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行 朱志欣 孫春曉
(武漢東湖學院,湖北 武漢 430212)
提供人類照明是燈具發(fā)明的最初本意,隨著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燈具的設計重點在審美和功能使用上的突破,使其不再單單只是扮演提供照明的角色,并逐漸走向了多元化。參考人類感官系統(tǒng),將其融合到臺燈的設計中,賦予臺燈多樣的變化以及極大的價值,同時也為臺燈設計增添了一種新的設計思路。
燈具設計是產品設計的一個小分支,它以提供人類照明為前提,在審美、經(jīng)濟、材料、科技等不同條件下,盡可能滿足用戶審美和功能使用上的需求。這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產品設計越是符合人類本身的審美理解,就越容易讓人們接受。
燈具本身特點是結構簡單,做工精細;在節(jié)能環(huán)保、自然色彩光源的前提下,又不失美觀、實用和個性,便能在燈具設計中創(chuàng)造優(yōu)勢。
審美過程是指用戶通過感官(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獲取產品的外觀信息和內在信息,進而對產品獲得審美體 驗和審美享受。臺燈的造型、色彩、質地、語音的交互應該視使用環(huán)境的特點設計和選取。
1.觸覺體驗與材質的結合
觸覺是人類的第一感覺,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世界,觸覺讓人有了存在感,一切都變得有了實際意義,不再是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人們用手去摸,去感受身邊的一切事物,感知物體的材質、肌理與溫度。這些觸感形成了對物體最初的認識。例如:陶瓷材質,質地溫潤;毛絨材質,溫暖柔和,最受女性與小孩的喜愛。
2.視覺體驗與造型、色彩的結合
視覺體驗是人類有生命以來最最直觀的體驗,它使人們的感知不再限于觸摸,它更直接的反應出了物體形狀、顏色、肌理,使人們產生出不一樣的體驗,便會對它愛不釋手。例如:夸張的造型、視覺的錯覺、鮮艷的顏色、大理石肌理紋路等等。
3.聽覺體驗與語音智能交互的結合
每個人都愛聽好聽的聲音,而討厭嘈雜的噪音,這是人本能的反應,這些聲音也組成了我們對事物的另一層認知,再結合不同的環(huán)境事物等因素的影響,產生了不同的體驗效應,好聽的聲音,仿佛有一種魔力能去除人心中的疲憊。例如:智能語音交互、聲控開關、藍牙播放等等。
4.嗅覺體驗與氣味的結合
嗅覺是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一種體驗,各樣的人喜歡各樣的香水,那能使人心情愉悅,也能增加了人們創(chuàng)作的興趣,促進了人們創(chuàng)新思維的開發(fā)。例如:暖暖的海風香水、溫和的木制香料、水果特有的香氣等等。
臺燈燈身采用白色花瓶造型,燈管及發(fā)光體采用一支花朵的造型。用戶在購買時可以自行挑選自己喜歡的花,例如:牡丹、玫瑰、菊花等等。通過插花的方式:花枝連接瓶內的接口,經(jīng)過光纖的原理將光遠傳導在花朵上,花枝也能自行調整形狀角度。既解決重口難調的問題,也將趣味性、多元化、DIY 融入燈具設計中,一舉多得。
在購買臺燈的同時,附贈對應鮮花的香片,可以放入花瓶內,通過加濕器及凈化器的原理,讓用戶真實感受到自己喜愛的鮮花芬芳,仿佛置身花叢。(同時香片可以單獨購買,從而可以衍生其他產品。)
材質方面,陶瓷瓶身給用戶以干凈舒適的感覺,燈泡采用亞克力材料,除高光亮度外,還有具有高韌性、易修復、質地柔和的優(yōu)點。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也不會有冰冷刺骨的觸感。用亞克力材質制作成的“花朵”:款式精美,顏色鮮艷,而且具有環(huán)保作用,相較于其他電器帶來輻射,稱得上微乎其微,對人體幾乎沒有傷害。
智能語音燈是智能燈的范疇,主要是使用語音識別技術對燈進行控制,和普通燈具的區(qū)別在于,它的開燈關燈可以不用到手,全程用語音控制,音響臺燈一體式。智能語音燈有在線和離線語音兩種技術。在線語音是指需要用到互聯(lián)網(wǎng),這種燈往往需要通過其他方式才能實現(xiàn)控制,比如使用百度的小度音箱、或者下載手機APP 等等。
如果就寢時忘記關燈,可直接通過手機連接或者語音控制,簡直是懶人的福利。
伴隨新型材料和智能照明等技術的日新月異,臺燈的設計越來越朝著新造型、智能化及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多樣的造型、特有的開關方式、所耗的能源都決定著這款臺燈的獨特性。根據(jù)人類感官系統(tǒng)化的設計,是現(xiàn)在和未來臺燈設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huán)。臺燈設計師需要用心地采用仿生設計、情感捕捉、感官引導、產品交互等方法來表達出臺燈豐富的價值。人類感官體驗與情感及智能科技的融合,將為人們忙碌枯燥的工作生活帶來意向不到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