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芹
(河南省鶴壁市鶴山區(qū)實驗中學,河南 鶴壁 458000)
學校是傳道、授業(yè)和解惑的主要場所,學校的教育是系統(tǒng)的、規(guī)范的和科學的,而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學校承擔著至關(guān)重要而又不可替代的角色,學校對學生進行立德樹人方面的教育是國家、社會和歷史賦予分神圣不可推卸的責任。而縱觀國內(nèi)外沒有哪個國家不是將學校作為立德樹人的主陣地的。
多年來,由于受應試教育的束縛,“重智輕德”現(xiàn)象嚴總桎梏著學校的發(fā)展,成為阻礙孩子健康全面成長的絆腳石,因此,學校要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趨勢,就要轉(zhuǎn)變教育管理理念,加強德育理論的學習,提高對德育的認識,根據(jù)德育工作的新特點、新目標和新任務,采取新方法,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和多種形式的德育工作,將立德樹人滲透于學校的各項管理之中,形成教書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時時、事事、處處、人人育人的德育新局面。
要樹人首先要立德,立德樹人,教師首先要做典范,起到以身作則和示范引領(lǐng)的作用?!凹翰凰鹗┯谌恕?,《中小學班主任意見》中明確指出: 班主任是立德樹人的骨干力量,是家庭、學校教育的紐帶和橋梁,是實施德育的主要力量,因此,在開展立德樹人德育活動時,班主任和教師都要身先士卒,用師德和教育的責任嚴格約束和規(guī)范自己,爭做德育形象的代言人,實現(xiàn)“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起著主要作用,教師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各科教師要在傳授學科知識的同時,積極運用學科優(yōu)勢,如語文教師、歷史教師和政治教師等學科教師要結(jié)合學科特點和學生學習實際開展針對性的德育教育,其他一些學科教師也要積極鉆研教材,挖掘?qū)W科內(nèi)在資源,開展德育,如在思品課上,幫助孩子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共產(chǎn)主義的道德品質(zhì),語文課上則要結(jié)合具體課時培養(yǎng)孩子熱愛祖國,愛國立身的情操,樹立振興中華勤奮學習的雄心壯志。德育教育不是單純的說教,她需要滲透于各學科的教育教學之中,“潤物細無聲”的德育熏陶和感染才是德育教育的境界和精髓所在。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效果取決于家庭學校教育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學校教育就像紙做的房子一樣轟然倒塌。《中小學德育教育》中明確指出,家校協(xié)同教育是實施開展德育教育的途徑之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習主席說過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我們要給孩子系好第一??圩?,由此可見家庭教育之重要意義。因此德育教育離不開家校的聯(lián)手合力,學校在開展德育工作之余,還要取得家長的積極配合和鼎力支持,并對家庭教育進行全方位的教育指導,交給家長正確的方法和實施途徑,通過家長委員會等形式讓家長積極參與到學校的教育管理之中,接受科學的前沿的家庭教育指導,提升家長們的整體素質(zhì),讓家長走進孩子,做好陪伴孩子成長的引路人,如在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時,只靠學校教師單純的說教就顯得蒼白無力和單薄,這時如果家長能協(xié)同教育,在家庭中扮演好感恩的榜樣,和孩子一起感恩孝親在生活實踐中,那么感恩教育就會落實于實處,而不是空中樓閣,教育效果也會事半功倍!
德育教育不是單純的學校教育,學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人,孩子們最終要走向社會,服務于社會,因此德育教育要改變以往單一、封閉的育人觀念,要適應時代的要求,加強與社會的合作,以社會為依托平臺,開展豐富的社會實踐德育活動,在社會實踐中檢驗和健全德育效果。
如在班級“冬日因愛而溫暖”社會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孩子們關(guān)愛他人,傳播大愛的愛人教育,在班級參觀“鶴壁古瓷窯遺址”活動中,孩子們在被千年古鎮(zhèn)家鄉(xiāng)悠久歷史文化熏陶的同時,培養(yǎng)孩子們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懷,在班級“重溫革命路”社會實踐遠足中不僅鍛煉了孩子們的堅強意志,同時培養(yǎng)了孩子們緬懷先烈,更加珍惜今天美好生活的奮發(fā)圖強的決心和斗志,在“法制就在身邊”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生們學法、懂法,做個守法的合格小公民。
立德樹人神圣而偉大,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一蹴而就的,我們要抓在平時,落實在實處,相信只要我們懷揣夢想,大膽實踐,我們就一定能守望幸福,靜待“德育之花”燦爛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