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珍
(衡水市恒豐路小學,河北 衡水 053000)
《數學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強調"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如何讓學困生發(fā)展一直是我們長期關注和探討的課題。筆者在小學數學教學第一線工作近二十年中發(fā)現,學困生的大量存在,一直制約著教學質量的提高。所以小學數學學困生問題,是本人迫切想要解決的教學問題,更是現代教育為適應現代社會發(fā)展而必須解決的一個緊迫問題。
筆者搜集了前人對小學數學學困生成因的大量研究成果,結合教育教學工作多年的實踐經驗,歸納了學困生的主要成因,包括外部因素,主要是家庭不良影響;學校教育失誤及社會不良影響。二是內部因素,主要有認知結構不完善;數學思維能力較低;學習方法不當;注意穩(wěn)定性較差;積極的情緒體驗缺乏。這些因素與學習困難形成惡性循環(huán),若不針對成因及時采取有效對策,時間越久情況越嚴重。
(一)增強情感溝通,用愛心排除學困生的心理障礙
教師要用愛心去排除他們的心理障礙,打開他們封閉的心扉,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只有情感被激發(fā)后,其認識和覺悟才靠得住,扎得穩(wěn)。他們才體會教師的愛心、關心和用心良苦。從而引起情感上、行為上的轉變,從"要我學"轉變?yōu)?我要學"。如:臨近半期,一直在學校吃午餐的小城突然說不在學校吃了。問其原因,他總是支支吾吾。在耐心與其交談后得知:他平常在校的午餐費是由他爸跑摩的掙來的,這一個月他爸要忙著插秧,沒空去跑摩的,就沒了這筆費用的來源。中午他只有一元錢在食店買兩個饅頭充饑。于是我讓他放心在學校午餐,這筆費用我向學校申請為他減免,若得不到學校的批準,就由我來為他支付。從此小城對我又多了一份感激,決心以好的成績予我回報,學習也就變得更主動。
幫助學困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克服他們的心理障礙,消除他們的自卑感,這樣才有助于他們提高數學成績。要轉變觀念,相信、尊重每一位學困生。在教學中,從學困生的實際出發(fā),承認差異、分別對待、因材施教。如:同一學習內容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讓學困生"跳一跳能夠摘得到桃子",作業(yè)也為他們"量身定制",讓他們經常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在教學中提一些簡單的問題,給他們表現自己的機會,有一點進步就及時表揚和鼓勵,消除他們的自卑,樹立信心,進而發(fā)掘他們的潛能,激發(fā)他們的內驅力。
(二)查漏補缺,為學困生的進步掃除知識障礙
學困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方面缺漏很多,是導致他們新課跟不上去的主要原因?!袄蠋げ磺澹聨び智贰?,身上的包袱越來越重。因此必須把學困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補上去。計算困難,就從表內加減乘除法抓起,然后教給他們計算的技巧和方法,每天強化訓練,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解決問題"困難,就從簡單的一步問題補起,將數學問題放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之中,幫其理解和分析。
(三)加強學法指導,讓學困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
在解題時碰到較復雜的運算或思考性的問題,學困生往往不愿動腦,而是等教師或同學給出答案,甚至為了應付而抄襲作業(yè)。對于他們,必須積極指導學法,訓練其數學思維,培養(yǎng)其數學學習習慣。教學中首先強化學困生的每一學習環(huán)節(jié),從預習到課堂聽講,再到課后作業(yè),努力做到課前提出要求,課中適時提問,課后安排具體內容并及時檢查,完成好的給予鼓勵、表揚,激發(fā)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其次,重視指導學困生學會總結、歸納、鞏固和深化所學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使之知識系統化、規(guī)律化,能舉一反三,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學習習慣。多給他們說的機會,說解題思路、思維方法,引導他們用簡明、準確、規(guī)范的數學語言,完整地回答問題,同時多讓他們與同伴進行交流,談對學習方法、知識內容的理解和體會,經常有意識地開展同伴間一對一的互幫活動,讓學困生和學優(yōu)生都得到全面提高。
(四)運用開放題,使學困生樂于參與。運用起點低、趣味性強、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數學開放題,對學困生產生吸引力,使他們樂于參與。開放題答案的不唯一性,使學困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簡單的解題方法,幫助他們樹立學好數學的決心。數學開放題在合作中讓學困生在無拘無束的狀態(tài)下探索,在自己原有的知識水平下進行試驗,大膽猜想,為其思維提供一個自由、平等的空間,互相研究、討論,直至獲得成功,這種合作體驗是學困生在做封閉題時從未遇到且不易獲得的。因此封閉題與開放題型相結合會使轉化工作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改革班級管理制度,激勵學困生主動學習。傳統的班干部都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擔任。為激勵學困生,可多設置幾個崗位,人人都能平等參與管理,讓各類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如在體育方面不錯的就讓他擔任體育委員參與班級管理。尤其是運動會上他們?yōu)榘嗉墵幍脴s譽時,大加贊賞,使其在同學中樹立威信,增加自信度,從而主動學習。
(六)運用科學的評價方式,提高學困生積極情感體驗的深度
有效的評價不僅能發(fā)展學生的元認知思維,而且能提高學生積極情感體驗的深度,提高自我評價能力和自我意識。運用科學的評價方式,使學困生能從評價中看到自己的進步,發(fā)現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潛能。增設一些諸如"學習進步獎"、"勞動積極分子"、"特殊貢獻獎"等獎項,讓表現積極的數學學困生也能得到大家的承認和肯定,從而備受鼓舞,實現轉化。
轉化小學數學學困生,需要課內和課外,學校與家庭緊密結合,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及成因,有的放矢,切實轉變教育觀念、改變教學方法,把握教學內容的難度,為學困生"量體裁衣",建立自信,提高學習興趣,以此設計和改進教學并持之以恒,促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盡可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