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豐縣教育體育局,江西 宜豐 336300)
引語:隨著對教育的重視不斷提高,老師在授課時,除了要找到恰當?shù)姆椒?,還要改變以往的傳統(tǒng)式教學方法,要將教學內(nèi)容與現(xiàn)代的發(fā)展緊密聯(lián)系起來。下面,淺談關于小學低年級語文地方課程資源應該如何去尋找適當?shù)拈_發(fā)方法和途徑。
語文當中的文字是帶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可以讓學生在學習語文中感受當中的文字所帶來的韻味。而在小學當中,學生是最容易受到文字的感染,學生可以在小學對語文產(chǎn)生一定的興趣,進而為以后的語文打下結實的基礎。但學生對語文是否存在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老師的引領。因此,老師在上課時,要做到合適的語文地方課程資源的開發(fā)方法和途徑來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興趣[1]。
其實不少學校在教學方面的資源的相當不錯的,但有不少老師沒有充分利用這些資源來教導學生。老師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由于學生還處于較小年齡,對事物都存在著不少好奇心,因此,可以利用學校資源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思考、獨特的見解。例如在學完《雪地里的小畫家》,有學生會好奇“青蛙是在什么時候出來的?”這個時候,老師就可以就這個學生的問題而布置一個作業(yè) 讓學生親自去尋找關于“青蛙是什么時候出來”的資料,學生可以通過網(wǎng)絡或父母或身邊的人來獲取信息,如果條件可以的,學生可以在父母的陪同下,親自去感受一下青蛙的繁殖和成長。這樣的問題,不僅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去尋找答案,還可以讓學生對身邊的一些事物有更大的好奇心。讓學生親身體驗,除了讓學生對青蛙有進一步的了解,還可以讓老師在講課時有更大的發(fā)揮空間,進而促進課堂氛圍。
如果老師還是選擇最傳統(tǒng)的方式來教學生語文,不僅枯燥無味,而且學生也可能會慢慢對語文產(chǎn)生厭惡感。因此,老師想將課堂氛圍帶動起來,并學習氛圍十分活躍。那么,老師可以從課文出發(fā),將課文的知識點一點一點遷移到生活中[2]。在課標中指出“語文教室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多種場合學習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由此可見,語文的資源要達到充分利用,是要與一定的活動結合起來。語文教師可以將課文知識點引導到課外中來,讓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課本的內(nèi)容,進而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發(fā)揮自己的情感、知識、動手能力等。
資源的多種多樣的,只是每一個老師利用的方法不一樣,就看該老師是否有充分將其作用發(fā)揮出來。語文老師不要把講課當作一個任務來看,這樣的課堂是沒有如何靈魂的,只是硬邦邦的,沒有一點生氣。而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習,再大再多的激情也會被消磨掉。因此,老師要把握好課堂氛圍的度。每一篇課文后幾乎都有一個留給學生思考的問題[3]。那么,老師就可以從這個問題入手,可以讓先學生分小組的形式去討論該問題,這樣可以打開學生的思維,讓學生主動去思考該問題,并在小組內(nèi)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見解。如果學生對課后探究的問題產(chǎn)生質疑,老師要聽聽學生的想法,不要直接反駁學生,因為“盡信書不如無書”。而學生獨到的見解也可以是該學生在語文上的一個進步表現(xiàn)或轉折點。老師在授課前,可以通過一個小小的問題來帶領學生進入課文。例如從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某一節(jié)日特點、由來等來學習課文。就課文當中所學到的關于除夕夜的由來,老師可以先問一下學生,“你們有聽過什么關于除夕夜由來的故事嗎?”從學生所聽到的故事來帶領學生真正了解除夕夜由來。
語文老師在教課時,不要只停留在課室這個小地方里,課堂的知識只是狹隘的一面,會限制學生的思考,而可以選擇帶學生走出教室,去探索課外的一些事物或風景的自然資源[4]。老師可以利用課后或周末的時間來組織同學們一起去郊游或外出走走,讓學生對外界有更多的認識,知道知識并不是一無是處的而是可以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發(fā)現(xiàn)知識的蹤跡課外的活動可以讓學生充分掌握語文資源還可以讓學生親生去接近大自然,了解不一樣是世界。
學生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是與一個家庭存在著聯(lián)系的,例如父母的生活習性也會影響孩子的習慣,若父母是熱愛看書或練字的,久而久之,孩子受到父母的影響,也會對看書和練字產(chǎn)生一定興趣。在周末,家長和孩子的互動對孩子也是有一定的影響,家長可以利用周末或假期和孩子外出郊游,豐富孩子的見識,也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和生存能力。
社會資源也是相當豐富的,學生可以參加社會的一下公共活動或一下公益性活動,可以讓學生適應社會能力。例如圖書館、博物館等對學生的幫助的很大的,還有便是一些報刊亭,可以讓學生是學習能力得到不斷的提升。
結束語:如果希望小學低年級語文地方課程資源得到充分的使用,則需要老師帶動氛圍,讓學生感受語文的魅力,對語文產(chǎn)生熱烈的喜愛之情,讓語文課堂不再干燥無味,而是生動活躍,豐富多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