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芳
(常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江蘇 常州 213011)
妊娠高壓綜合征為妊娠期間所出現(xiàn)的病癥,主要包含妊娠期的高血壓以及子癇前期等[1]。該病癥臨床特點主要為高血壓、心腎功能衰竭、昏迷、蛋白尿以及抽搐等,嚴重者會出現(xiàn)母子死亡等情況,對其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2]。鑒于此,為保護其生命安全,本次對妊娠高壓綜合征者采取綜合護理,觀察臨床效果,如下:
選擇2018年1月份到2019年12月份在本院收治妊娠高壓綜合征患者90例。所有患者進行隨機分組,觀察組(采取綜合護理)45例,對照組(采取產后常規(guī)護理)45例。觀察組,年齡在20~34歲之間,年齡(28.69±5.44)歲;對照組,年齡在21~36歲之間,年齡(29.78±5.62)歲。兩組患者基本信息差異無統(tǒng)計學(P>0.05),但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情,并自愿參與。
對照組采取產后常規(guī)護理,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護理人員給予其正確用藥指導、陰部護理、新生兒護理以及注意事項等,確保其產后快速的恢復。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綜合護理,如下:
①因該病癥會對患者自身、胎兒等健康造成較大的影響,使得其極易出現(xiàn)焦慮、恐慌以及不安等負面心理,從而對臨床的治療、護理等產生影響。針對此情況,護理人員應當多與其溝通,根據其心理狀況,實施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護理人員對其講解該病癥的相關知識以及預防、治療的方法,讓其有心理準備,增強對醫(yī)護的信任,以此來提升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此外,還需要與其家屬進行溝通,讓家屬陪伴其左右,感受到親人的溫暖,進而增強護理效果。
②患者產后護理人員對其生命體征進行詳細的檢測,按時對其血壓、脈搏、呼吸以及體溫等進行測量并記錄,觀察是否有出現(xiàn)變化。特別是進行心電檢測時,若有異常狀況可給予其吸氧方式的治療。此外還需要對其意識情況、膝跳發(fā)射等進行觀察。若生命體征出現(xiàn)變化,護理人員應當立刻告訴醫(yī)生,并根據具體狀況采取相應的處理,以免發(fā)生并發(fā)癥。
③為防止患者出現(xiàn)產后并發(fā)癥,護理人員應當對其進行全面的并發(fā)癥護理。醫(yī)護人員應該運用內窺鏡對其外陰、宮頸的情況進行觀察,檢查其外陰或者宮頸部位是否出現(xiàn)裂傷。若有裂傷應當立刻進行縫合處理。在分娩后可運用溫水對其外陰部沖洗,確保其清潔,以免發(fā)生感染等狀況。時刻最好急救的準備,若出現(xiàn)子癇、高血壓等情況時,需及時處理,以免對患者造成嚴重的損害。護理人員定期對其尿量等相關信息進行記錄,并將該信息反饋給醫(yī)生,可有效防止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
通過焦慮(SAS)、抑郁(SDS)自評量表進行評分,其中SAS、SDS滿分為50分,分數在50~59,屬于輕度焦慮;分數在60~69,屬于中度焦慮;分數在70以上屬于重度。
采用SPSS14.0軟件對數據分析,采用t檢驗對比計量資料,運用(±s)顯示,在差異顯著時,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焦慮(SAS)、抑郁(SDS)對比,對照組45例,SAS護理后(50.17±4.71)分,SDS護理后(51.27±4.26)分;觀察組45例,SAS護理后(27.44±3.15)分,SDS護理后(29.37±4.75)分。兩組對比結果SAS護理(t=26.910,P=0.001),SDS護理(t=23.025,P=0.001)。通過對比,觀察組焦慮SAS、抑郁SDS評分相對較低,而對照組則較高,(P<0.05)。
綜合護理主要以護理程序作為核心,將護理程序逐漸系統(tǒng)化,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對其實施護理、教育以及出院等計劃,從而對護理質量進行控制[3]。通過全方面的護理來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保障其生命安全[4]。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其指導正確用藥方式、陰部護理以及講解注意事項等,對其生命體征進行觀察,確保其生命安全性;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綜合護理,因該病癥的特殊患者極易出現(xiàn)焦慮、恐慌等情緒,護理人員可給予其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講述此病癥的基本知識,從而增強治療、護理的依從性;對并發(fā)癥做好相應的預防,以免對患者造成再次的傷害。
通過對比,觀察組采取綜合護理,其焦慮SAS、抑郁SDS評分相對較低,而對照組則較高,(P<0.05)。該護理方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焦慮、不安等負面情緒,護理效果較佳。
以上所論,證明對妊娠高壓綜合征患者采取綜合護理,明顯改善其恐慌、抑郁等情緒,促進其身體快速恢復,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