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劍星
劉熙載《書概》提到的“與天為徒”“與古為徒”,皆學書者所有事也。天,當觀于其章;古,當觀于其變。由此可知,觀其章者,可見圣賢之心也;觀其變者,可出自我之意也。是以,古今之書法大家,無不取法章而求古意,明書理以見匠心。試以篆書論之,秦漢一變其形態(tài),唐宋一變其精神,明清一變其意趣。民國至今,篆學豐贍,其道隆興,然能解脫形骸,梳理法脈,煥發(fā)精神之書家,寥若晨星。余嘗觀仇高馳先生篆書,其不蹈小篆之規(guī)矩,遙接大篆之風神,多年著力篆書大家之經典,而能出古為新,別具神采,誠為當今書壇一時之豪杰,篆學之國手。余謂仇高馳之篆書,所能致廣大以盡精微者,當是有“三變”而成也。
一變曰寫技。仇高馳先生篆書摒棄李斯、李陽冰等小篆名家,絕除描摹刻板、工整呆滯之弊病,而以鄧石如為根基,師法吳昌碩、趙之謙、蕭退庵等篆書大家,又直取《虢季子白盤》和《毛公鼎》等金文書法,一改“二李”小篆縱勢頎長、骨肉豐勻之習氣,將篆書婉轉變通,主張疏密有致、方圓并用。其用筆橫向以取勢,流轉以取質。故其篆書雖筆力雄健渾厚、蒼茫野逸,盡顯金石之氣,然又流暢自由、寬博灑脫、意趣盎然,滿是書卷之氣。率真自然,張弛有度;剛柔相濟,疏密相通;于剛健中見婀娜,飄逸間見靈動。
二變曰寫意。仇氏篆書可貴者即是“寫意”。何謂寫意?小篆之難,難在神采生動、抒情達意。以至談及篆書,世人有“千紙一字”之譏。然仇氏篆書,是以草書之意寫篆書之體,用筆縱橫錯落、跌宕起伏,取勢以靈動之姿,寫意以空靈之美。其篆書于用墨上大膽開拓,創(chuàng)新孤詣,以濃、淡、干、濕、枯、白之墨變來增強書寫之節(jié)奏,豐富審美之意趣,以補篆書長期單調平板之墨色形式。
三變曰寫神。仇氏“草篆”,從鄧石如而得“筆”,師吳昌碩而得“氣”,法蕭退庵而得“勢”,摹《虢季子白盤》而得“意”。總而言之,其是以傳承近代諸多篆書大家之法脈,而能超邁秦、唐小篆之桎梏,遙接先秦大篆金文古雅厚重之氣息。其“草篆”,于深沉綿厚、圓潤充實之金石氣之外,亦具流暢和諧、典麗俊逸之書卷氣。
《張潮〈采蓮詞〉》 仇高馳
《樓中飲興因明月 江上詩情為晚霞》 仇高馳
《范仲淹〈漁家傲〉》 仇高馳
《靜坐自然有得 虛懷初若無能》 仇高馳
子曰:“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背鸶唏Y先生多年來孜孜不倦,探索不止,治學以嚴謹,作書而求新,汲古以無悶,處和者自清。其更以非凡之創(chuàng)造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勇于開拓,此正是“與天為徒”“以古為徒”之精神體現(xiàn)。其所作“草篆”,雖非盡善盡美,然假以時日,潛心琢磨,必能不讓古賢,自成一家。
書家簡介
仇高馳,1964年11月生,現(xiàn)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篆書委員會委員,中國標準草書學社副社長,江蘇省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南京印社副社長,西泠印社社員,江蘇省政協(xié)委員,民革江蘇省中山書畫院院長,南京財經大學中國書畫藝術研究所所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其書法作品獲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創(chuàng)作獎,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第五屆全國書法百家精品展金獎,第三屆全國楹聯(lián)書法大展銀獎,第七屆全國楹聯(lián)書法大展優(yōu)秀獎,第二屆全國篆書展優(yōu)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