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qū)余糧堡鎮(zhèn)中心小學,內蒙古 通遼 028000)
前言:文化對于人們的影響,不僅會潛移默化,更會極其深刻。校園文化從某種程度上,就是學校的靈魂,他能夠很好地反映出校園的生活面貌以及環(huán)境氛圍。實際的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不但要將美術的育人功能充分發(fā)揮出來,還要讓美術教育也能夠承擔其建設校園文化的重任。
校園文化實際上就是學校全體成員共同擁有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以及行為方式,能夠存在實體的空間中,并且是以學生們?yōu)橹黧w,以直觀文化為重要特征的一種全體性質的文化。校園文化也和其他文化一樣,都遵循文化這大類的一半規(guī)律,因此,其可以劃分四個層次。表層是物質文化,涉及學校的校容校貌、環(huán)境景觀、建筑設施以及視覺傳播等,是學校能夠給予外界的第一感官。而第二層則是行為文化,具體表現(xiàn)為學校師生的各種活動行為,就是能夠很好地反映出學校的教學作風、精神面貌以及人際關系。其中第三層則是制度文化,涵蓋學校的治理架構、管理機制以及規(guī)章體系等。第四層則是精神文化,就是校園師生的意識形態(tài)。另外,校園文化主要有兩個主要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課程文化,具體指的就是教學已經計劃好的課程與教學。另一方面則是課外延伸文化,主要是在各種課外活動中所形成的精神氛圍。
在民國時期,美術教育就早已被數(shù)位教育家推崇,因為開展美術教育,能夠很好地起到教育人們、感化人們的作用。而且美術教育能夠很好地借助自然之美、社會環(huán)境之美以及藝術獨有魅力,來培養(yǎng)人們的審美觀念、道德品質以提高人們理解美、欣賞美與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審美是人們自主進行體驗的活動,人們在審美的過程中,可以依據(jù)自身的理解認識與發(fā)現(xiàn)事物的美。需要注意的是,在審美過程中,人們是主動的參與其中,并不是要借助外界力量的幫助下勉強完成。因此,人們要有著很好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很好地完成欣賞、創(chuàng)造等一系列活動。因此,我們不難看出,小學美術教育在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這也與目前素質教育所推崇以學生們?yōu)榻虒W主體這一教學理念不謀而合。
美是沒有統(tǒng)一化的評價標準體系的,血紅色在審美過程中,可以將自身的獨特感受融入其中,這樣就會自然而然形成帶有自己想法的審美個性。這與我們開展道德品質教育與知識教育的本質是相同的,而且在學生有著基本素養(yǎng)的基礎下,能夠向他人展現(xiàn)出不同個性、不同價值的獨立個體。在這樣大家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各性下,這般的社會環(huán)境才是最為健康與帶來活力的。
當學生們對藝術作品進行欣賞過程中,能夠在直觀的欣賞下,將隱藏在藝術作品中蘊含的美充分挖掘出來,并且還可以以自己獨有的感性認識與理解將藝術的美上升更高層次,從而潛移默化的起到培養(yǎng)學生們的道德品質的作用。并且在理性的觀看到感性的認識這一過程中,美術教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都知道,美術教育有著道德教育與知識教育都不能替代的作用與價值。
在很多時候,校園文化的影響能夠很好地借助美術教育的文化功能來實現(xiàn)的。近些年來,在素質教育的不斷推行下,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們的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美術教育在培養(yǎng)學生們的個性、陶冶學生們的道德情操等方面都有著很大的用處。而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對于課堂教學的延伸與拓展,因此,在進行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逐漸實現(xiàn)美術教育教育的文化功能是十分有幫助的,同樣也是十分有價值的。在對校園文化活動的內容與形式不斷地豐富下,能夠很好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以及創(chuàng)造性,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養(yǎng)成極好的道德素質與行為習慣
開展小學美術教育,對于開發(fā)與培養(yǎng)學生們的藝術天賦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與價值。而美術是一種極為重要的藝術形式,在校園內多開展美術教育活動,不但能夠很好地拓寬校園文化的活動范疇,同時還能為學生們提供更多展現(xiàn)其才華與長處的途徑。學生們在參與各種美術教學活動,很好地表現(xiàn)出自己在美術方面的天賦,并且美術作品展示到校園藝術展內,不但使得校園環(huán)境得到很好的美化,讓學生們的藝術范圍能夠更加濃厚,同時還能讓其他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下也感受到美術教育的魅力。
社團活動是校園文化活動重要形式,小學在開展美術課程的同時,可以適當合理的扶持與美術相關的學生社團。還有,學校也可以很好地將課內與課外的美術活動結聯(lián)系起來,使校園活動不只是只有這僅有一次的展覽與演出,而更多的是要不斷地豐富新的校園文化活動。另外,在小學開展美術社團過程中,還可以將美術與其他藝術形式相互融合起來,使得校內文化活動與校外活動能夠很好地結合起來,能夠在豐富校園文化活動方面能夠不斷地找到新的思路與途徑。
在當前的小學美術課堂過程中,美術教育大都是以欣賞美術作品的形式開展的。因為對很多學生來說,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意識,讓他們逐漸有著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的能力會比他們學會畫畫更加有意義與價值。因此,在進行美術教育過程中,需要將美術教育的重心放在轉向培養(yǎng)學生們的鑒賞能力與審美品位。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小學可以舉辦各種與美術有關的知識講座與展覽,從而營造出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并且不斷地創(chuàng)設出帶有自己品牌的校園文化體系。
總的來說,美術教育不單純只是一門教授學生們繪畫技巧的學科,而校園文化也不只是局限于校園環(huán)境的美化與文娛活動的豐富層次上,并且學校的人文理念與科學精神也不再是單一的認為只是教學活動的拓展。因此,在實際的校園建設過程中,針對校園文化與美術教育者兩個方面,要明確好這兩者的方面,才能有針對性的下功夫,還要由美術到文化,從局部到整體,來將這兩者能夠很好地融合起來,彼此促進,共同進步,進而構建出強大的文化力,這才是我們都想看到的、所向往的帶有活力與生機的校園,從而讓學生在美術教育以及校園文化下學習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