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金玲,金 玉,徐小磊,宋百蕙,胡 勇*
(92493部隊醫(yī)院,遼寧 葫蘆島 125000)
基于腰椎退行性變化的疾病即為腰椎間盤突出癥,該疾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就是腰酸背痛和運動受限,這種情況經(jīng)常復發(fā),在嚴重的情況下,由于經(jīng)受了壓迫神經(jīng),還會讓患者出現(xiàn)大小便的失禁現(xiàn)象,這就相應的讓患者內心深處產(chǎn)生很大的陰影,針對于此種病例主要可以采用兩大療法,分別為保守醫(yī)學和手術,手術可以有效地松解粘連和壓力,但是也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如后期創(chuàng)傷嚴重,還有極大的復發(fā)可能性等。這就增強了采用內科保守治療的采用力度,從而也就產(chǎn)生了現(xiàn)代護理研究的熱門。
將我院近幾年來的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癥其中的83例患者納入我們本次研究對象當中,按男女比例進行劃分,對照組擁有42例患者觀察,觀察組納入41例患者進行觀察。其中對照組男24例,女18例,年齡36~73歲,按階段劃分,一階段19人,二階段17人,三階段6人。就觀察組而言,男23例,女18例;年齡34~75,按照6~80個月的病例觀察,按階段劃分,一階段為18人,二階段為16人,三階段為7人。就兩組病員一般資料中的性別和年齡在統(tǒng)計學上沒有較大的意義,但是具有一定的對比性。診斷一般具有以下幾種標準:腰椎疼,以至于活動收到一定的限制,有時還會出現(xiàn)下肢放射疼痛,病變腰椎疼,都可進行CT或者磁共振。將腰椎間盤突出癥確診知情者以及不患有腰椎惡性腫瘤、骨折等患者納入標準;將其肝腎功能衰竭患者、婦女妊娠以及不聽醫(yī)生囑托者不進入標準范圍內。
1.2.1 護理法
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
(1)入院后的護理基礎:對病患的病情進行評估,床位進行安排,在病房內保持肅靜、衛(wèi)生,空氣的流通,在患者當中不免會有經(jīng)常在床的患者,針對于這類患者則采用預防壓瘡護理。
(2)心理上的護理:由于患病人本身就會對生活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患者多為老人,總是因為各種的操心事情在心理上產(chǎn)生一定的消極情緒,就需要給予一定的心理護理,讓他們從心理上沒有任何的負擔。
(3)健康宣傳:患者由于此病的影響會在生活習性有所限制,護士應該更多的讓他們了解關于此病的一些注意事項,以及平時生活中的一些有助于病情康復的治療手段,對于患者自身的身體狀態(tài)進行實時的觀測,以及他們對于攝入藥物的自身的一個反應情況,一旦有所異常都得與醫(yī)生取得一定的聯(lián)系。
(4)健康飲食:飲食應清淡,水果需要及時的補充,蔬菜應隨時補給,吃一些有助于消化的食物。
觀察組(基礎護理外加中醫(yī)護理):
(1)中藥熏蒸:由藥房提供中藥藥物,納入熏箱中,借助于治療儀,通過患者腰部透皮從而將其吸收,50~60攝氏度是進行此種操作的最佳溫度,并且每次的熏蒸時間應保持在20分鐘。
(2)針刺外加艾灸和推拿:針刺環(huán)跳、委中、大腸俞等穴位,氣虛明顯加足三里、氣海,陽虛加陽陵泉、關元,陰虛加三陰交,均采用平補平瀉法,時間保持在30分鐘。艾條在主穴上進行點燃,放于使得患處處于溫熱且不灼痛的部分,在針刺結束后拔除。這些護理完成之后則進行按摩護理,按摩護理一般持續(xù)的時間為20分鐘,主要是對腰部以及下肢用揉按推扣的手法進行按摩,以上的所有步驟都是一天進行一次,一個療程為14天。
1.2.2 觀察指標法
(1)疼痛評估:使用視覺模擬評分對兩組患者進行疼痛評估,10 cm刻度用作評估患者對疼痛反應的相應值的工具,值為0表示沒有疼痛,值為10,表示疼痛力度最大。
(2)腰腿痛評估:對于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的治療評分則采用日本骨科協(xié)會評估法,在滿分為29分的機制下,如若分值越高,則癥狀就代表著越少。
(3)生活質量評估: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量表法,其中評估的內容主要包括評估身體運動、生活功能、在心理上的表現(xiàn)以及社會上的功能等,分值越高則其生活上的質量越好。
(4)臨床療效評估:總體療效相當于治愈加顯效外加有效。例如,進行直腿抬高測試,治愈意味著測試為陰性,可正常生活;測試為陰性,腰腿疼存在但有所好轉,可以正常生活則為顯效;測試可疑似陽性,癥狀有所好轉,生活受到影響,為有效;癥狀未有好轉為無效。
在研究的過程中,應在中醫(yī)操作前對患者進行治療效果的普及,增大其的配合,以順利的完成研究。在對患者進行資料過程中應該對其進行實時的觀察,皮膚是否潰瘍,是否有過敏史,藥物溫度,在艾灸的時候針頭與皮膚之間的適當位置等,及時記錄并響應在整個護理過程中患者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綜合上述研究過程以及結果結論可得知,可以看出中醫(yī)綜合護理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有明顯的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