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新泰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產(chǎn)一科,山東 新泰)
B群鏈球菌常見于婦女的胃腸道及生殖道中,作為一種條件致病菌其感染率為8%~30%[1]。孕婦生殖道B群鏈球菌感染可導致宮內感染、胎膜早破、死胎、流產(chǎn)、新生兒敗血癥、新生兒肺炎等一系列母嬰不良結局,嚴重威脅母嬰健康[2],現(xiàn)已成為婦產(chǎn)科學領域研究的熱點。因此,本研究將通過統(tǒng)計分析產(chǎn)檢孕婦的相關資料,探討其生殖道B群鏈球菌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旨在指導臨床甄別高風險孕婦及干預策略制定。
連續(xù)納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新泰市人民醫(yī)院規(guī)律產(chǎn)檢,且符合以下入排標準的孕婦866例,年齡 18~43歲,平均(25.09±6.97)歲,孕周 33~36周,平均(35.50±0.43)周,產(chǎn)次 1~3次,平均(1.41±0.36)次。依據(jù)圍生期孕婦生殖道B群鏈球菌感染篩查策略[3],將研究孕婦分為B群鏈球菌組86例和非B群鏈球菌組780例。
納入標準:(1)臨床資料完整;(2)單胎;(3)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1)伴侶合并泌尿生殖道感染;(2)生殖道畸形;(3)近期使用抗生素。
收集研究孕婦的相關資料:(1)年齡、受教育程度、職業(yè)情況及居住地等人口學信息;(2)孕前體質指數(shù)(BMI)、孕產(chǎn)史、既往尿路感染、陰道炎、妊娠合并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等疾病史。
B群鏈球菌組與非B群鏈球菌組孕婦資料比較:比較本研究B群鏈球菌組與非B群鏈球菌組孕婦相關資料發(fā)現(xiàn),兩組孕婦在高齡孕婦構成比、孕前BMI≥25 kg/m2、妊娠合并糖尿病、陰道炎病史及尿路感染病史5個方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孕婦生殖道B群鏈球菌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分析 本研究866例孕婦生殖道B群鏈球菌感染86例,感染率為9.93%。進行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高齡孕婦構成比、孕前BMI≥25 kg/m2、妊娠合并糖尿病、陰道炎病史及尿路感染病史,與孕婦生殖道B群鏈球菌感染相關(P<0.05),詳見表1。以B群鏈球菌感染與否作為因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高齡孕婦(OR=2.77,95% CI:1.50~5.62)、孕前 BMI≥ 25 kg/m2(OR=2.68,95% CI:1.77~5.82)、妊娠合并糖尿?。∣R=3.72,95% CI:1.39~7.09)及陰道炎病史(OR=3.99,95% CI:1.98~8.39)是孕婦生殖道B群鏈球菌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詳見表2。
孕婦體內雌孕激素水平較孕前明顯上升,易造成生殖道內環(huán)境酸堿失衡,菌群失調,且此期機體免疫功能受到一定抑制,是B群鏈球菌感染的高危群體[4]。B群鏈球菌感染可導致妊娠孕婦和新生兒的各種嚴重并發(fā)癥,是母嬰預后不良的重要病因。因此調研孕婦生殖道B群鏈球菌感染現(xiàn)狀,并明確其獨立危險因素臨床意義重大。本研究中近2年規(guī)律產(chǎn)檢的866例孕婦中有86例出現(xiàn)B群鏈球菌感染,感染率為9.93%,與葉知昀等[5]研究結果相符,需引起婦產(chǎn)科醫(yī)護人員的高度重視。本研究還進一步應用單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了孕婦生殖道B群鏈球菌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指出高齡孕婦、孕前BMI≥25 kg/m2、妊娠合并糖尿病及陰道炎病史是孕婦生殖道B群鏈球菌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
在婦產(chǎn)科臨床護理工作中,一方面應積極對產(chǎn)檢孕婦進行生殖道B群鏈球菌感染相關疾病知識的宣教,提高孕婦群體對該疾病的防護意識;另一方面需常規(guī)評估每位孕婦的上述危險因素合并情況,并制定個體化的孕婦生殖道B群鏈球菌感染防控策略,從源頭出發(fā)切實降低該病發(fā)病風險,守護母嬰健康。
表1 孕婦生殖道B群鏈球菌感染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表2 孕婦生殖道B群鏈球菌感染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高齡孕婦、孕前BMI≥25 kg/m2、妊娠合并糖尿病及陰道炎病史是孕婦生殖道B群鏈球菌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可指導臨床甄別高風險孕婦及干預策略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