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苗族自治縣委黨校,湖南 邵陽 422500
城步縣位于湘西南的邊陲,南與廣西資源縣相接,在土地革命時期,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城步人們奮勇反抗,建立了自己的紅色政權。
1919年的五四運動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城步的愛國人士和進步學生相繼舉行集會、游行和請愿,發(fā)動群眾使用國貨,抵制日貨,一致對外。城步駐省學生參加了“寶慶五屬學會”,回到自己的縣里帶領當?shù)貙W生和市民游行,隨時散發(fā)抵制日貨的傳單和張貼標語,宣傳五四愛國運動,喚醒人民的愛國心,縣城出現(xiàn)了抵制日貨的熱潮。日貨經(jīng)銷商生意慘淡,不得不將日貨藏匿或賤賣,改行經(jīng)營國貨。
五四的愛國運動沖破了封建傳統(tǒng)思想的禁錮,促進了城步人民的思想解放。城步進步青年回到家鄉(xiāng)積極行動,成立城步學友會,創(chuàng)辦“城步旬刊”,推銷和傳閱進步書籍,撰寫文章,介紹傳播和研究新文化、新思想,廣泛宣傳馬克思主義,傳播革命真理,給城步沉悶的思想界帶來了一線曙光。
地主對農民實行高利盤剝,方式有四種,一是“賣契頭,贖契尾”;二是預賣新谷;三是貸養(yǎng)牲畜;四是囤積糧食?,F(xiàn)金借貸月息高達30%,農民除了受地主豪紳的剝削之外,還要受當?shù)胤磩訄F防的殘酷壓迫,他們肆無忌憚的橫行鄉(xiāng)里,隨時巧立名目,派捐派款,亂征徭役,濫用死刑,草菅人命,城步人民的苦難更加深重,階級矛盾進一步激化。城步人民還要飽受兵禍匪患的迫害。城步因地處“控引桂黔,襟帶湖廣”,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軍閥也常住于此。他們在這期間,肆意燒殺搶掠,對地方商戶強行籌餉借款。
1927年由于國民黨右派勾結帝國主義,蔣介石和汪精衛(wèi)發(fā)動反革命政變,血腥屠殺共產(chǎn)黨人和工農群眾,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的錯誤路線,導致大革命失敗。中國共產(chǎn)黨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號,為廣大人民所接受;黨組織在群眾中的影響擴大了;共產(chǎn)黨要領導人民取得革命的勝利,就必須堅持無產(chǎn)階級對革命的領導權,共產(chǎn)黨要領導人民取得革命的勝利,還必須建立革命的武裝,堅持武裝斗爭,妥協(xié)退讓只會斷送革命。在毛澤東的領導下,創(chuàng)建了我黨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在這個根據(jù)地內茶陵縣建立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
1926年6月,北伐軍在衡陽取得大捷,推動了湖南全省的工農運動的大發(fā)展,中共湖南區(qū)委派胡植到城步發(fā)展黨的組織和開展農民運動,同時戴偉以省農運特派員身份回到城步開展農民運動。1926年7月,胡植、戴偉根據(jù)中共湖南區(qū)委《關于農民運動的決議案》、《工農目前最低限度的要求》、《農民協(xié)會章程》等文件,在城步點燃了農村革命的熊熊烈火。1926年9月中旬,中共城步特別支部在縣城龔家祠堂正式成立,隸屬中共湖南區(qū)委領導,胡植任支部書記,戴偉任組織委員兼宣傳委員。自此,以胡植、戴偉為核心的黨支部成為城步革命運動的領導力量。毛澤東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對城步農民運動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1926年10月8日,中共城步特別支部召開了縣農會籌備會議,成立城步縣農會籌備處。戴偉當選為農會籌備處主任??h農會籌備處積極開展宣傳,于1926年秋天孟精一在上坪水、下坪水、臘屋成立城步縣第一個農民協(xié)會,楊植廷當選為農會會長,先后成立了塔溪農民協(xié)會、威溪鄉(xiāng)農民協(xié)會等協(xié)會。農民協(xié)會的主要工作是打倒土豪劣紳、從政治上和經(jīng)濟上打擊地主,規(guī)定了入會成員的身份,凡是土豪劣紳、土匪、兵痞、流氓、賭棍和吸鴉片、從事迷信活動及不無正業(yè)者不得加入農民協(xié)會。農民協(xié)會充分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直到1927年3月,城步已建立區(qū)農會1個,鄉(xiāng)農民協(xié)會54個,全縣發(fā)展會員人數(shù)有5000多人,聲勢浩大,實屬空前。農民運動的興起使得當?shù)氐呢澒傥劾?、土豪劣紳和團防局非常的仇恨,他們對各級農民協(xié)會的命令置若罔聞,使農民運動難以深入開展。中共城步特別支部認識到要想保護革命成果,推動農民運動順利進行,就必須鏟除地主階級的武裝,建立農民自己的武裝。1926年10月中共城步特別支部胡植和戴偉開始籌備成立農民自衛(wèi)軍,開展了對上五鄉(xiāng)團防局局長廖曙暉的積極爭取和轉化工作。廖曙暉思想進步,同情勞苦大眾,在他們的教育下轉變了立場,帶領部隊投身到農民運動中,使縣農會掌握了上五鄉(xiāng)的槍桿子,為全縣農運動的發(fā)展提供了武裝保障。1927年1月下旬,新任的縣長鄧熙下令撤銷了上五鄉(xiāng)、中二鄉(xiāng)、下六鄉(xiāng)3個團防局,將全縣共200多人槍的團防武裝改編成農民自衛(wèi)軍,廖曙暉任總指揮,各地農民協(xié)會建立梭鏢隊,農民運動開展得轟轟烈烈。1927年4月,革命風云驟變,蔣介石發(fā)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國民黨反動軍官許克祥在長沙發(fā)動了駭人聽聞的“馬日事變”,全省籠罩在白色恐怖之下,5月底,我縣反動勢力蠢蠢欲動,挑起事端,制造分裂,伍宗漢制造了“西巖事變”,又派兵攻打縣城,縣農民自衛(wèi)軍平叛失利,中共城步特別支部被迫退守蓬瀛,胡植和戴偉離開城步尋求黨組織,縣政府工作有王巨川、江世興主持,廖曙暉負責縣農民協(xié)會工作。廖曙暉變賣自己的家產(chǎn)來維護縣行署的工作。城步農民運動轉入低潮,但是他動搖了反動統(tǒng)治的根基,點燃了人們的革命熱情。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央紅軍被迫退出中央蘇區(qū),實行戰(zhàn)略轉移。紅六軍團根據(jù)中央命令撤離湘贛蘇區(qū),轉移到湘中去發(fā)展游擊戰(zhàn)爭,創(chuàng)立新的蘇區(qū)。1934年9月8日,紅六軍團在廣西資源縣接到中央軍委的緊急軍令,讓他們放棄新化縣、溆浦縣建立根據(jù)地的計劃,改在城步、綏寧、武岡山地開展活動,力求消滅敵人一個旅以下的部隊,并開展蘇維埃和游擊運動。紅六軍團在詢問如何往城步方向走時正巧碰見了在廣西資源車田隱姓埋名做木工的廖敏,廖敏看到是紅軍的部隊,廖敏便找來曾經(jīng)的戰(zhàn)友楊國華和黃才全一起為紅六軍團帶路。軍政委員會主席任弼時、軍團長蕭克、軍團政委王震商議將部隊分作三路縱隊前往蓬瀛鄉(xiāng)。左路縱隊由廖敏帶路,下荊棘沖過江水,上白山頭,往橫路口;中路縱隊由楊國華帶路,從東竹田,上樅樹包,往沙基鋪;右路縱隊由黃才全帶路,過雷打巖,下螃蟹界,出焦子沖,往沙田鋪。黎明時分,三路部隊均到達指定地點。
王震、蕭克把軍團司令設在沙基鋪大地主劉子豐的四合大院內。聽說紅軍來了大隊伍,劉子豐一家人頭天晚上就往大水鋪深山里逃跑了。蕭克命令部隊開倉放糧,讓沙基鋪、大寨、沙田鋪的窮人們都來領糧。廖敏告訴王震鯉魚山下的那座房子是當年縣政府所在地,現(xiàn)在是蓬瀛鄉(xiāng)公所。王震一聽,決定在那里建立蘇維埃政府。王震要廖敏當主席,楊國華和黃才全被派往咸宣鄉(xiāng)建立蘇維埃政府。聽完王政委的安排,三個老黨員把群眾召集到沙田鋪召開大會,抓來了沙基鋪大地主劉子豐,群眾一致呼聲“槍斃惡霸地主劉子豐!為窮人伸冤!”。廖敏宣布劉子豐高利剝削窮人,欺壓窮人,吞并窮人財產(chǎn),強暴窮人妻女的四大罪行。蕭克宣布判處劉子豐死刑,馬上執(zhí)行槍決。這個惡貫滿盈的大地主隨著正義的槍聲倒在鯉魚山前的沙基坪里。
中國特別支部的成立和農民協(xié)會的成立都是政權建立的初級形態(tài),但是為蘇維埃政府的成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我縣蓬瀛鄉(xiāng)蘇維埃政府的成立,標志著我縣農村基層政權初步形成。這也是我市第一個成立蘇維埃政府的縣城,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中國共產(chǎn)黨非常重視鄉(xiāng)村基層政權建設,毛澤東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提出要將農民集中在這個協(xié)會里來,其實就是將農民放在這個基層組織中,開展農民運動。因為他是最接近群眾的一級,是直接領導群眾執(zhí)行上級革命任務的機關。這個組織不僅要宣傳思想,還要組織群眾參加必要的武裝斗爭,鼓勵民眾參加紅軍隊伍,支持革命戰(zhàn)爭。他們成為革命勝利的有力保障。
在1927年,我縣農民協(xié)會公開審判并處決了大土豪劣紳祝澄清和李章甫,使得大家非常高興。農民協(xié)會開展了減租減息、分配土地、沒收土豪劣紳的浮財和糧食分配給農民、清理公產(chǎn)等斗爭,動搖了封建地主階級的統(tǒng)治,徹底摧毀了地主階級的政權和武裝,農民開始自己當家作主。
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先后頒布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選舉細則》和《蘇維埃暫行選舉法》,從此農民有了選舉和被選舉的權利,選舉自己信得過的人并為窮苦人辦實事的人當主席,實行了民主集中制。蘇維埃政府將打土豪所得的浮財、稻谷分給貧困農民,給貧窮農民送棉衣,幫助群眾解決生活上的困難,蘇維埃政府發(fā)動群眾,開展分田運動,讓農民獲取了自己的土地。
紅色政權之所以得以建立,主要是因為蓬瀛鄉(xiāng)有較好的群眾基礎,廖曙暉是本地人,他讀書回來就當了防團局的局長,由于和胡植、戴偉等革命進步人士接觸較多,他的思想有了進步,后來帶領自己的部隊參加了革命運動,由于大革命失敗后,伍宗漢反動勢力對革命黨人進行大肆追殺,使得他們不得不退守蓬瀛從事革命活動,當?shù)厝罕姺e極參加農民運動,對抗反動勢力,為革命活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后來紅六軍團的到來,紅軍住在老百姓的屋檐下,更是對紅軍的大力支持,所以密切聯(lián)系群眾,依靠群眾,革命工作才會做好,才能取得勝利。
城步紅色政權之所以成功與黨的領導是密切相關的。在土地革命時期,中共特別支部起到了很好的領導作用。如果沒有中共特別支部的領導,廣大農民群眾就不會組織起來,經(jīng)過他們的積極勸說工作,廖曙暉帶領的團防部隊成為了中國共產(chǎn)黨軍隊的重要后備力量,如果沒有黨的領導,黨的政策得不到實施,農民群眾就不會有政治權利,黨同廣大群眾的感情就不會深厚。
雖然黨的十八以來,對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越來越重視,通過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等活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得到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地位不斷鞏固,為農村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提供了堅強的保證,但還是存在領導班子渙散無力,帶頭人素質不高、能力不強,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不明顯,民主監(jiān)督形同虛設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的基層政權的建設。因此,加強黨的領導是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的關鍵。加強黨員學習、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jiān)督,全面從嚴治黨,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保證。
土地革命時期制定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地方蘇維埃政府的暫行組織條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選舉細則》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規(guī)為鄉(xiāng)村基層政權建設提供了保障,使得鄉(xiāng)村基層政權建設得以良性發(fā)展。今天的鄉(xiāng)村基層建設仍需加強法治建設,充分行使人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不讓他變成只是一種形式,變成變相的干部任命制,依法嚴厲打擊農村黑惡勢力、宗族惡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村霸,提升鄉(xiāng)村德治水平,建立平安鄉(xiāng)村。要在基層加強法律知識宣傳,提高大家學法、懂法、守法的意識。加強司法人員的秉公辦案和依法行政的能力,我們要學習“楓橋經(jīng)驗”,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矛盾,創(chuàng)新群眾工作方法,運用法治思維與法治方式解決矛盾糾紛,加大依法治理力度,完善工作制度機制,不斷提高新形勢下群眾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斷推進基層治理法制化,確保人民安居樂業(yè),社會安定有序。
毛澤東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提出打倒土豪劣紳,一切權利歸農會。連兩公婆吵架的小事也要到農民協(xié)會去解決,這說明農會是大家完全信任的組織,是一個公平正義的組織。今天的基層黨組織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自己的宗旨,幫助老百姓解決了飲水、居住、看病、養(yǎng)老、就業(yè)、小孩上學等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加強了對貧困人口、留守兒童、老年人、殘疾人和“五保戶”等人群的關愛服務,帶領群眾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改善農村人居環(huán)境,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為建設美麗鄉(xiāng)村而努力奮斗。
“我們要飲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黨的初心和使命,不要忘了我們的革命理想、革命宗旨,不要忘了我們中央蘇區(qū)、革命老區(qū)的父老鄉(xiāng)親們。”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也是我們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初心,讓我們在新的長征路上,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