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2月,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了由羅廣斌和楊益言合著的長篇小說《紅巖》。江青覺得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樣板戲”題材,于是迅速著手組織有關(guān)人員,創(chuàng)作京劇《紅巖》,并指示北京京劇團組織演員班子。
1964年元旦,江青在召見北京京劇團的主要演員時,對第一次見面的趙燕俠說:“我認識你趙燕俠!我看了你所有的戲。你是苦出身,我也是苦出身,因此我愿意來看看你……”此后不久,江青經(jīng)常讓趙陪她去看電影和其他演出。為了幫助趙燕俠塑造好阿慶嫂這個角色,江青還特地調(diào)來在滬劇《蘆蕩火種》中飾演阿慶嫂的演員輔導趙燕俠。趙借鑒了滬劇的表演,但她認為京劇和滬劇畢竟是兩個不同的劇種,“我們要有京劇的特色,不必一招一式照搬滬劇阿慶嫂”。這話傳入江青耳中,江青很是不悅。此后,為阿慶嫂臉部化妝時的油彩輕重問題,兩人又發(fā)生了分歧。而接著發(fā)生的“毛衣風波”終于讓江青忍無可忍了。
一次看戲時,江青發(fā)現(xiàn)趙燕俠穿得少,第二天,她派警衛(wèi)員將自己的一件毛衣給趙送去。警衛(wèi)員對趙燕俠說:“首長說,借給你,如果不嫌她臟,你就穿?!壁w燕俠覺得自己比江青胖,怕把她的毛衣?lián)螇牧耍銓⒚炉B好放到箱子里收藏好。幾天后又看戲時,江青發(fā)現(xiàn)趙沒穿她特意送去的毛衣,雙目圓睜:“趙燕俠嫌我臟!”散戲后立即派警衛(wèi)員到趙燕俠處取回毛衣。
從這以后,江青對趙燕俠沒有再說熱情的話,更沒有親熱的舉動,但卻時時注意著趙燕俠的一舉一動。在1964年夏天的一次中南海舞會上,江青看到趙燕俠與劉少奇邊舞邊談;后來,江青又聽說劉少奇看了趙燕俠主演的京劇《蘆蕩火種》,深表贊賞。在江青看來,趙燕俠對她的關(guān)懷照顧反應(yīng)冷淡,是缺乏階級感情問題;其對劉少奇的態(tài)度,更是路線斗爭覺悟不高的表現(xiàn)。這一切讓江青覺得,對名演員們的思想改造只能加強,不能放松。
因此,當北京京劇團的領(lǐng)導向她匯報新編京劇《紅巖》的角色安排,了解到趙燕俠將飾演劇中游擊隊政委的角色時,她明確指示:要演好革命戲,首先得做革命人。全團編、創(chuàng)、演人員都得到重慶體驗生活,特別要到渣滓洞坐坐牢。于是在重慶渣滓洞,大家都被戴上鐐銬關(guān)了一個星期。十幾個人睡在稻草鋪上,每天只有兩個窩窩頭,一碗白開水。其間,還有兩人被拖出去“槍斃”,真放槍,里面的人痛哭流涕,其實兩人已回到招待所睡覺了。劇團還到現(xiàn)場召開龍光華烈士的追悼會,到華鎣山演習“扯紅”,即起義,搞山地夜行軍,伸手不見五指,每人抓住前一個人的衣服前進,第二天天亮后一看嚇壞了,旁邊均是萬丈深淵……
多年后,回憶起這段鬧劇,參與劇本創(chuàng)作的汪曾祺這樣記述道:“假戲真做,氣氛慘烈。到該趙燕俠下動員令宣布起義時,她說話都不成句了。這是‘體驗生活么?”(摘自《汪曾祺與〈沙家浜〉》陸建華/著 山東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