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運
(遼寧盤錦市教師進修學院,遼寧 盤錦 124000)
核心素養(yǎng)指學生應具備的能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而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zhì)、文化品格和學四個方面。小學英語口語交際是四大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最終演繹的基礎,作為處在新課改時代下的英語教師應充分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是國家賦予我們的責任,做好學生英語學習路上的引路者和導航者至關重要。
(一)鼓勵學生積極利用課前寶貴的一分鐘,做簡短的秀秀秀??梢允菃卧~卡片設計秀,也可以是英語歌曲、英語對話等。
(二)教師可以在課前做好紙條,寫好對話的話題,讓學生根據(jù)提示進行自由表達,以幫助學生克服緊張害羞的心理,樹立自信心。
中西文化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了解并接納中西方文化差異是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具有一定的意義。學校應鼓勵教師開展英語角活動,將活動納入學校工作的總體規(guī)劃中。學校可以在校園一角為學生創(chuàng)設文化墻,可以是學生的涂鴉,也可以是教師的作品,一一介紹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梢钥紤]在每個周三下午活動課上開設英語角,英語角內(nèi)容形式多樣化,包括:英語班報評展、英語朗讀比賽、英語書法比賽、英語歌曲比賽,也可以開展英語主題對話,內(nèi)容以“感恩節(jié)”“重陽節(jié)”“護士節(jié)”“食品”“天氣”為主題,鼓勵學生動手制作相關元素的飾物。輕松和諧的交流氣氛能幫助學生消除緊張的焦慮情緒,同時教師要鼓勵孩子們課下利用網(wǎng)絡集體收看各類英語節(jié)目,進一步激發(fā)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英語聽力,掌握地道的語音語調(diào),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品質(zhì)的塑造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師盡量用英語組織導入教學,小學生英語詞匯量很少,可以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這樣可以烘托英語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興趣。
(一)注重導入環(huán)節(jié)中英語氛圍建構
教師在上新課之前,要精心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可以是直觀導入、歌曲導入、復習導入、游戲?qū)搿⒄勗拰?、情景導入、簡筆畫導入等,為學生提供口語交際的場所,使其對話的情境更加清晰化、透明化,為學生口語操練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高效的單詞教學環(huán)節(jié)為口語教學提供更有效的可能
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模仿,好奇心強,為了增加趣味性,增強課堂學習效率,我們低年段單詞教學我們可以采取這樣的方法:
→ TPR 操練法(名詞和動詞為主)
×fly ××fly×××fly\××dance××dance
開火車用句子演示單詞的含義:“A bird can fly.”
→ 同桌拍手做游戲(左拍、右拍、正反正)師生唱反調(diào)法 (聲音的 高低\笑哭臉的轉(zhuǎn)換)You can fly,but I can’t fly.
→ 開火車訓練(單排、同桌、男生女生、小組)
→ missing cards (4 張卡片抽出一張,讓同學們來猜一猜,少了哪張?)
T:Who can’t fly? S1:......
BOMP 游戲(師說數(shù)字4,在開火車游戲中,每名同學隨意說句子,第四名同學要做出擊掌動作,不允許說出單詞或者句子,一旦說出,小組沒有分數(shù)。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孩子們的參與性,突出了趣味性,記憶變得更加有效。)
(三)高效的句型教學環(huán)節(jié)為口語教學提供更有效的可能
課堂教學始終是學生操練口語的平臺,教師在句型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個競爭情境,可以激勵學生的競爭意識,同時在活動中可以讓學生充分顯示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自身價值。課堂就是競賽的戰(zhàn)場,競賽貫穿了教學始終,競賽的形式包括:小組比賽、小組代表比賽、任務執(zhí)行比賽、個人才藝展示等。學生在競賽中強化了語言實操的強度,加深了學生的記憶力,為學生口語交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它是高效教學的催化劑,它更是一種學生心靈成長的營養(yǎng)劑。
(四)會話教學為口語交際的創(chuàng)新提供可見的操練場景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把課堂變成一個舞臺,讓學生在這個舞臺上分擔角色進行活動,每個學生都能有話可說,有事可做,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會話素材,科學地進行創(chuàng)設不同的難易度,以適應不同學生的發(fā)展水平。
如,低年段的情景會話教學形式:老師可運用簡筆畫呈現(xiàn)會話場景,畫出對話泡,效果比掛圖更加靈活實效。
四部曲:聽音指圖,跟讀錄音,再跟師讀,用心記憶。(眼手口心同步曲)三操練:自由朗讀、師與全體生練習、生生練習
兩匯報:小組與小組匯報、同伴合作表演匯報。
科學選擇教材中的Let's do\ Let's play。
(五)有效運用Consolidation 環(huán)節(jié),為學生創(chuàng)設口語交流的情境
新課程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只是給了我們一個范例,教師應根據(jù)教材中對話設計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活動,讓學生將會話中學到的語言知識運用到真實的語言情境中。教師應善于以教材為核心,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談論與學生有關的事物、經(jīng)歷、愛好、思想和情感等,如果教師僅僅是處理教材中的內(nèi)容,學生所學的知識就始終跳不出課本的局限。
英語課堂是學生最喜歡的歡樂園地,這需要教師的智慧評價。評價貫穿于整個英語教學的課堂,教師根據(jù)不同學段學生的心理特征,根據(jù)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應給予不同的評價。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接受有所不同,低年級學生教師需要通過適當?shù)囊龑В寣W生對同伴進行評價,而高年級則不需要這樣同聲、同步和公式化的表揚,這樣會讓學生感到走過場的感覺,教師只要對學生出色的表現(xiàn)表示真誠的欣賞與鼓勵,學生的積極性就會得以激發(fā)和保持。
英語核心素養(yǎng)口語交流是自我世界的表達,是小組合作后的歡欣愉悅,是文化培植于心的持之以恒,是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的表現(xiàn)形式。社會的發(fā)展需要我們每位教師站在一個高度去引領學生走向更遠的舞臺,科學育人,專業(yè)執(zhí)教。很喜歡這句話:“像蜜蜂采蜜一樣,到處采集于自己有用的花粉釀造自己課堂教學的蜜?!痹肝覀兠课挥⒄Z教師的課堂充滿花香,童聲回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