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彩云
(山東省海陽市辛安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站,山東 海陽 265100)
早春越冬茬栽培,提前播種才是關鍵,根據(jù)多年種植經驗,元旦左右開始播種育苗最合適。育苗時必須在有后墻式日管溫室保溫大棚內進行,畝用種2200粒,育苗時用55℃熱水燙種并不斷攪拌至30℃浸種6~8h,晾干后播種在72孔穴盤育苗盤中,育苗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噴灑攪拌均勻。白天溫度20~30℃,晚上溫度15~18℃,晚上要放保溫被氈蓋棚保溫,播種出苗后至幼苗期,每天噴水一次,也可加葉面肥噴灑,保持基質濕潤,育苗26~30d即可定值。
整棚施足底肥,最好集中開溝撒施,深翻耙細后用煙霧劑或高錳酸鉀、甲醛拌木屑悶棚殺菌,一周后等待定值栽苗。也可以利用秸稈生物堆反應堆技術應用方法定植前在種植行下開溝,溝寬與種植行對等,一般40cm,溝深20cm,溝長與小行長相等,起土分放兩邊,接著填入玉米秸稈,鋪勻踏實,厚度30cm,溝兩頭露出10cm秸稈茬,以便進氧氣,填完秸稈后,按每溝所需菌種量或少量尿素均勻撒在秸稈上,用腳壓實,把起土回填于秸稈上,澆水濕透秸稈,2~3d后,覆土起壟,土層厚度保持15cm左右,定植后,澆水,蓋膜,最后用樹條在每兩株之間扎孔,深以穿透秸稈層為準。
耙細起壟,大小行距80cm×40cm,壟高20cm。為了采光、打藥和整枝方便,采用單行種植方法,株距20~23cm。定植后澆足緩苗水,白天保持20~30℃,夜間保持16~18℃,32℃放風透氣,一周后夜間18℃以上,并放保溫被氈蓋棚保溫。
心葉長到7~8葉時開始吊蔓,用尼龍繩將主蔓吊好,吊蔓上方對應兩道鐵絲間隔距離20~30cm,隨著植株的不但生長,隨時將往上生長龍頭部分在吊繩上纏繞。采取間隔株一邊吊蔓,形成兩邊順勢生長,結瓜后再單獨從瓜根吊起,整齊排列,這樣有利于透光透氣,在噴灑藥和葉面肥管理棚時不容易碰掉瓜,這期間要扣上黑地膜保濕或雞蛋大小再蓋上也行。一般11節(jié)以前不留瓜,11~13葉留側枝授粉留瓜,用四川省蘭月科技有限公司蘭月好美得授粉(含0.1%氯吡脲10ml兌水1.5kg,應根據(jù)種植季節(jié)的溫度按照兌水量要求,溫度高一些,對應兌水量增加,溫度低一些兌水量減少。對準瓜身噴霧授粉三次,整個瓜身才能噴勻,)授粉后留2葉摘心,授粉后一周高溫有利于座瓜膨大,白天保持26~32℃高于32℃才放風,夜間保持20℃以上,并放保溫被氈蓋棚保溫。此時去除側枝要保留11~13葉以上的側枝,避免授粉時遇到陰雨或低溫天氣,這期間座果率低,待天氣好轉后繼續(xù)在14~15葉留側枝留瓜,待到小瓜長到雞蛋大小時,保留一個個頭打的,瓜形豐滿周整,把另一個從側枝根部剪去。其余側枝全部摘掉,保證一植株留一個成型瓜。整枝時要在晴天上午10點左右,葉片沒有露水時進行,早上或陰雨天整枝棚內濕度大,莖蔓傷口不易愈合,容易在傷口感染發(fā)病。
定植后,對幼苗一般不進行大水灌溉,只要保證幼苗生長足夠的水分,緩苗時澆足緩苗水,足以保證幼苗根部向下深扎根,扎根越深,幼苗耐低溫性越強,莖粗葉片深綠肥大,植株生長旺盛。緩苗后,早晨觀察植株葉尖是否頂著露水珠,如果1~2d沒有,可以隨水沖施有利于根系生長的菌劑、黃腐酸,或是氨基酸、硅鈣鎂微量元素肥。這期間也可以噴灑氨基酸葉面肥每隔7d噴灑一次,可使葉面肥厚濃綠,增強葉面光合作用。到開花前或追少量平衡肥(NPk,20-20-20)每畝隨水沖施5~10kg,待側枝瓜長到雞蛋大小,此時一定要追足大肥水,每次隨水沖施高鉀肥(NPk,14-8-30)畝沖施10~15Kg,以后隔7~8d都要隨水追肥,水肥要適量,切記大水漫灌,防裂瓜。(澆水時一定要選擇晴天早晨、上午進行,下午、陰雨天和低溫天氣都不要澆水),成熟前10d左右就不用澆水了,這樣有利于瓜有機物的轉化積累,增加甜度。
甜瓜在整個生長期期間,線蟲病,潛葉蠅、蚜蟲、白粉病,霜霉病伴隨著植株生長長勢的各個階段隨時產生發(fā)生,主要提倡用無毒無殘留生物制劑農藥或物理防治的方法提前預防,做到不用藥達到預防的效果。
定值緩苗后,種植甜瓜后集中隨根滴灌沖施,治愈效果明顯,持效期長,沖施一次能堅持3個月的時間,整個種植周期沖施兩次,效果很理想。要求整棚用治線蟲藥淡紫紫孢菌隨滴灌沖施,授粉20d后再沖試一次,潛葉蠅可用1.8%阿維菌素乳油1000倍液噴灑植株,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噴霧,潛葉蠅和蚜蟲可一起混合藥液防治,每隔一周噴灑一遍,噴藥時要選擇晴朗天氣上午10點以后噴灑在葉反正面,。白粉病可用25%吡唑醚菌酯懸浮劑2000~3000倍液每隔5d噴灑一次,噴灑在葉的背面,霜霉病可用72.2%普力克水劑(霜霉威鹽酸鹽)600~800倍液每隔一周噴灑一次,也是噴灑在葉的背面。噴藥后遇到陰雨天氣,待天氣轉晴時再噴灑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