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新 沈喜玉
(盤錦市中心醫(yī)院骨外科,遼寧 盤錦 124010)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導致患者腰腿疼痛的重要原因,通常情況下首選保守治療且效果不錯,但有10%-20%的患者經保守治療無效而需手術治療[1]。本研究旨在探討經皮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術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選擇2016年8月-2018年3月158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治患者,所有患者均經規(guī)范保守之后無效,排除標準:(1)復發(fā)型腰椎間盤突出癥;(2)多節(jié)段腰椎間盤退變;(3)椎板間隙狹窄,內鏡置入困難;(4)脊柱結核。按治療方法分為2組,每組各79例,觀察組男41例,女38例;年齡33-65歲,平均(45.62±8.03)歲;對照組男43例,女36例;年齡34-68歲,平均(46.71±9.51)歲,2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方法:觀察組采用經皮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術治療:患者取俯臥位,腹部懸空以擴大椎板間隙,在 C 形臂 X 線透視下找到進針點,穿刺針抵達椎間盤中央,根據不同突出節(jié)段,分別使穿刺針置于 L4或 L5下關節(jié)內側緣,取出針芯。然后注入有色造影劑進行椎間盤造影。以導針為中點開1個5-7mm的切口,置入擴張?zhí)坠?,逐級擴張至下關節(jié)突內側緣,置入工作套管,退出擴張器,然后將椎間孔鏡置入。手術的主要目的是摘除染色突出變性髓核組織,神經根徹底減壓后,射頻熱凝纖維環(huán)成形。對照組采用椎板開窗術治療:患者取俯臥位,腹部懸空,按術前X 線透視的定位,以病變椎間隙為中心,開1個3-5cm的切口,顯露椎板間隙,行椎板開窗,切除黃韌帶,顯露突出的椎間盤,然后切開后縱韌帶與纖維環(huán),顯露突出的髓核團并予以摘除。按實際情況進行可潛式減壓。
3 觀察指標:比較2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術切口、住院時間;術前、術后1天、3天、4周、6個月的視覺模擬評分(VAS)評分;以及按改良 Macnab 標準判斷臨床療效,分為優(yōu)、良、差3個等級。
5 結果
5.1 2組術中相關指標比較:觀察組手術時間(63.35±12.19)分鐘,術中出血量(10.35±2.33)ml,手術切口為(0.85±0.08)cm,住院時間為(4.62±0.93)天;對照組手術時間(82.56±15.73)分鐘,術中出血量(87.35±17.15)ml,手術切口為(4.37±0.19)cm,住院時間為(6.83±0.77)天,觀察組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
5.2 2組術前后不同時間VAS評分比較:觀察組術前VAS評分為(6.57±1.26)分,術后1天VAS評分為(2.74±0.51)分,術后3天VAS評分為(2.44±0.85)分,術后4周VAS評分為(1.71±0.69)分,術后6個月VAS評分為(1.84±0.74)分;對照組術前VAS評分為(6.94±1.42)分,術后1天VAS評分為(3.57±0.67)分,術后3天VAS評分為(3.26±0.71)分,術后4周VAS評分為(2.84±0.73)分,術后6個月VAS評分為(2.17±0.52)分。觀察組術后1天、3天、4周的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而術后6個月的VAS評分與對照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5.3 2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優(yōu)有43例(54.4%),良有31例(39.2%),差有5例(6.3%),優(yōu)良率為93.7%;對照組優(yōu)有29例(36.7%),良有37例(46.8%),差有13例(16.5%),優(yōu)良率為83.5%,觀察組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椎間盤是脊柱的重要支持結構,在機械壓迫因素、炎癥因素、自身免疫反應等諸多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結構與功能發(fā)生改變,從而出現(xiàn)腰椎間盤突出癥[2]。手術是解決經保守治療無效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最好方法,從傳統(tǒng)的開放手術到微創(chuàng)手術,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經皮椎間孔鏡術是腰椎間盤突出癥微創(chuàng)手術的實際體現(xiàn),它只摘除退變髓核,切除突出部位,并用射頻消融行纖維環(huán)熱成形術,大大減少了對椎間盤組織的破壞與損傷。椎板開窗術類似于開放手術,術中組織牽拉明顯,對神經根和硬膜囊的損傷明顯[3]。此外,與椎板開窗術相比,經皮椎間孔鏡術可更好地使脊柱活動度得到保留,為術后修復及穩(wěn)定的重建提供了有力的條件[4]。有研究表明,經皮椎間孔鏡術可顯著減少椎間隙變窄與鄰近節(jié)段退變的發(fā)生,減少遠期腰腿痛復發(fā)的風險[5]。經皮椎間孔鏡的工作通道操作空間有限,而有些患者脫出髓核較多并發(fā)生遠處游離,術中在清除髓核組織時可能有殘留,從而降低手術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手術切口、住院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觀察組術后1天、3天、4周的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優(yōu)良率為93.7%,明顯高于對照組83.5%。證明,腰椎間盤突出癥采用經皮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術治療,能夠更快消減疼痛,且整體療效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