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桐木中心校,廣西 來賓 546100)
低段學生在閱讀方面能力的發(fā)展還不成熟,語言表達能力較弱面,對相對枯燥的文字閱讀不僅困難重重,更提不起興趣,更不用說寫話。很多孩子即使對寫話并不排擠,但也不會主動去寫話,更不要說個性化的表達了。
看圖寫話考查目的之一,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想象能力。學生在觀察圖畫后,寫話還是很平淡,其原因就是缺少想象力,只是就物寫物,就事論事,跨圖補白能力缺失。如何做到既寫清圖上的內(nèi)容,還要有能力想象圖中相關聯(lián)的事物和發(fā)生的情景,做好預設,配上豐富的文字,也成為一個可提高的方向。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識字、識詞教學通常都是由教師在課上進行講解,然后讓學生對字詞進行識別和認知。這種教學方式一方面識詞來源課文要求掌握的詞匯,數(shù)量有限,相對局限;另一方面孩子將認知為學習任務,有時在過于枯燥的情況下,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不高,不能積極主動地進行識字詞學習,記憶效果不佳;第三缺少更多的詞匯語境,不利于孩子理解字詞和使用方式,容易造成有儲備而不知如何使用或用之不當?shù)那闆r。以上情況直接反映到寫話上時,學生容易形成表達口語化和用簡單直白的詞匯表述一眼就能看到的畫面,而缺少更多更豐富的修飾。
低段的看圖寫話,每幅圖都是有自己的深意與主題的。許多學生由于生活閱歷少,閱讀積累少,導致學生只能在圖畫之中看圖畫,簡單描述圖畫,對信息進行排列,但是對圖畫的中心則缺乏理解,因而這樣的寫話就缺乏生命力,文字僅僅只是文字,而無法變成一種溝通。
低段學生多通過圖畫來了解世界,平常的看圖寫話教師多引導學生如何觀察圖畫,如何運用句式去寫話等諸多讓學生感覺僅僅只是為了寫話而寫話,難免出現(xiàn)背稿,不真實的寫話。這樣也就為今后的習作和寫作的無法表達真實的情感埋下隱患。
繪本的出現(xiàn)引起諸多語文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語文的寫話乃至習作中呈現(xiàn)的問題都有極好的幫助。繪本興起于歐美,也被稱為“圖畫書”,主要通過圖像以及圖像搭配的文字,有的時候甚至無文字向讀者闡述故事。其豐富的色彩,精彩的畫面呈現(xiàn),簡短而有趣的文字讓幼兒甚為喜歡,而那些語句其中也蘊含著學生可學習可積累的語言范式。因此無論是兒童文學的研究學者還是閱讀的推廣者,再到廣大的語文教師都對繪本的讀寫價值給予充分的肯定。比如有名的兒童文學研究專家方衛(wèi)平、梅子涵呼吁社會多讓孩子閱讀繪本。在教學中可運用一定的教學策略解決上述的寫話問題。
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新鮮的事物,尤其是喜歡有鮮艷的色彩的刺激。他們喜歡美的事物,有故事的圖畫書。綜合此,繪本成為深受低段學生喜歡的一種閱讀書本。如何為低段的學生選擇合適的繪本成為教師需要提高備好的課之一。
繪本學生都愛看,但是要讓學生真正看懂繪本,首先,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多種感官的參與,通過聽說讀寫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開拓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其想象力。例如,在引導學生看繪本《云朵面包》這本身從題目就是一個可以激發(fā)學生想象力的繪本。學生先在教師的指引下邊觀察圖畫邊聽教師講故事情節(jié)。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注意邊提問,“當我被雨聲吵醒了,我再也睡不著了,爸爸和弟弟依然甜甜地睡著,而和我一個被窩的媽媽卻不知到哪兒去了?媽媽去哪兒了呢?”“甜甜的牛奶般的云朵面包居然神奇地飛出了烤箱,吃了會飛云朵面包,貓媽媽他們又會怎樣呢?”……這樣一系列的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培養(yǎng)其傾聽的能力的同時也培養(yǎng)其對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
其次,在繪本的圖畫之中,引導學生去觀察色彩、線條、畫面之中采用的夸張等手法的運用?!对贫涞拿姘分黧w色彩是灰色的。這除了陰雨天就會有原因,同時這給人物設定的情緒也是憂傷的一天,由此這個繪本的情感基調也就清晰明了。下雨天不能好好玩耍,父親上班遲到……但是在這看似不美好的一天,又有一些鮮艷的色彩,孩子們的貼心給爸爸送面包,所以繪本的色彩由暗到明。云朵面包的神奇在故事之中在于一家人吃了之后會讓人會飛翔,由此展開的故事。
讓學生讀一讀繪本之中的人物對話,體會人物的情感。“糟糕!爸爸起晚了!下雨天會堵車的!”爸爸的著急,“不吃飯會餓的……”媽媽擔心爸爸。最后還可以請學生起來演一演繪本之中的情節(jié),從而加深學生對繪本故事的深入理解。由此可見,學生在繪本的解讀過程之中,對自己的觀察力和思維的發(fā)展都有了一定的激發(fā)和促進作用。
學生的人生閱歷少,又只是處于語言的積累初期,沒有更多的積累,因而對圖畫的主旨自然就缺乏理解。而如今市面上各種主題的繪本應有盡有,對學生無疑是有益的補充。無論是情感系列、科普知識還是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對于識字還不多的低段學生無疑是積累的一種非常好的途徑。積累了一個又一個的故事,無疑為學生積累了眾多素材,對圖畫的內(nèi)容就容易有自己的看法,也能對圖畫進行合理的想象,無論是思維還是情感都得到了一定的升華。
繪本恰恰以一個又一個生動豐滿的故事人物形象,讓學生去體會現(xiàn)實之中的種種真情實感。在教學之中,教師應注重情感的遷移,讓學生和自身的情感進行連接,和自己的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比如,《我爸爸》繪本就很真實,讓學生可以聯(lián)想到自己的父親,想象自己父親的形象,回憶自己和父親的點點滴滴,這就是真情實感的一種體現(xiàn),讓學生從繪本回歸生活,這就容易流露真情實感?!短蛹倚⊥谩穼崉t是學生生活中沒有好好體會母愛的表現(xiàn),情感進行遷移之后,學生自然就容易與自己的生活關聯(lián)在一起,對母愛就有了自己的理解,就不愁寫話沒有真情實感了。
綜上所述,無數(shù)的研究在一次又一次地告訴語文教師:繪本是值得低段語文教師細細研究。未來繪本如何變成一門真正對低段學生讀寫真正有益的課程,非常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