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雙
(遼寧省盤錦市實驗幼兒園,遼寧 盤錦 124000)
幼兒影視作品如果說與成人作品有區(qū)別,最大的一個特點應該就是它要符合幼兒欣賞的水平和心理,表現(xiàn)幼兒眼中神奇有趣的世界,表現(xiàn)進步的幼兒觀、教育觀。由鄭春華的代表作《大頭兒子小頭爸爸》改編成的電視連續(xù)劇從1995 年開始拍攝第一季,2014 年6 月又開始在央視熱播第三季。借著新劇上映之際,我們一起來回顧、比較一下這部難得的前后跨度數(shù)十年幼兒劇集,看看20 年間我們的幼兒影視有了哪些變化。
先看1995 年版的《大頭兒子》,我們以《采蘑菇》一集為例來回顧一下。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去森林采蘑菇,遇到小松鼠搗亂,最后鋪設了一條蘑菇路,把小松鼠引到了家門口。作品取材自孩子們感興趣的大自然生活場景,亦實亦虛,情節(jié)生動起伏,不少細節(jié)有幼兒趣味,如兒子把籃子頂在頭上躲起來,被爸爸當作大蘑菇拎了起來等;作者對幼兒的心理和語言有著十分準確的了解和把握,有鮮明的幼兒化、口語化特征,如“蘑菇知道我們要來采它,都躲起來了”“也許它們還沒起床”等等;在人物塑造方面作品也各有特色,大頭兒子天真善良,熱愛自然和小動物,常常淘氣頑皮,表現(xiàn)出孩子豐富的想象力和旺盛的精力;小頭爸爸憨厚有趣,善解人意,尊重理解兒子的童心,愿意和孩子一起瘋一起成長,代表著新型的成人形象;作者主張兒童就應該無拘無束地發(fā)揮天性的權力,大人們就應該呵護尊重孩子寶貴的童心,陪伴他們成長??梢哉f,作品的成功與作者對幼兒的深刻理解,與作者進步的幼兒觀教育觀是密不可分的。
當然作品也有一些值得探討的地方,它的畫面色彩過于濃艷,動畫制作較為粗,有些情節(jié)設計考慮得也不夠細致。如按照一般常識,彩色蘑菇是有毒的,不應隨意采摘,作品中卻正好相反;又如父子倆采摘了海量的蘑菇去鋪設蘑菇路,有浪費、破壞森林資源環(huán)境之嫌;最后用柵欄圍住小松鼠,也難以表現(xiàn)人與動物的自然和諧相處等等。不管怎樣,老版《大頭兒子》動畫劇集難得地不說教,兒童趣味濃郁,展現(xiàn)了新型、理想的父子關系,在當時的國產動畫片中獨樹一幟。
新版《大頭兒子》延續(xù)了上一季“從兒童的角度創(chuàng)作兒童故事”這一核心主旨,著力想要打造既強調現(xiàn)實生活、又充滿想象力的綠色動畫。應該說,續(xù)集在畫面的制作、色彩的調配、電腦特技的穿插、視聽效果的豐富,人物形象的時尚感時代感的設計、情節(jié)的生動、人物的對話配音上,都有很多進步,一家三口生活花絮的穿插也令這部動畫片更貼合當下生活。只是在如何真正體現(xiàn)“兒童的角度”、如何更好地把握現(xiàn)代教育觀、幼兒觀上,還有一些值得探討的地方。
以第一集《爸爸媽媽變小了》為例。孩子想要一副雙節(jié)棍,父母以危險為由斷然拒絕,表示要成為大人才可以玩。孩子于是想盡辦法表現(xiàn)自己長大了:站在餐桌上、粘上假胡子裝大人。。??啥紱]用。孩子晚上睡覺夢見自己成了大大的大人,父母變成了很小的小人,淘氣異常,讓小頭兒子擔心不已;爸爸坐飛機不小心掉到了金魚缸里,兒子要去救爸爸卻摔了一跤,被嚇醒了,認識到“原來當爸爸媽媽這么不容易,怪不得爸爸媽媽說我還不是大人呢”,于是對媽媽說:“我不要雙節(jié)棍了,我現(xiàn)在太小了,雙節(jié)棍對我來說太危險了,等我變成大人再買吧!”??吹贸鼍幷弑M量想要使作品富有童趣,吸引孩子。作品有不少天馬行空的想象,有夸張有角色互換的游戲性情節(jié),夢境與現(xiàn)實相結合,都很符合幼兒的欣賞心理;不足在于那些語言、夢境不像是孩子的,倒更像是成人的。雙節(jié)棍,成了利用孩子對父母的愛心,剝奪孩子愿望的代名詞。這就使得作品的內容、主題的表達有較明顯的說教傾向。男孩子想玩雙節(jié)棍其實是很正常的想法,家長擔心有危險當然也是正常的,但是一味壓抑,用貌似充分的理由阻止孩子的嘗試,用簡單的夢境讓孩子輕易認錯,實在有些勉強生硬。在這樣小心翼翼的保護下長大的孩子以后會怎樣呢?其實父母若是能尊重孩子,應該先去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更可以因勢利導,陪同孩子一起玩,一起成長。比如用點心思,利用塑料或泡沫的雙節(jié)棍,完全可以既滿足孩子的渴望、培養(yǎng)男孩子的勇敢精神、英雄氣概,又解除大人的顧慮。幼兒作品要有趣,要在情節(jié)設計上起伏有趣,更要用新的幼兒教育理念統(tǒng)領作品,真正表現(xiàn)孩子所思所想,才能達到感染、吸引孩子,潛移默化引導孩子的目的,而不應該無視孩子的內心渴求,讓孩子犧牲自己的興趣愛好,畏手畏腳來滿足大人的愿望。
又如52 集《裝病的后果》。孩子想吃媽媽上次買給他的雞腿薯條,想讓爸爸講故事給他聽,可是他們都說,因為孩子病了才那樣。孩子只好裝病。結果,著急的媽媽馬上買來了雞腿薯條汽水;爸爸則將計就計,讓孩子吃藥、打針、接受大狗療法。。。嚇得孩子到處亂跑,躲在被子里渾身發(fā)抖。情節(jié)看似有趣,教育孩子不要說謊,不要吃垃圾食品,可是反過來想一想孩子為什么要裝病呢?如果孩子裝病只是為了聽父母講一個故事,這只能說明大人的不稱職。爸爸不僅不反思自己陪伴、滿足孩子的時間太少,卻反而賣弄小聰明懲罰孩子,不是有些過分嗎?
《大頭兒子》作為大家非常喜歡的幼兒家庭劇集,在如何真正深入孩子的內心,對孩子進行更好的家庭教育、傳達現(xiàn)代幼兒教育觀方面還應該多做一些。大人和孩子之間是一個互相發(fā)現(xiàn)、互相理解欣賞、共同進步的過程,只有真正地愛孩子,尊重孩子,才能更好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引導,也才能創(chuàng)作出更好的幼兒影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