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黔江區(qū)人民小學校,重慶 409000)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素質教育模式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重視。在此背景下,小學美術教育教學工作應當積極地改進并不斷地進行完善,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集思廣益為新的教育目標提供更多的方式方法,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小學美術教育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完善學生的人格建設,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素質教育是必然的。
美術作為一門藝術,它具有廣泛的范疇,而且還在不斷地向外擴展。在內容上、形式上無不體現(xiàn)著時代性、基礎性,展示了視覺的藝術,讓人感受到一種醉人的藝術魅力。同時,美術作為一門藝術學科,也陶冶著學生的情操,使人類社會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美滲透到學生的內心世界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豐富和充實著學生的靈魂,引導學生形成一種理性的力量,使他們的心靈得以升華。小學階段作為學生發(fā)展的重要階段,開展素質教育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在美術學習過程中,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實踐能力,激發(fā)創(chuàng)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此外,美術教學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讓校園環(huán)境不那么枯燥乏味,在無形中消除學生對應試教育的消極抵抗心理。在素質教育下,現(xiàn)在的小學美術課不再僅僅是小學生娛樂的課程,更是一門具有獨特作用的人文學科。因此,認識小學美術學科的本質,正確而辯證的看待小學美術的課程性質,對素質教育的全面展開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小學生還處在少年或者兒童的年齡層次中,而好奇心是這個年齡層次的孩子所共有的一個特點,所以在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很多學生在通過美術課的學習以后,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對周圍人和事產生興趣,因而就會更加細致深入地觀察周圍的一切。只有不斷地進行觀察,才能得出最新的內容,才能不斷增強自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讓學生進行自主的思考和創(chuàng)造。
小學美術教學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重視個性教育。在教學過程中,重視進行個性化教學,使得教學更加生動活潑,很好的適應了這一段學生的心理特征,也滿足素質教學的要求。美術技能是學生學生美術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的技能,我們不僅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理論知識,更要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對此教學需要教學內容的編排,在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內容的編排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熱情。同一般教學課程一樣,教師、學生和教材是教學要素是教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教學過程中相互融合。教學需要結合學生的情況以及實際的教學環(huán)境編制一套科學的教學方案。教學內容既要涉及手工課以及繪畫課,同時還需要涉及人文素養(yǎng)的內容,在提升美術技能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審美和涵養(yǎng)。為了適應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小學美術教學生動的教學形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使用擬人化的教學辦法。首先進行分組,將學生隨機或者根據(jù)學生意愿進行自由的分組,引導學生可以進行分組討論,在此過程中可以自由發(fā)揮,還可以進行角色扮演,小組成員可以自行分配角色,生動的展示情景劇的演出,扮演小蝌蚪、荷葉、青蛙的學生注重抓住動物的形態(tài)特征,對應后續(xù)的美術繪畫具有很大的幫助。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自身獨特的心理特點,所以在進行教學內容編排的過程中需要重視教學興趣的培養(yǎng),教師才可以更好的引導學生了解美術,學習美術同時教學內容的編排需要注意和實際生活相結合,體現(xiàn)教學內容的時代感,拉近學生同美術之間的距離。只有具有現(xiàn)實性和趣味性的教學內容,才可以充分的激發(fā)學生的美術學習熱情,由此提升教學工作的層次。
可以針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挖掘,讓學生在課堂的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繪畫方向。自己挑選出喜愛的角色進行繪畫活動。學生可以選擇畫“一條腿、全身漆黑的小蝌蚪”,也可以選擇畫“四條腿、全身褐綠,三角形頭部的青蛙”,也可以選擇畫“玉盤狀、通體碧綠的荷葉?!痹诶L畫活動中,教師通過PPT圖片展示,可以為學生提供幾幅優(yōu)秀作品讓學生參考。同時,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對小蝌蚪找媽媽過程中遇到的情景進行藝術化的加工。最后,教師可以通過綜合評比活動評出優(yōu)秀作品,讓學生投票和打分,選出本節(jié)課時中在畫幅立意、筆畫和線條表達中最出色的作品。
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生活經驗和知識修養(yǎng)不足,就如同一張白紙,你在上面畫什么就顯示什么。小學美術課程的內容都經過精挑細選,有助于學生審美觀、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形成。在美術課程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引導,選擇一些符合中小學生年齡特點的作品,從素描入手,學習國畫,如徐悲鴻的《馬》,齊白石的《蝦》等,這些作品會增加學生對美術欣賞的興趣,隨著學習的深入和年齡的增長,可以鼓勵學生欣賞國外著名的繪畫,如多彩的《星空》、極富動感和生命力的《向日葵》、充滿魅力的《蒙娜麗莎》等。通過大量的美術欣賞和繪畫創(chuàng)作,讓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提升審美鑒賞能力,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學會做人、做事、學會生活和求知,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日后的全面發(fā)展有著積極作用。
總之,使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這本身就是社會的需要,也有利于增強競爭的優(yōu)勢。對學生開展美術素質教育,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