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誠
空間更大、內(nèi)飾更高檔、動力更強,但價格依舊不貴,比亞迪拿出了更能和其他自主品牌對手抗衡的宋PLUS,差不多的上市時間和價格,仿佛把目標直指新一代哈弗H6。
競爭對手
哈弗H6?11.59~13.49萬元
自主品牌緊湊級SUV里面,哈弗H6是絕對的領(lǐng)導者,長期同級銷量冠軍背后是良好的口碑,宋PLUS把設(shè)計、配置、動力做到同級前列,有一個不錯的銷量應(yīng)該不難。
不得不說,自主品牌真是會見縫插針,加上向手機廠商致敬的命名方式,有時候連我們也會搞迷糊,例如剛上市不久的宋PLUS,現(xiàn)在比亞迪的“宋”王朝已經(jīng)有宋PLUS、宋PRO和宋MAX三位成員,包括SUV和MPV。
比亞迪說這是一款全新的產(chǎn)品,定位在宋Pro和唐之間,是今年繼漢之后的第二款重磅新品,那么它到底重磅在哪里,新在哪里?
除了變大,還變“騷”
參照手機的命名,名字里帶“PLUS”意味著更大的尺寸。沒錯,從宋PLUS的定位就可以知道,它的尺寸比宋PRO稍大一些。車長和軸距分別增加45mm和53mm,車寬增加30mm,算是一款緊湊級+的SUV(長/寬/高:4705/1890/1680mm,軸距:2765mm)。宋PLUS的空間表現(xiàn)其實是可圈可點的,尤其是后排的腿部和頭部空間對1米78身高的小編仍有不少余量,但后排座椅的填充材料偏硬、座墊長度較短,使乘坐的舒適性有所折扣。
除了尺寸的增長之外,宋PLUS和宋PRO的外觀在Dragon Face設(shè)計哲學指導下是非常相似的,但可以在大燈、中網(wǎng)和尾燈等細節(jié)處找到不同,倒是內(nèi)飾的差異更明顯一些。就我試駕的頂配車型而言,很容易感覺到車廂內(nèi)有更強烈的設(shè)計感,例如新的方向盤、尺寸更大的液晶儀表盤、邊框更窄的12.8英寸屏幕,再到空調(diào)出風口和整個中控的設(shè)計都與宋PRO不同,連中央的扶手都比小弟多一(駕駛)側(cè)。
內(nèi)飾整體用料也比平實的宋PRO好不少,尤其是中控和車門上使用了大面積的人造麂皮,雖然打理比較麻煩,但觸感和視覺效果拉滿分。座椅、方向盤和門把手等地方的皮革應(yīng)用了“棕色→黑色”的漸變色處理,畫蛇添足還是錦上添花見仁見智。我對花里胡哨的設(shè)計無感,但不得不承認宋PLUS在內(nèi)飾鋪陳上很給力,最終效果也很顯檔次,即使和最直接的競爭對手──新一代哈弗H6或長安CS75 PLUS相比也不落下風。
配置自然一如既往地給力,除了反而比宋PRO少了前排座椅加熱/通風之外,其他可謂應(yīng)有盡有,包括一套完整的輔助駕駛系統(tǒng)。此外,花不到15萬元買的車就配有20英寸輪圈,輪胎還是馬牌ContiCrossContact UHP,真是把性價比推高到極點了。對于看重顏值和配置的消費者來說,宋PLUS已足以證明自己不只是拉皮這么簡單,那么內(nèi)里呢?
機械層面不錯
這次試駕的宋PLUS燃油版車型搭載比亞迪最新1.5T發(fā)動機,最大馬力185匹、最大扭矩288牛米,比宋PRO那副1.5T發(fā)動機(160匹最大馬力、245牛米最大扭矩)強不少,7擋雙離合變速箱也比后者的6擋雙離合更高規(guī)格。
這副發(fā)動機的紙面實力不錯,性能比主要競爭對手的同排量發(fā)動機要強,還有雙流道渦輪增壓器、電控渦輪放氣閥、中置式VVT機構(gòu)、350Bar高壓直噴系統(tǒng)等多項技術(shù),但我更關(guān)心實際的動力體驗如何?發(fā)動機的爆發(fā)力不如想象中或看起來那么強烈,全油門加速的過程中發(fā)動機的聲音是夠大了,即使是運動模式下動力輸出仍比較平淡,提速并不十分迅猛,又是噱頭?有一說一,這套動力總成的實用性倒是不錯,起步就有足夠的低扭,提速比較平順線性,最大扭矩來得挺早,1500rpm之后是明顯的發(fā)力點且能持續(xù)到中段,渦輪介入前后不會兩個樣。
11.58~14.38萬元
動力系統(tǒng)
直列四缸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排氣量1497cc·7擋雙離合變速箱·前置發(fā)動機前輪驅(qū)動
性能
最大功率136kW/5500rpm·最大扭矩288Nm/1500~3700rpm·0~100km/h加速 -s·最高車速 -km/h·耗油量 6.9L/100km(工信部)
底盤
前通風盤、后盤式剎車·前麥弗遜、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掛·前、后245/45 R20輪胎
7擋雙離合變速箱的表現(xiàn)值得一提,DCT的特征被隱藏得很好,已經(jīng)不太能感知到這是一副雙離合。1、2擋之間偶有頓挫,大多數(shù)時候換擋平順,變速箱的響應(yīng)速度可以滿足日常駕駛需求??偟膩碚f,宋PLUS整套動力總成的成熟度,對得起十多萬身價和“重磅車型”的身份。
宋PLUS的底盤有一定的扎實度,風格硬朗,懸掛前段的柔韌性較好,經(jīng)過酒店門口的麻石路時能比較干脆地處理振動,同時保留幾分路面溝通感。但懸掛后段的阻尼偏硬,過減速帶會有較明顯的彈跳。有一段時間沒有試駕過比亞迪的車,宋PLUS給我的感覺是駕駛起來的整體感更強,除了動力總成的默契程度和底盤的調(diào)校,以往手感過輕而仿佛與車身脫節(jié)的轉(zhuǎn)向如今變得更加自然,證明比亞迪的功底在逐漸增長,不只是光靠便宜。
如何殺出重圍?
上市的時間接近,售價區(qū)間也高度重合,長期霸占同級銷量冠軍的神車哈弗H6自然是比亞迪宋PLUS最想挑戰(zhàn)的對手,另外還有長安CS75 PLUS虎視眈眈,奇瑞、捷途等自主品牌也毫不示弱。這個級別的車市場競爭太激烈了,十來萬的車子,拼設(shè)計、拼空間、拼配置,無非就是拼誰的性價比高,既然大家的套路都是一樣的,或許最后看的就是營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