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小艷
(灤平縣中醫(yī)院急診科,河北 承德 068250)
急診患者病情較為復雜,患者多為突發(fā)疾病,并病情變化快,患者搶救過程中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非常高,且多數患者由于病發(fā)突然加之存在瀕死感,因此在搶救過程中會出現焦慮、驚恐等情緒,嚴重影響患者治療和康復,因此需要對患者情緒加以管理[1]。本次研究以80例急診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急診心理護理在急診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調查。
以8 0 例急診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均為2 0 1 8 年3月~2019年3月間我院急診治療人員。管理組患者年齡平均(58.6±10.3)歲,男性患者22例,女性18例,急性腦梗死患者11例、重癥胰腺炎患者13例、車禍外傷者11例、其他5例;對照組患者年齡平均(58.8±10.2)歲,男性患者21例,女性19例,急性腦梗死患者12例、重癥胰腺炎患者13例、車禍外傷者11例、其他4例?;颊呒韧鶡o精神類疾?。换颊邿o認知障礙;患者知情且同意參與調查。
對照組:患者入院后予以常規(guī)護理管理,協助患者進行常規(guī)檢查,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對患者的用藥情況進行觀察,遵醫(yī)囑開展護理干預。
管理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心理護理。由于患者突遭病變很容易出現焦慮、緊張的情緒,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安撫和鼓勵,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減輕患者心理壓力,讓其能夠更好的配合治療[2]。
急診科患者較多,護理人員工作量較大,會影響護患溝通。護理人員要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明確患者需求和想法,同時要多與患者家屬溝通,穩(wěn)定家屬情緒,避免其情緒激動影響患者治療,與患者和家屬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方便醫(yī)療工作開展[3]。
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焦慮、抑郁甚至悲觀的想法,護理人員要結合患者神態(tài)、表現度患者情緒進行觀察,予以患者適當的鼓勵,幫助患者建立治療的信心,提升患者治療效果。
對所有患者護理后焦慮、抑郁情緒進行評估,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焦慮量表進行評估。
抑郁評估:量表總分低于7分視為無抑郁,7~14分為輕度抑郁,14~24分為中度抑郁,24分以上為重度抑郁。
焦慮評估:量表總分低于8分為無焦慮,8~16分為輕度抑郁,16~28分為中度焦慮,28分以上為為重度焦慮。
文中數據采用SPSS 18.0軟件處理,t、x2視為檢驗指標,P<0.05視為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管理組患者護理前抑郁評分為(15.6±2.5)分,對照組患者為(16.1±2.4)分,管理組患者護理后抑郁評分為(8.4±2.5)分,對照組患者為(11.3±2.7)分,P<0.05,t值分別為7.49、6.55。
管理組患者護理前焦慮量表評分為(18.9±2.6)分,對照組為(18.4±2.8)分,管理組患者護理后焦慮量表評分為(10.5±1.8)分,對照組為(14.2±3.5)分,P<0.05,t值分別為6.73、5.82。
急診科患者人數眾多,患者病情較為嚴重,近年來隨著交通事故傷增多,急診科患者人數也不斷增多。此類患者傷后疼痛顯著,會給患者機體帶來嚴重的應激反應,也會引發(fā)患者出現嚴重的情緒變化,不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療,因此,在臨床中需要對患者情緒進行管理,穩(wěn)定患者情緒[4]。心理護理管理能夠幫助患者平復激動的情緒,降低其應激反應,同時能夠穩(wěn)定患者家屬的情緒,讓其能夠更好的配合治療,避免引發(fā)醫(yī)療糾紛[5]。本次研究結果可見,管理組患者護理后抑郁評分為(8.4±2.5)分,焦慮量表評分為(10.5±1.8)分,管理組患者護理后情緒改善程度更理想,證明心理護理管理能夠糾正患者不良的情緒,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