 人大教授王易:讓思修課場場爆滿的“麻花老師”.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book/2016-05/25/c_129013790.htm.
[4] 人物:一門課從11年前火到現在?交大有位“網紅”思政課老師.搜狐網:https://www.sohu.com/a/133666185_372526.
[5] “最難講”的課上得“最精彩”!他們是學子心中的“最美”思政課教師.搜狐網:https://www.sohu.com/a/190425464_391459.
[6] 我驕傲,我是一名思政課教師.搜狐網:http://www.sohu.com/a/251754615_162758.
[7] 考試季:斷電與刷夜的貓鼠大戰(zhàn).科學網: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1/366652.shtm?id=366652.
[8] 帥松林.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知識體系向信仰體系轉化的教學探索與實踐——以清華大學“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為例.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9月.第64頁.
作者簡介:冉勇(1975- ),男,重慶人,樂山師范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及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