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欣
(汕頭市潮南區(qū)臚崗新中學校,廣東 汕頭 515146)
小學生的學習具有較強的情緒化特征。他們在學習中很容易發(fā)生情緒的變化。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有積極、主動地將情感教育融入教學的意識,通過不斷鼓勵,給予積極的肯定,讓學生身心都能獲得正面的教育,從而使他們在課堂上有更積極的表現(xiàn)。小學時期,學生對外界事物都抱有好奇心。在這時給予情感教育,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呢?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不僅能滿足踐行以生為本教育理念的需要,而且能發(fā)揮積極的作用,讓學生情感豐富起來,增強英語課堂的情感張力,促進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五維目標是當前英語目標設置的重要形式。其中一個重要的維度是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可見,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情感是一項重要任務。顯然,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能夠借助英語課堂豐富的情感教育資源,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從而使學生的情感得到熏陶,不斷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激發(fā)學生對英語、人生、社會積極的情感。
小學英語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要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增強課堂張力是有效手段,情感教育則是重要路徑。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基于情感教育的需要,借助感性的教育素材、教育方法及煽情的語言等,能讓課堂富有魅力,讓情感洋溢在課堂,使課堂張力得到顯著增強。
在小學英語教育中,教育效應往往具有協(xié)同性。實施情感教育,將有效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讓學生在情感氛圍的感染下,保持積極的、昂揚的學習情緒,從而主動地參與英語學習,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不僅如此,情感教育將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促進學生智力的協(xié)同發(fā)展。
學生的學習離不開老師。如果老師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對學生有良好的期望,給予學生肯定和贊揚,那么,就會激起學生對老師的尊敬和敬佩感。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幫助教師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激情。良好的情緒能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良好的師生關系能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愉快和舒適,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釋放緊張感,使學生產(chǎn)生主動學習的意愿。要想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首先,教師要在課堂上樹立威信。對此,教師需要豐富自己的語言知識儲備。其次,教師要關愛學生,了解學生心理的變化。一次親切的交流、一個誠懇的表情,都遠比冷淡的言語來得有效。
在教學中,師生之間應該互相溝通,遇到問題時相互協(xié)作。教師不僅要傳道、授業(yè)、解惑,而且應作為學生的朋友,幫助他們克服困難。這樣,學生才會感到親切與溫暖。學生快樂的情緒有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除了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在課堂外幫助學生,就學生薄弱的知識點加強交流,用鼓勵的語言和積極的態(tài)度,讓他們增強信心,感受到老師正在幫助他,關心他。教育學家布盧姆說過:“一個帶著積極情感學習課程的學生,應該比那些缺乏感情、樂趣或興趣的學生,或者比那些對學習材料感到焦慮和恐懼的學生,學習得更加輕松,更加迅速?!鼻楦械呐囵B(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日常生活中,學生難免會犯錯誤。在犯錯的時候,教師要及時糾正,幫助他們擺脫困境;在獲得成功的時候,教師要及時鼓勵,勉勵他們再接再厲、更進一步。學生學起來輕松,就有了成就感。這種感覺會激勵學生更努力地追求自己的學習目標。這種良性循環(huán)正是課堂教學成功的保證。
在課堂上,學生的情緒比較復雜、多變。不同的情緒會起到不同的效果。英語的學習對學生來說還是有些困難的。他們難免會因此感到緊張。而緊張的狀態(tài)通常會帶來注意力渙散、聽課效率不高的問題,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教師可以通過營造愉快的課堂氣氛,幫助學生體會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既是人們語言表達的重要手段,也是文化、情感等傳承的重要載體。因此,英語教材中蘊藏著豐富的情感教育資源。這就需要教師根據(jù)情感教育的豐富內(nèi)涵,深入挖掘英語教材中的情感資源,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有機穿插情感教育。
總結(jié):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不僅是課程教育的需要,也是以生為本教育理念的根本要求。小學英語教師要進一步轉(zhuǎn)變英語教學觀念,拓展英語教育功能,將情感教育作為英語教育的一個重點,使情感教育有機滲透在英語教學中,實現(xiàn)學生課程素養(yǎng)和情感的協(xié)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