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妮咨詢:
今年35歲的我結(jié)婚三年,丈夫比我大兩歲。剛開始我們兩人很默契地決定等彼此做好準備再開始懷孕的計劃,對此我挺感激他的,畢竟當我想起之前的三次戀愛失敗還遭遇兩次流產(chǎn)的經(jīng)歷,至今心有余悸。身心俱傷后我便決定在未能給孩子穩(wěn)定的生活之前,絕不懷孕。
兩年過去了,丈夫提出要小孩的想法,我理智上明白這是個合情合理的要求,但內(nèi)心卻感到巨大的恐懼與壓力。我覺得目前自身的狀態(tài)與家庭條件還不足以養(yǎng)育好一個孩子,我希望能得到丈夫的理解。然而,他甚是困惑,認為是我多慮了,繼續(xù)極力說服我懷孕。
我越來越無法從他身上感受到安全感,焦慮與擔憂更加強烈,甚至有過離婚、孤獨終老的念頭。他對我的拒絕也越發(fā)不滿,兩個人的關系變得越來越緊張。我該怎么辦?
譚素怡老師解析:
在你焦慮恐懼的背后,隱藏著曾經(jīng)的傷痛。多次戀愛失敗、兩次流產(chǎn),對很多女性來說是創(chuàng)傷性事件,雖已時過境遷,但你還沒能從這些陰影中完全走出來。這個傷疤包含著你對之前兩個孩子的愧疚,對被拋棄的憤怒與痛苦,對自己的否定與質(zhì)疑,對作為女性與母親角色的羞愧,讓你難以相信自己可以擁有長久穩(wěn)定的兩性關系,也無法相信自己能成為一位好媽媽。
可是,逃避與抗拒不僅不能讓人擺脫痛苦得到療愈,反而會不斷影響當下的生活,阻礙自己獲得真正的幸福。如何才能突破自己的心理防御,勇敢地正視傷疤,這首先需要你理解自己恐懼的原因。
一、擔心再次受傷害
揭露傷疤后,會被理解,還是會被傷害與攻擊?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后者。為了保護自己,為了獲取足夠的安全感,努力展現(xiàn)自己美好的一面,把自己不足的一面極力掩藏起來。哪怕這種掩飾在別人看來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哪怕造成傷口的根源依然存在,哪怕傷疤的膿血不斷蔓延、炎癥越來越嚴重。
二、恐懼弱小
真實的自己并不完美,那個充滿傷痛的自己更是弱小和無力,這無疑會對我們的自信心與自我認知產(chǎn)生巨大的沖擊。要承認自己是脆弱而渺小的,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需要莫大的勇氣。因此,很多人寧愿假裝強大,也不愿意去直視那個弱小的自己。
三、害怕真實的自己不被接納
無法面對的傷痛背后,往往隱藏著一個弱小、受傷、糟糕、不被愛的自己。難免會擔心:這個真實的自己連本人都無法接納,其他人又怎么會接受與喜歡呢?各種復雜與難以啟齒的感受與情緒讓自己討厭、排斥、責備、否定自己, 很難相信在別人那里能得到理解、心疼、接納等,于是害怕這個真實的自己不受歡迎。
成長的過程中難免經(jīng)歷風風雨雨,當你能夠直面自己焦慮恐懼的根源,從傷痛中療愈自己,讓內(nèi)心力量更強大,你也就能更加從容成熟地應對丈夫的要求與期待,讓家庭往更幸福的方向發(fā)展。
責編/劉璐
E-mail:76864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