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仕海
(江蘇大學附屬澳洋醫(yī)院,江蘇 張家港 215600)
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表現(xiàn)為腰部疼痛,隨著病情發(fā)展可引發(fā)腰部功能障礙,嚴重者甚至無法行走,對患者工作及生活質(zhì)量均造成嚴重影響[1]。中醫(yī)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癥多由腎虛血瘀所導致,給予補腎活血藥物治療有助于病情的改善[2]。本研究用針藥結(jié)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60例,均為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科收治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觀察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31~78歲,平均(54.12±2.08)歲;病程1~6年,平均(3.08±0.79)年;病理類型為L3~L4突出8例,L4~L5突出13例,L5~S1突出9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30~75歲,平均(54.12±2.23)歲;病程1~6年,平均(3.11±0.80)年;病理類型為L3~L4突出7例,L4~L5突出15例,L5~S1突出8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經(jīng)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診斷標準:經(jīng)X線檢查可見脊柱呈側(cè)彎,表現(xiàn)為后伸及前屈狀。腰背處出現(xiàn)明顯酸痛感,下肢呈放射性疼痛,且活動度越大,疼痛感越強。CT及MRI檢查為陽性。中醫(yī)符合《中醫(yī)臨床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腎虛血瘀型辨證標準。表現(xiàn)為腰腿疼痛,腰部板硬,疼痛嚴重時無法轉(zhuǎn)側(cè),肢體發(fā)涼,舌質(zhì)紫暗,舌苔薄白,脈弦澀。
納入標準:①符合診斷標準;②可耐受并配合治療;③自愿參與,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非腎虛血瘀證;②合并其他腰椎疾?。虎鄞嬖谘凳中g(shù)史;④肝、腎、心、肺功能異常;⑤對治療敏感,或無法配合治療。
兩組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颊吒┡P位,采用捏、按、揉、滾等手法按摩雙側(cè)膀胱經(jīng)及臀部、下肢后外側(cè)等部位,以腰部為重點,按摩時間為5min。隨后雙手重疊按壓,自脊椎至腰骶部,反復按壓3次,力度由輕至重,以患者可接受力度為主。每隔3天治療1次。同時口服布洛芬緩釋膠囊(輔仁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204)0.3g,日2次;甲鈷胺片(四川德峰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229)0.5mg,日3次。
觀察組加用針刺結(jié)合補腎活血利水方治療。①針刺:取腰陽關(guān)、環(huán)跳穴、腰椎夾脊穴、委中穴、秩邊穴,用酒精對穴位周圍皮膚進行消毒,用針灸針針刺,快速進針,平補平瀉、提插捻轉(zhuǎn),以患者感到酸脹麻感,針刺得氣后留針30min,日1次。②補腎活血利水方:柴胡9g,仙茅10g,白術(shù)、延胡索、路路通、澤瀉、炒白芍各12g,茯苓、牛膝、巴戟天、大血藤、黑順片各15g,炙甘草6g。加水煎熬取汁400mL,分早晚服用,日1劑。
兩組均連續(xù)治療2周。
癥狀改善情況:腰痛持續(xù)時間、下肢麻木緩解時間及下肢放射緩解時間。
腰椎功能及疼痛評分:采用日本骨科協(xié)會腰椎療效評分標準(JOA)評估腰椎功能,滿分29分,腰椎功能恢復越好評分越高,反之總評分越低。評估腰椎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滿分10分,疼痛越嚴重總評分越高,反之總評分越低[4-5]。
用SPSS22.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痊愈:臨床癥狀、體征全部消失,腰椎功能均恢復正常。顯效: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消失,腰椎功能基本恢復,勞累時出現(xiàn)輕微疼痛。有效:臨床癥狀、體征較治療前好轉(zhuǎn),腰椎功能部分恢復。無效:臨床癥狀、體征,腰椎功能均無改善。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d,±s)
表2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d,±s)
組別 例 腰痛持續(xù)時間 下肢麻木緩解時間 下肢放射緩解時間觀察組 30 4.22±1.49 10.31±1.57 8.43±1.26對照組 30 7.63±1.52 18.69±1.18 12.49±1.52 t 8.775 23.370 11.263 P 0.000 0.000 0.000
兩組治療前后腰椎功能及疼痛評分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腰椎功能及疼痛評分比較 (分,±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腰椎功能及疼痛評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JOA評分 VAS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0 12.53±3.62 23.71±5.56 6.47±2.35 2.31±0.86對照組 30 12.48±3.53 18.11±5.30 6.39±2.42 3.98±0.94 t 0.054 3.993 0.130 7.179 P 0.957 0.000 0.897 0.000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由于疲勞性勞動導致腰椎功能受損,或在腰椎退行性病變基礎(chǔ)上腰椎損傷,導致纖維環(huán)受損,從而損傷腰椎周圍神經(jīng)[5]。
腰椎間盤突出癥屬中醫(yī)“痹證”范疇?!吨T病源候論》記載:“腎氣不足,受風邪之所為也。勞傷則腎虛,虛則受于風冷,風冷與真氣交爭,故腰腳痛?!闭J為受風、寒、濕、熱邪趁虛而入時導致經(jīng)絡阻滯而發(fā)病,或受到勞累、外傷等因素導致腰椎受損,瘀血凝滯,不通則痛。氣血失調(diào)、腎氣虧虛、血瘀不暢、精氣不足是病機。治療以通絡活血,補肝益腎為原則[6]。補腎活血利水方中柴胡調(diào)暢情志、疏肝解郁,白術(shù)健脾燥濕,延胡索行氣止痛、活血散瘀,路路通疏肝通絡、祛風除濕,澤瀉利水滲濕,炒白芍養(yǎng)血柔肝、斂陰收汗,茯苓益脾和胃、利水滲濕,牛膝逐瘀通經(jīng)、補肝益腎、強筋勁骨,仙茅、巴戟天補腎壯陽、強健筋骨,大血藤活血通絡、清熱解毒、祛風止痙,黑順片祛風逐濕、補火助陽,炙甘草調(diào)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溫補腎陽、利水滲濕、活血化瘀之功?,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7],延胡索具有較好鎮(zhèn)痛及抗炎作用,延胡索乙素是其主要活性成分,有助于改善機體微循環(huán)。牛膝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抗炎鎮(zhèn)痛。大血藤抗菌抗炎,有助于緩解炎性因子所導致的腰椎疼痛。腰陽關(guān)、環(huán)跳穴、腰椎夾脊穴、委中穴、秩邊穴是治療腰腿疼痛常用穴位,針刺腰陽關(guān)益肝生精、補腎填髓;環(huán)跳穴、腰椎夾脊穴、秩邊穴及委中穴具有通經(jīng)止痛、活血化瘀之效[8]。此外,因腰陽關(guān)及腰夾脊穴位置的特殊性,施以針刺治療有助于提高神經(jīng)痛閥值、調(diào)節(jié)中樞神經(jīng)興奮性,加快病變周圍血液循環(huán),對改善組織營養(yǎng)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較高,腰痛持續(xù)時間、下肢麻木緩解時間及下肢放射緩解時間較短,JOA評分較高、VAS評分較低,表明補腎活血利水方與針刺結(jié)合治療腰痛等癥狀可在短時間內(nèi)得到有效改善,在降低腰椎疼痛感的同時利于提高腰椎功能,促進康復。
綜上所述,針藥結(jié)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有助于改善臨床癥狀,緩解腰椎疼痛,促進腰椎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