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劍
(哈爾濱市閩江小學校,黑龍江 哈爾濱 150090)
曾有人說,每一個殘疾的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而作為班主任的我,就是常年與這些天使一起生活的人。我不僅要幫助他們學習文化知識,還要理解他們,愛護他們,我更愿成為他們的翅膀,助他們飛得更高。
我曾經(jīng)有一個學生,在兩歲時因眼疾而被摘除右眼球,帶了一只假眼球遮丑。當?shù)谝惶炜吹剿麜r,我就發(fā)現(xiàn)他只有一只眼睛忽閃著長長的睫毛,十分靈動!而另一只眼睛卻一眨不眨,木然無神,我就感覺不太對勁。但是出于不夠了解和怕影響孩子正常學習,我并沒有跟他說出疑問。而是通過觀察他,發(fā)現(xiàn)他在看東西時總是歪著頭,無論是寫字還是站隊,都跟正常孩子不一樣。特別是站隊時,因為他總是歪著頭,導致他后面的同學也都站得都不直。懷著疑問,跟他的媽媽溝通后得知了真實的情況,那時,我從心底生出一種憐愛之情,多么可憐的孩子,這又是多么需要關愛的孩子??!
于是,我降低了對他的寫字的要求,能寫對就可以,不需要寫美觀。因為他用僅有的一只眼睛與其他勢力正常的同學一起學習生活,能夠做到這個程度,他已經(jīng)很努力,很不容易了。
一次放學時,我發(fā)現(xiàn)他的臉滿臉都是黃色的臟東西。我就問他是怎么回事兒,他說是右眼流出的液體。原來因為他感覺不到右眼分泌的東西,所以就會任由右眼分泌物流到滿臉。于是,我開始每天為他擦干臉蛋兒。同時,由于沒有眼球,他還會經(jīng)常眼干,我讓他把眼藥水帶到學校里,每節(jié)下課我都為他滴眼藥水,以緩節(jié)他的眼干和眼澀現(xiàn)象。從一年級開始一直堅持到三年級,他漸漸長高長大了,自己學會了滴眼藥水,這項工作才由我移交給他自己。他當時心里別提多高興了,因為他覺得不再麻煩老師了,他自己長大了。我也為他高興,為他樂觀的心態(tài)和知道感恩的心而自豪。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
在眾多的學生中,我還教過一名患有抽動癥的學生。當我看到他時,他不停地抽動,一會兒是眼睛,一會兒是鼻子,一會兒是嘴,一會兒是四肢,而且是反復出現(xiàn)這樣的抽動不停止。以我的經(jīng)驗,我知道這個孩子一定是受到過刺激。
在與孩子媽媽溝通時,我知道了這是一個單親家庭里的孩子。爸爸在他三歲時就與媽媽離婚,媽媽帶著他住在姥姥家。這樣的家庭結構本就給小小年紀的男孩兒壓力,而在學習是無論是媽媽還是姥姥都采取了高壓的政策,打罵是經(jīng)常事。長此以往,男孩兒一提到學習,一見到老師就抖個不停。而當家長意識到了這個病因時,又不能讓孩子放棄學習,所以只能硬撐著讓孩子學習,實在不行就吃一些藥,而這藥長期吃是有副作用的,家長也不忍心。因此孩子的學習沒有效果,孩子的抽動的毛病也越來越厲害。
我分析原因,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判斷孩子是心理的問題,那么就從心理入手吧。于是,我先讓家長先放手,放手是讓我來管,而不是不管。我與男孩兒溝通時,看到他抽動,也不會即刻提示他改正,而是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我發(fā)現(xiàn)他愛說話,我就引導他說他喜歡的事兒。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他在表達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不僅不抽動而且動作很協(xié)調(diào)很流暢。與我的交流和接觸,也由原來的恐懼變得開心不少,在這我看到了希望,也有了信心。
記得那是一次學寫日記,一聽說寫日記,他馬上又開始了緊張,不一會兒又動起來。從這一點上我更堅信是他的家長在輔導他學習時使用了錯誤的方式,導致這孩子的毛病的出現(xiàn)。我依然沒有提及他的抽動現(xiàn)象,而是與他聊起家常,其實是在幫助他打日記的腹稿。我趁機鼓勵他,順利地把我們倆的聊天內(nèi)容寫出來,這樣一篇日記就完成了。他瞪大了雙眼,不可思議地問,“是嗎?”我用堅定的目光和肯定的語氣告訴他,“是”。他的眼神又暗淡下去,我馬上問是什么原因,他膽怯地說自己不會寫字。雖然是三年級的學生,但是連拼音都不過關啊,這是他在學習上的障礙,也是導致他抽動的一方面。我再次鼓勵他,不要緊,不會的字用圓圈表示,然后我?guī)退麑懗鰜恚⒔趟磸陀洃?。這時,我從他的眼神中,看到了光彩和屬于少年兒童的潮氣蓬勃!究其原因,可能是之前他受到的批評與指責太多,從沒經(jīng)歷過像我這樣的要求,沒有建立其應有的自信?,F(xiàn)在,他拿起筆來,可以不抬頭的流暢書寫,幾乎是一氣呵成的,就可以把一篇日記寫完。雖然我在批改時,需要連猜帶問,才能幫他改完,但是看到他現(xiàn)在完成這一任務時,沒有一絲的抽動,我心里是多么地高興。因為我相信,在溫和的話語中,在肯定的鼓勵下,這個孩子一定會健康起來。
經(jīng)過我在學校的輔導,加上我與孩子媽媽的頻繁溝通和探討,使這個學生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學校,都得到了更合理的學習環(huán)境和達到了更好的學習狀態(tài)。這個男孩兒最后圓滿地完成了小學的學習任務,勝利地升入了中學。
多年的輔導問題學生的經(jīng)歷,使我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和許多有效的方法。教育可以是波瀾壯闊,也可以是細聲潤物,特別是對待問題學生,更需要的是慢語輕言,因情漸導,讓學生丟掉各種心理的包袱,在老師快樂方式的引導下,回歸自我,完成蛻變,成為令人羨慕的長空之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