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昌彬 張 丹 孫左娜
(遼寧大學,遼寧沈陽 110036) (遼寧大學,遼寧沈陽 110036) (沈陽建筑大學,遼寧沈陽 110168)
五四運動孕育的“五四精神”是中國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豐富的新時代內(nèi)涵,新時代弘揚五四精神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同時也對弘揚五四精神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
以“愛國、民主、科學、進步”為核心內(nèi)容的五四精神是五四運動的寶貴精神財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被賦予新的內(nèi)涵,彰顯新時代特征。
偉大五四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具有鮮明的時代歷史底蘊和時代特色。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愛國主義主要表現(xiàn)為拯救國家的危亡,謀求國家的生存;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shè)時期主要表現(xiàn)為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shè),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當代中國,愛國主義就是要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tǒng)一;就是要厚植愛國主義情懷、高舉愛國主義偉大旗幟,是新時代愛國的根本價值取向。疫情防控關(guān)鍵期,無數(shù)先鋒、勇士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正是踐行愛國主義情懷的真實寫照。
進步是“五四精神”的本色。五四運動,是由追求進步的時代青年以追求救國強國真理的進步性,發(fā)起和參與的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群眾性革命運動,推動了中國社會的進步,使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步入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中華民族開始走向獨立自主和發(fā)展進步的道路。追求進步是一個人的生命本質(zhì)提升,是人類勇往向前的不竭精神動力。作為有歷史擔當?shù)男聲r代中國青年,胸懷世界大局、放眼新時代、立足祖國發(fā)展,積極投身黨領(lǐng)導的建設(shè)、改革偉大事業(yè),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積極擁抱新時代,奮進新時代,使個人的成長歷程跟上時代發(fā)展的腳步,是對新時代“進步”的最好回應。
民主是人類社會的美好訴求。黨的十八大將“民主”確定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nèi)容之一,作為國家層面的價值訴求。黨的十九大指出:“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盵1]中國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實質(zhì)和核心是人民當家做主。于廣大新時代中國青年而言,自覺將最美好的青春奉獻給億萬人民群眾,把自己的小我融入人民的大我之中,心甘情愿為人民戰(zhàn)斗,真正做到與人民共命運、同呼吸,不負人民的期待,努力為實現(xiàn)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不懈奮斗,是對新時代“民主”的最好闡釋。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基本的價值取向,而且是整個人類永恒的價值追求。當今世界,科學技術(shù)日新月異。學習科學知識,提高科學素養(yǎng),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科學、尊重知識的良好風尚是新時代“科學”的基本要義;積極主動探索并遵循自然、社會和思維規(guī)律,特別是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踐行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探索并遵循“三大規(guī)律”是新時代“科學”的根本遵循。
五四精神實質(zhì)是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時代變革新潮的有機結(jié)合。新時代大力弘揚五四精神,具有重大意義。
愛國、進步、民主、科學都是我們今天依然要堅守和踐行的價值觀。黨的十八大提出24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包含了五四精神中的“愛國”“民主”。五四精神豐富和發(fā)展了中華民族精神,并融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中國人民革命、建設(shè)和改革的偉大實踐,是民族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來源與組成部分。新時代大力弘揚五四精神,能夠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fā)展,再創(chuàng)中華文化新輝煌。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的五四精神,猶如穿越歷史時空的火炬,光照百年而今仍然歷久彌新,憑蓬勃旺盛生命力在新時代更加璀璨。從黨的十二大明確提出“建設(shè)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到黨的十九大提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弘揚五四精神在展現(xiàn)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命力、凝聚起全體中國人民建設(sh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識、畫出建設(sh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大同心圓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有利于進一步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讓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fā)強大生機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一百周年講話中指出:“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2]五四精神所彰顯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主基調(diào),是激勵新時代中國青年為“中國夢”持續(xù)奮斗的精神支撐;是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思想進步和人格完善,努力地追求科學真理和人生價值,健康成長和建功立業(yè)的精神財富;是廣大新時代中國青年在各行各業(yè),矢志報國,彰顯著強烈的民族感、高度的責任感,為國家發(fā)展作出巨大貢獻的精神動力;是引領(lǐng)新時代中國青年樹立遠大理想和擔當時代責任,激勵新時代中國青年練就過硬本領(lǐng)和砥礪奮斗的形象符號。弘揚五四精神鮮明地為新時代中國青年指明了人生道路的前進方向。
歷史交匯形成新的起點,偉大事業(yè)呼喚再起征程。習近平主席在2020年新年賀詞中指出:“我們?yōu)楣埠蛧?0年的輝煌成就喝彩,被愛國主義的硬核力量震撼?!盵3]正是一顆樸實雋永的愛國心,才樹立起了中國夢。大力弘揚五四精神,是中國青年以堅持不懈的砥礪奮斗、英勇無畏的責任擔當和朝氣蓬勃的青春風采,譜寫新時代華彩篇章的精神支撐。有利于匯聚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jié)的力量,激勵中國人民為實現(xiàn)中國夢持續(xù)奮斗,繼續(xù)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推向前進,讓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表明實現(xiàn)中國夢也迎來了無比光明的前景。要立足新時代的歷史方位,大力弘揚五四精神,讓五四精神綻放新的時代光芒。
歷史充分證明,馬克思主義是指引中國人民走向美好未來的科學真理。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更是提出了“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lǐng)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的要求[4]。因此,弘揚五四精神,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和分析問題,讓馬克思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釋放出更加耀眼的真理光芒,更好推進新時代中國青年弘揚五四精神。
國家的強大、社會的進步和個人的發(fā)展離不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lǐng)。新時代弘揚五四精神,對廣大青年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將五四精神嵌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之中,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tài)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tài),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次,要樹立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自覺成為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最后,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積極投身新時代大潮中,用砥礪奮斗的人生基調(diào)展現(xiàn)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人生抱負與志向品格。
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深刻認識到,只有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青年才會有遠大前途。今天,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迎來了無比光明的復興前景。首先,廣大青年要立足新時代,將個人理想融入民族復興偉大理想之中,在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建功立業(yè),推進中華民族復興偉業(yè)。其次,要明大理、知大任和懷大德,將五四精神嵌入中國夢實踐之中,要感受民情、了解國情、認清世情,到人民群眾需要的地方去,到國家需要的地方去,在實現(xiàn)中國夢中書寫美麗青春。最后,要在把握時代大勢中校準人生方向,將理想信念落實到具體行動上,腳踏實地、艱苦奮斗,在長期實踐中提升自身本領(lǐng),努力為實現(xiàn)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能量。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繁榮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的要求[4]。弘揚五四精神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常態(tài)化。新時代弘揚五四精神,要以制度做保證。首先,要強化正向激勵機制。表彰以實際行動踐行五四精神的模范人物,激發(fā)人們愛國熱情。其次,建立導向機制。堅定社會主義方向,讓愛國主義者無畏前行,激勵和鼓舞更多踐行者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弘揚五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