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華
(河北省定州市大王耨小學,河北 定州 073000)
微課小學美術教學應用“微課”是以視頻為主一種媒體形式,可以記錄教師在授課中的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其具有著流媒體的播放性、容量小等特征,合理的應用微課來入住小學的美術教學能夠有效的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因此,研究微課教學模式的特點以及結合美術課堂本身的特征,設計相應的教學方案,對于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美育具有重要意義。
“微課”的概念來源于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結合視頻、PPT、情景教學等因素進行教學,相比較于傳統(tǒng)的授課形式,微課的主要目的不是以一系列知識點為基礎進行集中教學,而是針對某一個知識點開展教學任務,這個知識點一般是教學當中的重點、難點和疑點。
微課的授課拋棄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形式,主要的授課方式就是視頻,在這樣的方式中,教師可以出現(xiàn)在視頻中,也可以完全不出境,直接用畫外音進行知識講解,這就有別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運用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wǎng)等高新技術來進行遠程授課,這不得不說是一種信息化與科技化的良好應用。
微課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知識講解的針對性,微課要講解的問題一般來說都比較集中,基本上都是一個突出的主題,對于知識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深入演示與講解,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或是對于課堂之中較為抽象、較難的技法、畫法進行演示和示范,加深學生的認識和理解。
微課的課堂已經(jīng)完全擺脫了傳統(tǒng)課堂的束縛,這得益于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wǎng)在教學中的良好應用。師生可以直接通過在線或者離線下載觀看的模式,查看整個微課知識點的講解,傳統(tǒng)課堂已經(jīng)不再是必要的教學授課場所,學生甚至可以在家利用移動設備進行移動學習,這種課堂的靈活性使得整個教學的學習時間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不分地點,也可以不用教師進行授課,完全靠自主學習,這種方式無疑是對學生自我學習能力與自律能力的良好鍛煉。
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一些知識點內(nèi)容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較遠,學生在理解方面會有一定的困難,但通過微課形式可以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例如,三年級下冊《恐龍世界》課例,倘若學生對于恐龍的種類、特征、習性和生活環(huán)境等方面沒有了解,那么對于這方面的教學與學習將產(chǎn)生一定的障礙。教師如果想要通過講解將這些知識闡述清楚將浪費較多時間,并且教學效果不一定理想。而通過微課則很容易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在網(wǎng)絡之中也很容易找到有關恐龍的紀錄片,將其挑選并制成課堂所需的學習資料,能夠讓學生更為直觀地了解到相關的知識,幫助學生理解,同時此種方式的教學有效的活化了課題教學,對于提升整體的課堂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另外,教師在美術課堂之中常常要示范一些繪畫的技術技巧以及制作過程,利用微課技術能夠將這些細節(jié)展示的更為清晰明了,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如五年級上冊《學畫抽象畫》課例,這次中要求把顏料滴、流、甩在畫紙上,畫紙必須平鋪,如果在課堂上演示,只有前排的孩子能看到。而運用一個6分鐘的微課就可以把顏色的調(diào)制、滴流的方法、色彩的搭配演示得非常到位。
通過微課可以為課堂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利用微課可以誘發(fā)學生的繪畫創(chuàng)作靈感,打開封閉的課堂,將課外中的場景引入到課堂之中,為學生營造栩栩如生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融入到其中去體驗區(qū)感受。例如,五年級上冊“泰山石刻”課例,有碑碣石刻、畫像石刻、佛教造像石刻、摩崖石刻等,本課重點是通過欣賞各種石刻,加深學生對中國漢字發(fā)展史的認識,教師借助 Premiere對相關知識進行剪輯編排,再結合配音,將多個時空的內(nèi)容融合到微課視頻當中,讓學生做到仿佛身臨其境,通過實際觀察獲得感性知識以說明和印證所學知識。
微課作為容量較少的流媒體,具有著廣泛性和普遍性的特點,其不僅能在通過電腦進行播放,同時可以通過現(xiàn)行的手機、平板燈移動設備播放,十分方便,也正是如此,微課極大限度地成為了打造開放課堂教學的重要途徑,小學美術亦應該做到這一點,將課堂還給學生,讓一些年齡稍大的小學生可以通過微課的輔助獨立的完成一些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無論是課余還是在家中都可以完成某些美術學習任務。教師則僅僅是需要用心制作好微課,將其放在論壇、校園網(wǎng)等平臺之上。例如,四年級“用彩墨畫鳥”等課例,對于這方面的知識學生在短暫的課堂之中學習起來較難掌握,需要自己在課外不斷反復訓練才行,因此,在這方面教學時我們可以將中鋒、側縫、順鋒、逆鋒、潑墨、破墨等技法的演示做成小微課,這樣學生就可以隨時模仿練習相應的技法,甚至家長在觀看后都能根據(jù)微課中教師的講解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提示性指導,學生同樣能在反復訓練中做到熟能生巧。
微課使教學過程情境化、形象化、趣味化,從而使學生感到自然、真切,甚至可以如身臨其境,誘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開辟全方位立體的思維通道,加大信息的接受量,促進學生分析力的形成、理解力的增強和鑒賞能力的提高。總之,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充分開發(fā)和利用微課教學,能更好地誘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