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虹敏
(黑龍江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世界上的文字是朝兩個方向發(fā)展的,一個方向是表音體系,比如說英語、法語。另一個方向就是表意體系,所謂表意就是通過分析字的形體從而獲得字的意義。漢字就是典型的表意文字。
漢字有兩個基本的要素,一個是字形一個是字義,如何進行根據(jù)形體來了解詞義?我們可以分為三個步驟。還原古形、辨明六書、確定本義。還原古形:首先要追溯漢字的源流,要找到漢字較早的形體反映字義的古老字形,整個字形都體現(xiàn)漢字的特點。還原古形是講解漢字的基本步驟。辨明六書,要正確區(qū)分會意字和形聲字。確定本義,本義是指在早期的漢語中呈現(xiàn)出來的并得到了古書的印證。漢字是記錄漢語的,記錄漢語的意義,利用意義來構形,它構形時采用什么部件構字,都會受到當時文化和造字者的影響。因此,漢字在構字時必然會有文化信息承負在漢字上。漢字從甲骨文、金文直至保留到今天,我們把漢字比作中華文化的活化石,我可以通過對漢字的形體分析去挖掘出它的意義。比如示字旁都和古代的祭祀和供奉神靈有關,我們可以從甲骨文字形開始分析,在甲骨文中人們一般解釋這個字為神靈的牌位,在小篆中祭的右邊是一只手,手里拿著肉,放在供奉神靈的牌位上,以表尊敬。我們可以看出通過對形體的分析可以看出相應的祭祀文化。
漢字雖然是表意體系的文字,但在這三千多年的歷史中是不斷變化的,比如:左耳旁、右耳旁。陵是左耳旁,都是右耳旁,在小篆字體里耳朵旁的意思就不一樣了,左耳旁是阜字旁而右耳旁是邑字旁,我們可以分析甲骨文中的阜字旁和邑字旁對比可以看出,阜字造字取向來源于臺階,因為人類有過穴居住在洞穴里的時代,要到地面上一定會在洞穴旁鑿出一些臺階,人們踩著臺階到地面上來,所以說阜字引申出我們所說的升上去的意思或者降下去。我們今天降字就是左耳旁就是表示下降的意思。陵字,說文解字對它的解釋是陵,大阜也。從阜表示與地勢的高低上下有關,它的本義指大土山的意思。后來被作為帝王的墳墓。
漢字最早是一種象形圖畫文字,雖然它在幾千年中發(fā)生了變化,但從許多漢字中仍然可以看到象形文字的特征。比如:日、月、山、水、實際上都可以看出它們與實物的關聯(lián)。我們今天發(fā)展成了楷書,雖然和這些形象相差的比較遠,但我們還是可以分析出它的形象。那么其他的造字方法,用指事、會意、形聲造出來的字同樣有這樣的特點,比如:上和下。用一橫表示大地,在上面點一點就代表上,在下面點一點就代表下字,非常形象。通過分析形聲字河的小篆字形可以看出,在小篆中三點水就是河水的形狀。因此四書造出來的字都和形象思維密切相關。
從心的古文字字形中可以看出,心是典型的象形文字。心字在甲骨文中就是心臟的形狀。象形字對某個具體事物的特征進行了高度的概括。再比如牛有很多特征,但是卻著重突出了角。指事字也同樣體現(xiàn)出了整體性的特點,比如,牧一只手拿著一只鞭子,驅趕牛就是放牧。實際上牛泛指所有動物。形聲字本身就體現(xiàn)了整體性。因為他的形符代表事物的類別。
通過漢字的構形特點我們能夠從漢字的字形走進漢語的文化,通過我們對漢字歷史和結構的分析,我們可以從漢字走向中國文化的世界。
漢字文化和文明依賴于符號,正是符號的產生和運用,才使得文化得以存在,也正是由于符號的使用,才使得文化能夠保存下來。
漢字可以說是漢文化的根,每個漢字都有其豐富的內涵,孝文化在漢字中的體現(xiàn),孝由兩部分構成,上面的部分是老字頭,下面的部分是子構成。所要表達的意思是兒子支撐著父親的形象,現(xiàn)在我們延伸為盡孝道、侍奉老人。通過分析孝字我們看出孝字所蘊含的傳統(tǒng)習俗文化。再比如妻字右邊是一個手,左邊是留著長發(fā)的女子,合在一起就是妻字。這個字在今天有人解釋為丈夫的手撫摸妻子的頭發(fā)。這明顯是建立在今天的社會環(huán)境下所作的一種解釋。在古代,表示用手抓女子做妻子,這反映了古代的搶婚制度。
等級文化在漢字中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比如在古代男女地位的懸殊,男字,上面是田字,下面是力字。男子用力在田間勞作,體現(xiàn)出了男主外的思想。女字是女人雙手交叉跪坐在地上,中國婦女主內,嫁字的形符是女,聲符家,家和整個意思都有關,古代常說,男有室,女有家,這個家指自己丈夫的家,女字出嫁后才算有家,在古代女子隨丈夫姓。這個字體現(xiàn)了古代男字的地位高于女子。
我們祖先在創(chuàng)制漢字的過程中,體現(xiàn)出了對很多哲學問題的思考和認識。
事物是變化發(fā)展的。比如獵--臘 只有打獵回來才能有臘肉。教--酵 教是指教化使教化發(fā)散,酵是指讓酒酵發(fā)散開來,他們有共同的特點。這樣的分化,是因為生活里產生新的東西,如果生活沒有創(chuàng)造,物質沒有發(fā)展,我們就不會有新的詞從里面分化出來,為什么這么分化,是因為我們看到了它的特點。因此漢字也跟著孳生出來,這些字有共同的聲符可以看到我們的物質生活促進漢字由少變多。古人認為世間的一切都是不斷變化發(fā)展的。只有變化才有出路,只有保持變化事物才能不斷發(fā)展,如果是靜止了,沒有變化了事物就會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