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三妹(南昌師范學院旅游與經濟管理學院)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飲茶和產茶大國,有自己獨特的傳統茶文化。在我國傳統茶文化中,有不同的體系和分支,各個分支都有著獨特的內涵。在當代社會發(fā)展背景下,中國人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不斷提升,設計師在現代茶室空間設計中,也會注重融入中國傳統茶文化,提高現代茶室空間設計的審美品位和藝術內涵。
江河有源,樹木有根。中國傳統茶文化歷史淵源深厚,并且在歷史浪潮的沖刷中,形成了不同的傳統茶文化體系,有著獨特的文化內涵。在中國傳統茶文化體系中,主要存在三個文化體系,即道教精神、禪宗精神、茶道精神。
在中國傳統茶文化的道教精神中,存在著茶藝與文化的共通性。道教強調“天人合一”,認為“天生萬物”,因此,在道教精神的影響下,我國古代的茶文化也追求自然為本、追求萬物皆空、追求天地無常。在道教精神影響下的傳統茶文化中,茶室要與外界自然事物相連,以便茶室使用者在品茶時,能夠感受到自然之靈氣,靈魂得到洗滌。不僅茶室的位置需要仔細考究,茶葉的選擇也要注重原生態(tài),強調返璞歸真,更注重茶葉的自然性,不能過度沾染人工氣息。道教精神影響下的中國傳統茶文化認為,品茶能夠讓人平心靜氣、無欲無求,品茶的過程就是洗滌心靈的過程。因此,人們在道教精神的影響下,將中國傳統茶文化精神也轉移到了人際交往中,主張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要有赤誠之心,以天真自然、寧靜和諧的心態(tài)和他人進行溝通和交流。
禪宗精神也是中國傳統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茶文化中的禪宗精神起源于唐朝,在唐朝的寺院周圍,在唐朝寺廟周圍經常種植茶樹或者修建茶園,人們認為在宗教的熏染下,可以增加茶葉的靈氣,讓品茶真正成為凈化心靈的行為。禪宗精神以僧侶為代表,中國傳統茶文化之所以能夠融入禪宗精神,是因為品茶時安靜平和、無欲無求的心態(tài)正好與進行禪宗活動時僧侶的心態(tài)相吻合,因此,茶文化深受僧侶的喜愛。
茶道精神對于中國茶文化來說,不是精神的融合,更像是一種總結,即將中國茶文化正式總結為一種體系。在茶文化的茶道精神里,品茶不僅僅是本身的動作,還包含著一種象征意味。我國的茶道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體系,內涵十分豐富。茶道所追求地是“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狀態(tài),追求怡然自得和寧靜祥和。千百年以來,我國茶道精神不斷發(fā)展和傳承,內涵越來越豐富。
當前我國茶文化發(fā)展和繼承雖然并沒有中斷,現代茶室在進行整體設計時,也會優(yōu)先考慮傳統茶文化的滲透。但是由于各種因素,設計師在對現代茶室空間進行設計時,依然會存在各種問題。主要問題就是茶室的可使用面積過于狹小,與傳統茶文化追求的“空”的狀態(tài)相去甚遠。根據筆者調查,很多大城市寸土寸金,因此,現代茶室空間設計師為了在茶室中有足夠的空間堆砌中國傳統茶文化因素,刻意減少整個茶室的可使用面積。這會讓整個茶室十分擁擠,完全不能體現出中國傳統茶文化追求的“空”的境界。
其次,茶室空間外部環(huán)境過于嘈雜,也會導致現代茶室空間設計與傳統茶文化追求“空”的境界的目的相去甚遠。茶文化是強調親近大自然的,這決定了現代茶室空間設計時,要盡量遠離嘈雜,選擇能夠親近大自然的地點。即使是在鬧市區(qū),也要做到鬧中取靜。但是在現代茶室的選址過程中,出于交通因素和商業(yè)因素的制約,很難脫離城市建設選擇親近大自然的場地。因此,很多茶室的窗外都是高大的建筑物,即使設計師在現代茶室空間內部完美體現出了中國傳統茶文化的因素,品茶人在品茶時,垂眸時茶香四溢、怡然自得,抬眸間卻高樓大廈、人來人往,根本不能體現出傳統茶文化中“空”的境界。
當前我國經濟發(fā)展迅速,各種經濟現象層出不窮,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網紅現象”。根據筆者調查,我國很多設計師在進行現代茶室空間設計時,都會刻意安排很多“網紅因素”,例如,錦鯉、荷塘、團扇等。大量“網紅因素”的堆砌讓現代茶室形象有余、內涵不足,同質化十分嚴重,充滿了商業(yè)氣息。茶室已經失去了原來的品茶、感悟人生等功能,變成人們打卡的勝地。
很多設計者在進行現代茶室空間設計時,能夠意識到在設計中融入中國傳統茶文化的重要性。但是茶文化因素堆砌過多,過猶不及,反而失去了茶文化的本質內涵,也忽視了現代茶室的實用性。和古代茶室不同,現在茶室的主要作用是人際關系的溝通與交流的橋梁。如果過于注重茶文化的堆砌,讓整個茶室的空間設計過于飽滿,使用者眼花繚亂、無落腳之地,在品茶過程中和人際交流過程中將精力全部放在了周圍眼花繚亂的設計上,會十分影響現代茶室空間的正常使用。
中國的傳統茶文化受道教精神影響,有“天人合一”的內涵,強調親近自然。因此,在進行現代茶室空間設計時,也可以與中國的傳統茶文化相融合,打造親近自然的氛圍感。
設計人員在對現代茶室空間進行設計時,可以著重打造茶室的自然感,盡可能地將一些自然元素融入到整個設計中。但是,值得注意地是,元素的堆砌要適當,取“鬧中取靜”之意,過度的堆砌反而會適得其反,讓茶室空間“不靜反鬧”。茶室空間的重點只有一個就可以,可以選擇影壁、可以選擇游廊,只要是能讓使用者感受到城市喧囂中還有一隅可以鬧中取靜,就可以很好地展現出現代茶室空間的氛圍感。如果重點過多,人工痕跡太過明顯,會讓使用者眼花繚亂,失去了親近自然的本意。
另外,除了封閉式的設計方法,設計人員在對現代茶室空間進行設計時,還可以利用開放式手段進行設計。借助敞開式結構,讓整個現代茶室空間更加開闊,更有“空無一物”之感,體現中國的傳統茶文化。在整個茶室空間的空地上,設計師可以栽種一些有中國傳統精神內涵的植物來給整個現代茶室設計增添層次感,例如,梅、蘭、竹、菊、松樹、柏樹等,都可以很好地為整個空間茶室設計增添氛圍感。
現代茶室空間設計的細節(jié),主要包括顏色的搭配、燈光的運用、茶具的選擇與陳設等。在這些具體的設計細節(jié)中,也可以融入中國傳統茶文化,讓整個設計更和諧。
中國傳統茶文化追求自然和素凈,因此,在現代茶室空間設計顏色搭配的選擇上,要盡量選擇暗色系的陳設,例如,木制的桌椅和長廊。再運用綠色植物來進行點綴,一暗一明之間,既照顧到了整個茶室空間的素凈感,也能給整個茶室空間帶來活力,彰顯出茶室空間的生機。
燈光看似無形,實則有形,對整個茶室空間的氛圍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在將中國傳統茶文化融入到現代茶室空間設計的過程中,要注重對燈光的顏色進行選擇。不要選擇飽和度較高的彩色燈光,會讓整個茶室空間失去質感。在燈光顏色的選擇上要注意亮度適宜,盡量選擇暖色系燈光,更能讓茶室使用者放松身心,發(fā)揮茶室空間的作用。
中國的傳統茶文化強調協調感,因此,茶具的選擇和陳設也要與整個茶室空間設計相協調。對茶具的選擇可以參考整個茶室空間內家具的顏色和植物的種類。例如,對于家具顏色為暗色系的茶室,茶具的選擇也要選擇暗色系,才能與家具相協調,沒有突兀感。在配合植物的種類方面,可以將植物的種類融入到茶具細節(jié)中。例如,如果院子中栽滿了翠竹,那么可以在杯子上和茶壺一角雕刻修竹,如此一來,就能和茶室中的環(huán)境相得益彰,盡顯中國傳統茶文化的協調之美。
當代社會經濟發(fā)展迅速,人們生活壓力日益增大。因此,在對現代茶室空間進行設計時,不僅要考慮傳統茶文化的融入,還要對現代茶室空間實用性功能進行考量,讓現代茶室空間設計更有實用性。
首先,要注重對使用者隱私的保護。在現代茶室空間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對使用者隱私的保護,設計者可以巧妙借助屏風、樹木、長廊等將茶桌隔開,讓使用者感受到隱私被保護。
其次,要對茶室空間進行功能分區(qū)。茶室的使用人群不同,對茶室空間設計的需求也就不同。因此,設計者要對茶室空間進行分區(qū),滿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設計者可以將茶室空間分為品茗區(qū)、煮茶區(qū)、表演區(qū)、學習區(qū)等。其中,品茗區(qū)強調安靜,要給使用者提供更好的外在環(huán)境條件讓使用者放松身心,專心品茗;煮茶區(qū)強調實踐,茶室使用者可以利用煮茶區(qū)自行煮茶,享受煮茶的樂趣;表演區(qū)強調觀賞性,可以運用古箏、古琴等不同的表演形式,讓茶室使用者的娛樂活動更加豐富,增加整個茶室的觀賞性;學習區(qū)強調烹茶技巧的學習,可以配備專業(yè)的制茶、煮茶人員,向茶室使用者提供專業(yè)的指導和知識的普及,讓茶室使用者更加了解中國傳統茶文化。
另外,為了體現出傳統茶文化中包容并蓄的特點,設計者可以將茶室空間劃分為出母嬰空間和特殊人群衛(wèi)生間,以便更好的提高茶室使用者的使用感,增強茶室的實用性。
中國傳統茶文化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應該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時代的不斷進步而不斷變化。因此,設計者在對現代茶室空間進行設計時,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設計風格,不斷創(chuàng)新設計理念,將中國傳統茶文化的內涵加以豐富。
例如,設計者可以將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民族特色相融合,將二者結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體現在自己的現代茶室空間設計中。例如,將苗族的刺繡融入到茶具中,轉變?yōu)椴杈叩牡窨坦に?,既增強了觀賞性,也傳播了民族文化;設計者還可以運用中國傳統文化典故和神話故事,例如,馬踏飛燕、梁山伯與祝英臺等,豐富自己茶室設計的內涵;設計者在對茶室整體顏色進行規(guī)劃和對茶具進行選擇時,要結合當代人民群眾的喜好和需要,讓整體設計更有時代特點,豐富中國傳統茶文化內涵。
總體而言,要將我國傳統茶文化融入到現代茶室空間設計中,需要設計者不斷學習中國傳統茶文化的內涵,創(chuàng)新自己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只有這樣,設計師才能兼顧傳統與現代,設計出使用感和茶文化兼?zhèn)涞默F代茶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