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草原四季

        2020-12-10 06:48:44才合加
        雪蓮 2020年10期
        關鍵詞:窩子草原

        初春,草原像剛剛出生的嬰兒,帶給我太多的欣喜、太多的歡樂??偸菕昙t了那張小臉蛋,閉眼就睡、張嘴就哭。盡管展示了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新的未來,但常常令人心煩、晝夜難眠。漫天揚起的塵土與黃沙、整日“呼呼”的西北風,似乎是她來到人間的宣言書、挑戰(zhàn)書,不這樣,人們似乎不會不曉得她的悄然光臨。

        草原上風沙肆虐,比常人想象的要厲害兇猛許多。有人曾夸張地說“草原一場風,從春刮到冬”,你說這風刮得多厲害?我曾在海南州興??h的河卡、縣城、唐乃亥、大米灘等地工作生活了33年,進村住帳更是家常便飯。早年牧區(qū)幾乎是清一色的土木結構瓦房,印象中興海縣的風沙特別大。漫長而難熬的冬春兩季,這風魔沙怪每天午后開始一直折騰到后半夜,滾滾塵沙漫天飛揚,“呼呼”狂風不絕于耳。這風魔幾乎每天午后與上下班的人們如期而遇,少有例外。街上行人睜不開眼、張不開嘴、說不成話,個個似鉆出洞的土老鼠,捂著嘴、呲著牙、瞇著眼、甩著頭、側著身子,形態(tài)各異,腳步慌亂,行色匆匆。更有甚者,頭上套個黃色食品袋,用手緊緊勒著,一松手怕食品袋就像點燃的熱氣球升空一樣把自己拖上天空,哭笑不得。還有許多牧民長者狐皮帽、冬棉帽底下嚴嚴實實地戴著飛行員似的風鏡墨鏡,遮住鼻尖以上的臉部,搖擺不定地四處奔走。小伙子們尤為滑稽,頭戴蒙面的“佐羅帽”或摩托車頭盔,只露出又黑又亮的一對眼睛和一張嘴,看不清他們的面孔和表情,一個個像光臨草原的宇宙客、外星人。婦女們更會包裝,別出心裁,恰到好處地用平常一塊藍頭巾,就能把頭和臉遮蓋得密不透風,將頭巾的功能發(fā)揮到極致,帽子、口罩、耳套、圍巾的功能一一兼?zhèn)?,她們裹頭巾的技法妙不可言。我特別佩服婦女綁的頭巾,一件簡單不過的飾物在她們頭上,一物多用,既能防塵防曬防寒,又能包東西、擦臉、撣灰塵,因時因地而宜,一年四季用一塊頭巾把自己點綴得莊重得體,落落大方,富有生機和靈動。這些頭套食品袋、佐羅帽、扎藍頭巾、戴紅頭盔、挎著風鏡墨鏡的行人,像是高原上一抹別樣的風景。生活在高海拔嚴酷自然環(huán)境下的人們,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法則下,單就防寒保暖、防塵防曬、自我防護而言,確實匠心獨具,獨有絕招、高招和奇招,他們的許多生存技能確實讓外人匪夷所思,瞠目結舌。

        在牧區(qū),家家窗戶都用包裝帶做密封條,嚴嚴實實地釘上兩層白塑料,一來密封防塵,二來抗寒保暖。節(jié)假日在家時,一到下午就瞅著老天爺的臉色拉上窗簾,室內頓時昏暗一片,不得不點燃蠟燭、打開手電筒做家務。到牧區(qū)下帳時的情景就更糟糕,黑牛毛帳篷都是頂部露縫、帳房門平常打開,便于排煙和空氣流動。帳篷下邊四周通風,遇刮風下雨天氣黑帳篷里外區(qū)別不大,甭說吃肉吃飯吃糌粑,就連飲酒喝茶吃酸奶也是塵土彌漫,無孔不入。一口咽下,滿嘴砂土,牙磣得很,外地人根本不習慣。青海俗云“莊稼人一年吃三升土,帳房家一年吃三斤毛”。我看不然,牧民既吃毛又吃土,而且吃土比農民厲害,一年遠不止三升。

        當年牧區(qū)的人們冬春季愛穿皮夾克、牛仔服或的確良、滌卡布做的衣服,其實這也很有門道。這些質地的服裝耐磨、抗靜電、不吸土,既實用又時尚。而高端的呢子毛料在牧區(qū)根本吃不開,穿一天土就滲透了,不好打理,水洗不行,干洗又沒條件。這也揭示出一個地方服裝的流行色、面料和款式,除跟當地人們的消費觀念、消費指數密切相關外,還與當地的自然氣候條件有很大關系。怪不得牧民們人人擁有一件白板皮襖或條紋布面子的羔皮長袍。而大上海那些營業(yè)員、出租車司機多半年的時間,幾乎千遍一律的上身只穿件薄薄的白的確良短袖衫。我恍然開悟,這是各地自然選擇的著裝基調,傳統(tǒng)藏裝既耐磨、抗寒、隔熱又實用多用的特點,注定了阿媽的羊皮襖、阿爸的黑帳篷和祖輩們留下來的藏裝在草原上流傳、經久不衰,還申報為國家“非遺項目”被挖掘、保護、傳承。在城鎮(zhèn)化、工業(yè)化進程日益加快的當下,就物品的實用價值而言,這些東西有更先進實用的替代品。但其地域民族文化的內涵而言,漸行漸遠的帳篷、羊皮襖、藏裝上留有深深的文化記憶,已經演繹為內涵深厚、令無數草原兒女一生向往依戀、揮之不去的溫暖情結和濃濃鄉(xiāng)愁,成為他們對家鄉(xiāng)、對草原終生眷戀的精神寄托。

        時光到了五月下旬,草原偶爾也露一露燦爛而甜蜜的笑靨,那么難能可貴和讓人稀罕,頂醉人不過了。隨著時光的推移,初生的嬰兒漸漸地張開了那雙朦朧而機靈、鮮活而清澈的眼睛,小手抓起五彩的畫筆,四處涂抹,草青了、山綠了、柳樹發(fā)芽了、冰峰褪色了。性格也變得溫和起來。

        在人們的歡呼與奔走相告中,睜開雙眼的草原,舒展起那蜷縮的四肢和筋骨,發(fā)出甜甜的笑聲。萬物復蘇,大地融凍,流水潺潺,清風習習,百草瘋長,百鳥競唱。春天的草原,用她那光溜溜的肌膚和輕柔的小手撫摸、拍打著人們曾干枯而荒蕪了一冬的心田,讓一切都自然地舒展開來。感覺是暖暖的、柔柔的,似輕非輕、似重非重。就像熟睡的母親被嬰兒一聲呢喃從夢中擊醒,人們一個個恍惚從夢中回到現實,仿佛由夢境變?yōu)榍逍?。還有一絲微妙的、不可言狀的、撓癢癢般的感覺。

        草原的春天,是一個在母腹中發(fā)育了很久才出生的嬰兒,雖然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但我第一眼看到她時,就有憧憬。每一個草原的春天,都讓我好夢成真,讓我感到知足、滿足和心潮涌動,不論她步履蹣跚,還是稍縱即逝,我總是張開雙臂期待她、全身心地擁抱她。草原的春天是很短暫的,但留給我美好的記憶是難以抹去的,傳神又傳久。

        初夏,草原長成花枝招展、活潑天真的小姑娘。雖然很淘氣,卻又打扮入時、妝束得體、光彩艷麗。盡管情緒很不穩(wěn)定,但一天天地變著花樣換新妝,心情也矜持起來,哭的少了,笑的多了。多數日子,臉上都洋溢著清靜而明媚的光彩。

        牧民們以經營草原牲畜為生,世代逐水草而居,過著游牧生活,視草地牲畜為“命根子”。四季輪牧,轉帳遷徙,每年至少集體統(tǒng)一搬遷四次。自1955年始,興??h根據自然、氣候、地理等因素,普遍實行冬、夏、春、秋三季輪牧,并逐漸形成制度,沿襲至今。一般在冬季草場(冬窩子)放牧140~190天,夏季草場(夏窩子)放牧30~50天。實際上,春秋草場是向夏、冬草場過渡的臨時草場,放牧時間相對較短。冬窩子面積最大,1984年牧業(yè)大包干時草場使用權已全部固定到戶,夏窩子面積僅次于冬窩子,1984年草場使用權固定到社或帳圈(聯(lián)戶、生產小組),基本上是混合草場,集體放牧;春秋窩子面積最小,1992年第二輪草山承包時草場使用權固定到帳圈。

        各鄉(xiāng)村都制定有詳盡的草原管理公約和辦法,各地轉場都有嚴格規(guī)定和明確要求,一般都是以鄉(xiāng)為單位實行統(tǒng)一轉場。那遷徙轉場的場面十分壯觀:牧民們騎著馬和摩托車、懷抱小孩子,開著農用車拉著笨重的大件物品,趕著成群的牛羊、牽著藏獒、每家十幾頭馱牛馱著各種生活生產用品,全村的幾百口人和數萬頭牲畜依次離開。邊走邊放牧,向另一處幾十公里以外的草場緩緩挪動。到了中午,打尖休息,草草吃飯,繼續(xù)前行。天黑了,就地搭帳房宿營,臨時過夜。一次轉場得花一兩天時間,才能把新家安頓下來。

        牧民們到夏窩子放牧的日子最愜意,頂爽快。夏窩子是最邊遠的高山草場,帳篷畜群較集中,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各種牧草處在旺盛的生長期,水草豐美,是牧業(yè)上產奶、長肉、抓膘、打酥油、曬曲拉、拾蘑菇的黃金季節(jié)。

        清晨,伴隨著藏獒“嗷、嗷、嗷”的狂吠和羊群“咩、咩、咩”的叫喚、牦牛無法言狀的響鼻聲夾雜著各種鳥兒野禽婉轉清脆的鳴叫,此起彼伏,美妙和諧的草原晨曲奏響了。白蓮花般散落的帳房依山傍水,星星點點,每一家的帳篷炊煙裊裊,桑煙撲鼻,奶茶飄香;高空白云悠悠,瓦藍如洗,近處流水潺潺,叮叮咚咚;牛群羊群像黑珍珠、白珍珠一樣灑落在綠意盎然的山坡上,牲靈們在悠閑地啃食鮮草,緩緩移動,構成一幅絕妙而富有生機的風景油畫。

        五點鐘起床后,緊張而繁忙的一天開始了。生火做飯、洗漱早餐后女人們開始擠奶,男人們趕著羊群上山了。有些牛多的家庭婦女們擠奶要花費三四個小時或更長時間。我在溫泉鄉(xiāng)長水村三社苦海邊的一牧民家親眼看到,三個女人為95頭牦乳牛分三撥擠奶,幾乎用了一上午時間。當然,這樣的家庭,每天將數百斤牛奶煮開,打出酥油,提取曲拉,同樣需要一下午時間。手工打制酥油是一項很辛苦的體力勞動,在帳房門外提取干凈一桶牦牛奶中的酥油,需要熟練的家庭主婦上千次地重復一個動作:雙手握緊酥油桶上的木把子一上一下,機械運動兩三小時,酥油才能打出來。普通的酥油木桶只能盛100斤左右的奶子。相比之下制作酸奶、背水做飯、煮曲拉、曬牛糞等家務活較省時省力些。

        傍晚,日落西山,牛羊歸圈,草原上又升起縷縷炊煙,再一次擠完奶,用罷晚餐,吃過酸奶,已經是暮色四合,月明星稀,草原顯得異常寧靜。在離居住點不遠的平坦草地上,英俊瀟灑的小伙與靦腆含蓄的姑娘們,陸續(xù)相聚,男女有別地各自圍坐在兩處,進行藏族傳統(tǒng)的“拉夜”對唱,以歌會友,互訴衷腸。把一天的勞累困乏全部拋到腦后,用“拉夜”來撫慰心靈,驅趕疲憊。海南州的“安多拉夜”也是國家級非遺項目?!袄埂笔遣刈宓那楦瑁愃朴凇扒嗪;▋骸保悄信g傾訴衷腸、抒發(fā)愛慕思戀之情的藏族傳統(tǒng)“山歌”,有固定的演唱地點、方式和曲令,曲令據說有幾十種。以對唱形式,一問一答,此問彼答,即興發(fā)揮。曲調婉轉悠長,古樸雅致,節(jié)奏明快,“拉夜”這種地道的民間藝術,可以熱烈而奔放地將男女間的豐富、細膩的感情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這樣的草原愛情歌會,只要不下雨,每當夜幕降臨,在居住相對集中的夏窩子幾乎每晚上演。興致極高的男女青年,飲著白酒、咂著啤酒、吸著飲料、嗑著瓜子,席地而坐,露天演唱。演唱者左手拿一瓶系著哈達的酒瓶,右手托著下腮,站著緩步挪動身子,邊唱邊款款走到對方跟前,唱完一段后,將酒瓶送到對方歌手手中,坐回原處。你來我往,男問女答,一直唱到半夜仍意猶未盡。

        男女婚事,一般都是自由戀愛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男方請媒人到女方家通過求婚、提親、定親、送彩禮、娶親等一整套程序和禮儀來完成。如男女雙方情定終身而這套程序走不通(如女方父母不同意婚嫁等),“文娶”不行就采用“武偷”的辦法來促成婚姻大事,即用非正常的“偷姑娘(搶婚)”習俗?!巴倒媚铩备鷿h族的“私奔”相似而又不完全相同:“偷姑娘”是男方在求婚、定親、提親等前期環(huán)節(jié)進行不下去時、男方無奈的情況下慣用的輔助形式。只要姑娘“被偷”一次、兩次,爾后又送回娘家,娘家父母執(zhí)拗不過,慢慢轉變態(tài)度,答應婚事后,男方家依舊用正常程序和禮儀來操辦婚事。

        盛夏的草原,像一位聽話而上進的女中學生,成績在不斷提升,妝束也越來越講究入時,不甘樸素和色彩單調,花花綠綠、五顏六色,懂得用濃濃的色彩和斑斕的憧憬裝飾自己。淺綠、碧綠、翠綠、墨綠、粉紅、紫紅、緋紅、淡藍、深藍、天青、金黃,甚至奶白都是她喜歡和挑準的顏色。蔓頭花、龍膽花、蒲公英、水晶晶、山菊花、蜜罐罐、喇叭花、秦艽花、金露梅 、銀露梅、柴胡花、羊羔花,還有數不清的叫不出名的小花朵,成片成灘、滿山滿洼,開過一茬又一茬、一撥又一撥。粉色的草原、藍色的草原、紫色的草原、金色的草原,色彩競相更替,越來越濃。夏日的草原天天都在披錦裹緞,光彩耀人。

        到了夏末,草原出落成一位走下閨房、待嫁成婚的新娘子,隨波逐潮、濃妝艷抹。每天的穿戴,從頭到腳都是新的、艷麗的,用日日翻新的妝扮展示著自己的富有和身份,裝飾和點綴著這個單調又多彩的世界。最好約上幾個情投意合的朋友去野游,下河撈魚,到草地上撿拾黃蘑菇,用細鐵絲、馬尾鬃、細尼龍繩自制的扣子套哈拉(旱獺)、野兔、野雞、山雞,來一頓野外美餐。到大草灘上去放松和享受,這會讓你終生難忘,回味悠長。剛出嫁的新娘子,有時也會想家而使性子,那濛濛細雨、滂沱大雨不時會從天而降。但人們不煩,很少有心亂如麻、徹身透涼。一陣雷雨交加后,依舊風和日麗,艷陽當頭,連空氣和心情都被徹底沖冼過濾,那么清醒而純凈、那么濕潤而甜津,到處彌漫著淡淡的、甜甜的幽香,草原新娘越發(fā)亭亭玉立,端莊無比。

        整個夏季,草原是最迷人的。夏天的草原,真正達到了精美絕倫的境地,是傳世的油畫、精美的散文、悠揚的曲調、不朽的詩章?還是豐盛的佳肴、醉人的美酒?我都無法準確地描述和表達。她需要你親自去端詳、感受和品味。她會讓每個人都久久沉醉、駐足留戀。

        初秋,草原像雕塑般的男子漢,挺拔偉岸,踏著沉重的腳步來到人間,宣告一切都將會走向成熟?;ㄖx了,果實熟了,讓一切都變得沉甸甸。作物飽滿盈實了、牛羊膘肥體壯了,牧人們心中樂開了懷。望著金波滾滾的牧草,盯著珍珠般灑落的牛羊在山坡草上時而收攏、時而散開;用那雙勤勞的雙手攤開和捆起成堆成山的羊毛、羊絨、牛絨、牛毛,在帳篷前的草地上鋪開雪白雪白的曲拉,將大塊金黃金黃的、絲毫不摻雜的酥油裝進布袋子,牧羊人和擠奶姑娘似乎在儲藏、清點成把成扎的鈔票,“嘩嘩嘩 ”,心中美不可言??ヮ~頭滾燙的汗粒,挺起彎曲了太久的腰桿,拿起大塊大塊的手抓,就一口醇香的青稞美酒和芬芳的酥油茶,笑盈盈的,美滋滋的聲音讓人喜出望外,情不自禁。

        在日干山北麓唐乃亥鄉(xiāng)沙那村龍成老人家秋窩子帳篷外,我駐足凝望。夕陽西下,遠處連綿起伏的山巒,火紅的晚霞在遙遠而朦朧的山脊投下一大片絢麗的金光。一對男女在寬闊無垠的草原上策馬前行,影子一點一點被放大,一黑一紅兩匹馬朝帳房迎面跑來。不遠處土丘邊兩只兇猛的黑藏獒,拉著鐵鏈在圓圈奔跑,不時發(fā)出“嗷嗷嗷”的叫聲,似乎老遠向男女騎手打招呼。這一男一女來到了帳前,翻身下馬,取下各自鼓鼓的褡褳,卸下鞍具,鐵黑馬和紅棗騮馬不停地打著響鼻。進帳席地而喧,方知兩口子早飯后就去了縣城轉了一大圈,買東西、下館子、洗頭理發(fā)、洗澡。當我向龍成老阿爸問及今年的收成時,老人家如數家珍地談道:“今年雨水多,草場好,牲畜產仔育活好,出欄也不錯,遇上市場價格挺實,牧民收入很不錯。加上國家發(fā)放的‘三江源生活補助、教育補助、燃料補助、草原生態(tài)補償款及打工副業(yè)的錢,一家八口人,總收入達12萬元。我老倆口還有養(yǎng)老金、高齡補貼,臨時補貼家用。如今我們的經濟條件和生活水平比前幾年好多了?!睆睦先怂斓男愿窈烷e談時喜于言表的神態(tài)上可以看出,金秋時節(jié)牧人們都在分享著豐收的喜悅,盡情享受著新時代、新牧區(qū)、新生活的快樂。

        秋天的草原,到處洋溢著驚喜和充實。這是個收獲的季節(jié)、盤點的季節(jié)。盡管如火的驕陽,將棱角分明的臉龐炙烤成古銅色,但從帳篷里飛出的話語、飄出的酒曲是歡快的、喜悅的,牧人沉醉后的夢境是金色的。掛在一張張勞作的臉上的安詳與踏實,驅走了往日所有的困乏。

        氣候日漸變涼,但草原秋天牧人心中是暖哄哄的。用那浸透著汗水的鈔票和存折,一個個都精心地勾畫著、盤算著往后的幸福。塔垮(火灶)旁,龍成老人樸實的話語再次讓我感動良久“雖然我們即將離開這兒,搬到冬窩子住,但我們明年還會搬到這里來放牧。這豐美的草原是上蒼的恩賜,我們不但要在草原上放牧生活,還要讓草原休養(yǎng)生息,使它永續(xù)為我們造福。我們不僅要利用草原,更要很好地保護草原。冬天要來這兒滅鼠,夏天要來這兒滅除狼毒草、醉馬草?!熬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愛護“三江源”,保護“三江源”。

        我愛秋天金色的草原,更愛那金色的帳篷和如今這金色的歲月,她使我們擁有了收成、期待及更美好的未來。

        冬天的草原很蒼老,是位飽經風霜而嚴厲的父親,或像一位睿智從容的長者,顯得較刻板、老練、冷峻而嚴酷。頭發(fā)由蒼白到花白、臉色由金黃到枯黃、褐黃。鳥兒隱居了、旱獺蜇伏了、江河停止了歌唱,只有兔子、老鼠、野雞還在草地上走動,還有個別的狼、狐貍四處覓食奔波。牛羊都大量消耗脂肪來平衡能量,太陽光被風攪和得沒有多大能量,時常像個大氣球掛在天上,離我們似乎很近,卻又寒風浸骨,讓人們抵擋不住寒流。

        風沙依舊橫行霸道,肆無忌憚地侵襲著。什么時候開始,我們賴以生存繁衍的草原變得如此風沙肆虐?許多上了年紀的牧民面對日益退化的草場和不斷惡化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產生極度憂慮。據他們回憶,解放初興海還是一片水草豐美的地方,那時候野驢、野牦牛、野馬、巖羊、黃羊、野鹿、狍子、麝、野豬等各種珍稀動物隨處可見,到了五六十年代,外地移民大量遷入,大片的草原被開墾種地,植被遭到破壞,牲畜存欄急劇增加,草原長期過度放牧,蟲鼠害泛濫,草場嚴重沙化退化,到處是“黑土灘”,草原變得百孔千瘡、傷痕累累、面目猙獰,我們受到了大自然的報復和懲罰。保護好草原生態(tài),就是在保護我們子孫后代賴以生存、繁衍生息的家園,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這是幾代人付出了沉重代價后換來的反思。

        在寒冷的冬季,草原上的人們房門不敢開,爐子不敢滅,毛料不敢穿,衣服不敢曬。而那些住黑帳篷的牧人,煙熏火燎著、塵土飛揚著、白板皮襖溫暖著、酥油奶茶滋潤著、風霜雪雨歷練著,走過了一年又一年,經歷了一代又一代。牧人們執(zhí)著地守望守護著自己的物質家園、精神家園和生態(tài)家園,生生不息。把萬物有靈、敬重自然、保護生態(tài)這些樸素而不變的理念深深根植到骨髓里。

        可喜的是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和“三江源”生態(tài)保護一、二期項目的全面實施,國家生態(tài)保護的力度逐年加大,生態(tài)文明建設擺到了中華民族永續(xù)發(fā)展的千年大計之高度。近十年來,退牧還草、草畜平衡、黑土灘治理、草原滅鼠、禁牧封育、生態(tài)畜牧業(yè)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牧區(qū)普遍生態(tài)惡化的勢頭得到遏制,草原生態(tài)環(huán)境不斷修復和明顯改善。不搞大開發(fā),共抓大保護,確?!叭础钡貐^(qū)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翠,人民生活更滋潤、更富裕、更殷實,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已成為當地干部群眾的歷史擔當和重大使命。

        2014年是興海縣雪災嚴重的一年。我到曲什安鎮(zhèn)莫多村老支部書記吉合太家中,盡管七十多年的歲月磨礪,在這位飽經風霜的老人臉上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皺紋,但老人如今身板子依然硬朗。面對罕見的雪災,他絲毫不顯得絕望和過于憂傷,平靜安詳地對我說“ 雖然我們遭受到這樣大的雪災,死了很多牛羊,但我們決不退縮。當務之急是千方百計保存生產母畜,只要我們的母畜保存下來,只要我們的草原在,我們就能活下去。災害和困難是暫時的,既然老天爺不給我們活路,我們就要奮起抗災救災,生產自救。待冰雪消融,我們依舊在草原上放牧生活、繁衍生息。沒有一種災難可以壓垮我們,我們永遠是這片草原的主人?!币幌?,使我對牧民那種剛毅不屈、坦然面對苦難的意志越加佩服。

        現如今冬窩子里,在坐北朝南、避風向陽處,家家都建有高標準的住房、牲畜暖棚和草料棚,定居點早已實現了通電、通水、通路和住房、暖棚、圍欄、人工種草的“四配套”建設。大多數牧民家里有摩托車、農用車、小汽車,出行也很方便,騎著摩托車、開著小車放牧的年輕人也很平常。自2009年海南州教育布局調整后,普遍實行集中規(guī)模辦學,村辦幼兒園、鄉(xiāng)辦小學、縣辦初中、州辦高中的格局大手筆繪就,孩子們上學全部免費,孩子從幼兒園到高中階段,一路綠燈,全都是寄宿制免費義務教育,公平教育的陽光普照在廣袤的草原上。興??h“十二五”期間已經實現村有衛(wèi)生室、鄉(xiāng)有衛(wèi)生院。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鄉(xiāng)也不再是群眾夢寐以求的奢想。新農合政策構筑起億萬農牧民牢固的健康屏障,看病住院很方便,長期困擾人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正逐步得到解決。老人和小孩子基本上常年住在冬窩子,壯勞力們則要跟著牛羊三季輪牧,輾轉遷徙。十天半月回到冬窩子看看家里情況,安頓好老人孩子的生活。

        草原時刻告誡和教誨我:要歷練,要吃苦,有時要耐住寂寞,守住初心;要懂得知熱知冷、冷暖交替,要學會冷靜思考、沉著應對,要推陳出新,這些都是自然法則、為人處事之道,是不可抗拒的。每個人都要尊重自然、尊重規(guī)律。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做人做事,要有耐心恒心,更應具備毅力、忍力和持久力。

        【作者簡介】才合加,原名王義賢,藏族,互助縣人。青海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2004年起在《青海日報》《海南報》《彩虹》《海南文學》發(fā)表作品。

        猜你喜歡
        窩子草原
        冬天的故事(組詩)
        青年文學家(2024年7期)2024-05-13 13:18:18
        講解《草原圖》
        《當周大草原》
        散文詩(2021年22期)2022-01-12 06:14:28
        一生的草原
        散文詩(2021年22期)2022-01-12 06:14:10
        寫給不想打窩子的釣友
        垂釣(2021年4期)2021-04-27 18:04:41
        打窩切忌打過量
        垂釣(2020年10期)2020-11-16 02:09:06
        在最美草原自由翱翔
        海峽姐妹(2018年9期)2018-10-17 01:43:04
        今夏,我和草原有個約定
        金橋(2018年8期)2018-09-28 02:29:38
        守望
        小小說月刊(2017年1期)2017-01-13 17:47:04
        醉魚
        愛你(2015年15期)2015-11-17 14:02:36
        天堂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香蕉视频毛片| 国产美女被遭强高潮露开双腿| 国产91久久精品成人看网站 | 久久狼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区2区3区4区产品乱码9| 豆国产95在线 | 亚洲| 日本最新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黄色av网站| 无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dvd| 少妇熟女淫荡丰满| 亚洲岛国一区二区三区| 色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亚洲av熟妇高潮30p| 免费国人成人自拍视频| 成人麻豆视频免费观看| 真人做爰片免费观看播放| a观看v视频网站入口免费| 亚洲综合天堂一二三区|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亚洲|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主播| 亚洲精品第一页在线观看| 五月综合激情婷婷六月色窝| 久久无码精品精品古装毛片| 蜜桃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超碰97| av手机天堂|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光视频 | 成人精品免费av不卡在线观看| 粉嫩人妻91精品视色在线看| 娇妻在交换中哭喊着高潮| 亚洲羞羞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久久99精品久久久大学生| 亚洲巨乳自拍在线视频| 果冻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白浆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国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