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瀟湘
(長沙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7)
對于平面設計課程教學的目的來說,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計算機軟件來對作品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進而達到圖像的制作。如果在平面設計過程當中,依舊運用傳統(tǒng)的課程教育教學模式以及教育教學手段,對一些沒有基礎的學生而言,將很難運用計算機手段對課程內容進行實現。而如果能夠在此時將微課程融入其中,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平面設計水平,而且還能夠在一定情況下解決學生現實當中存在的問題,激發(fā)學生探討的熱情,進而實現提升教學質量的最終目的。
在高校的平面設計課程教學當中,學校的教育教學內容依舊以傳統(tǒng)的教材為主,除了課堂教學內容的學習之外,很難通過良好的途徑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和探討,進而導致學生在設計審美上受到局限性,很難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想象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
在高校傳統(tǒng)的平面課程教學過程當中,大多數都是以教師為主要的授課對象,課堂教師講授相關案例或者重點知識,學生依據老師所講解的內容來進行練習、模仿、實踐訓練等等,這樣就導致了學生在整個平面設計過程當中依舊以被動的形式來進行探討,這樣的一種課程學習往往是非常片面的,很容易在課程學習當中出現死記硬背或者是刻意模仿的情況出現,很難實現對所學知識活學活用的最終目的,更難以提升學生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
對于高校的平面設計課程教學來說,課程所表現出來的難度相對較大,許多學生在學習上并沒有具備良好的審美能力、藝術感悟能力、很強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理解能力,而且在剛進入到高校之后,也很難掌握住良好的計算機軟件使用技巧以及表現方法。在這樣一種宛如白紙一般的情況之下,來進行專業(yè)性的培養(yǎng),往往所表現出來的難度非常大。由此,教師應當盡可能地運用一些創(chuàng)新性的方式、方法來展開教學,進而確保平面設計課程能夠更有效的進行下去。
對于微課程而言,在現當代的社會當中有許多不同的解釋,但是不管是哪一種特定的說法,所表現出來的核心內容也都有些許類似的地方。由此,在本文當中借用了胡鐵生(中國微課程教學的第一人)對微課程的定義:微課程作為課程教學中以視頻教學為主要載體的特殊教學方式,針對某種特定的學科知識,例如:課程教學當中的重點、課程教學中的難點、課程教學中的疑點以及課程教學當中的靠墊等環(huán)節(jié),來設定例如:學生學習的活動、學生學習的主題、學生學習的任務以及學生學習的實驗等等,將其轉換成可視化的教育教學模式,并通過在線網絡課程的形式進行授課。
首先,微課程在發(fā)展過程當中所表現出來的課程教學內容相對較短,而且整個課程以“化繁為簡”的表現手法為主,充分考慮到課程學習者在學習過程當中所表現出來的關注度,直接將學習者自身的焦點集聚在課程的主要知識點以及重點內容之上,運用短小而又精悍的課程講解方式,主題鮮明的表達方式,有針對性的、明確的、精準的凸顯課程的教學目標。
其次,微課程的表現雖然短小,但是知識點卻非常重要。在針對微課程的運用過程當中,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課程教育教學模式,通過現當代網絡在線學習模式、移動學習、混合型學習等等提供更大的便捷性,推動課程教學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對整個平面設計教學內容具有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接著,微課程的發(fā)展上遵循任務小且步調小的主要原則。一節(jié)微課程大多知識講解一兩個不同的知識點,整個課程內容看似步履非常的緩慢,但是在發(fā)展過程當中力求穩(wěn)健的探索步驟,并且能夠達到非常良好的教學效果;最后,微課程能夠通過積少成多這樣一種特殊的方式,不斷讓學生通過微小的知識點的堆積,進而達到積少成多、聚沙成塔的重要目的。
通過以非常嚴格的課程標準作為整個課程教學的重要依據,并依據高校平面設計專業(yè)的學生特點,將平面課程任務模塊當中的重點以及難點依據系統(tǒng)化、完整性的內容進行更為細致的整合、梳理,然后將其制作形成微課程內容。并將這些制作好的微課程教學,通過班級的微信群、微博、校園網、QQ群等現當代比較流行的計算機網絡平臺進行發(fā)布,方便學生通過移動終端來進行實時學習。講授新課程當中的新內容,并且要求學生通過所發(fā)布的微課程提前對后期所學的知識進行預習,并且呆著對課程的理解以及所產生的問題回到后期的平面課程學習當中,在“翻轉”課程模式的推動之下,將被動學習逐漸轉變成主動探討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自主探討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平面課程的教育教學過程當中,科學的課程導入則是整個課程教學成功的重要起點,有效的導入課程,能夠非常迅猛的吸引學生自身的注意力,并且引起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獲得后期不斷探索的熱情。在整個課程導入的過程當中,有效的將微課程融入其中,能夠進一步借助微課程自身獨有的生動性,更加直觀的對多媒體信息進行運用,將音像效果、聲音效果等營造非常輕松的課程氛圍,構建全新的課程教學情境。通過構建較為新穎而且有效的內容,激發(fā)學生自身的好奇心并且引起學生的關注度,激發(fā)學生自身的學習欲望,并且?guī)又鴿M懷期待的學生步入到課程教學內容,從發(fā)展來看,能夠啟發(fā)學生進一步對平面設計課程進行思考,為課堂后期的教育教學奠定重要的鋪墊。
在平面設計操作過程當中,針對整個課程融入了多樣化的知識點,而且一些復雜的操作步驟讓學生更加難以進行理解,并且非常難以掌握綜合性的表現內容,如果在后期采用傳統(tǒng)化的課程教育教學模式,學生就很難在后期的學習過程當中忘記前面的課程內容,很難讓學生構建良好的信心。結合微課程所表現的“精、小”等特點,教育教學者能夠在后期的操作上能夠促使整個項目更加復雜,可以將每一個課程教育教學的重點、難點將其劃分為非常細小的內容,并且構建形成良好的微課程內容。學生在整體的操作與練習過程當中遇到一些難以獨立操作的相關問題,并且能夠借助于微課程獲取良好的啟發(fā),進而實現對相關課程項目的完成。微課程在整個課程運行和使用過程當中,能夠一對一的進行學習,并且有效的促進學生實現自主學習,幫助學生在平時提出相應的學生,并且讓他們能夠通過反復欣賞微課程內容,了解課程內容,進而解決學生的內在轉化。
在高校平面設計過程當中,將微課程融入其中,能夠促使整個課程教學達到一定的效果,同時也能夠獲得絕大部分學生與老師的認可,但是由于教育教學者在后期的制作過程當中所表現出來的技術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一些缺陷也會從中暴露出來,但是在整個微課程當中缺乏相應的創(chuàng)新性,也會導致整個趣味性出現嚴重的不足,重難點的內容將截至上不夠生動形象,很難達到預期所表現出來的教育教學效果。因此,要想科學的運用這一微課程,展現出微課程發(fā)展的優(yōu)勢,就需要教育教學者具備全新的課程教學理念,不斷加強學習,并用于實踐,提升微課程教育教學當中對其合理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