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 (浙江音樂學院)
音樂學院里的樂隊指揮這門課一直以來是非常重要的一門的公共課,無論是作為作曲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還是國樂、管弦、音教等其他系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選修課,這門課程的教學承載著許多不同的功效。無論是作曲專業(yè)自己獨立完成自己作品的排演,還是國樂、管弦專業(yè)今后走上樂團工作崗位在工作中與指揮的互動溝通,還是音教等專業(yè)學生走向基層進入中小學,組建自己的樂團擔綱指揮,都具有相當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然而,以浙江音樂學院為例,目前的樂隊指揮教學現(xiàn)狀還存在著不少問題,筆者也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尋求解決的方案。
2016-2017上學期國樂143班
2017-2018上學期作曲151班
2018-2019下學期和2019-2020上學期國樂161、162班
遵循現(xiàn)代指揮教學法體系,在對非專業(yè)的指揮教學中,筆者將主要指揮原理和技巧講授壓縮為兩學期/64課時的時間內,基本內容如下:
1、指揮的基礎,包含①站立的姿勢;②打點的一拍子練習;③起拍的介紹和講解——打點起拍的原理;④點和線的介紹和講解——圖示起拍的原理
2、指揮的基礎和實際運用,包含①二拍子圖示——介紹分割拍和分拍的概念、圖示內起拍;②實際指揮《國歌》——二拍中的基本的正拍和后半拍起拍;③齋藤秀雄練習曲第一條——三拍圖示、分割拍以及圖示起拍的運用;④齋藤秀雄練習曲第四條——二拍中復雜的正拍和后半拍起拍
3、指揮的基礎擴充,包含①四拍子圖示;②五拍子、七拍子圖示——介紹3+2和2+3、3+4和4+3;③六拍子圖示;④九拍子圖示;⑤變拍子的組合
1、總譜學習及實際指揮中的運用,包含①西洋管弦樂隊和民族管弦樂隊的編制和方位圖;②齋藤秀雄練習曲第五條——如何看總譜、連線和斷奏的結合;③齋藤秀雄練習曲第五條——實際指揮中樂隊的方位
2、民族管弦樂的總譜分析與研究——以《龍騰虎躍》和《漁舟凱歌》為例
3、西方管弦樂的總譜分析與研究——以《貝多芬第三鋼琴協(xié)奏曲和》《牧神午后》為例
指揮民族管弦樂作品《龍騰虎躍》和《漁舟凱歌》或指揮西方管弦樂作品《貝多芬第三鋼琴協(xié)奏曲》和《牧神午后》
樂隊指揮(公共)課堂教學改革,改革理念將圍繞著課堂互動為主。雖然不是指揮專業(yè)的學生,但是要將專業(yè)指揮的理念準確的教授給學生:樂隊忠實反應指揮在指揮臺上的動作,指揮永遠走在前面,通過手勢表達傳遞音樂信息。
眾所周知,指揮是一項通過與樂隊的互動完成的工作。在專業(yè)指揮教學里,因為成本太高,不可能一直提供樂隊輔助教學,一直以來都是采用雙鋼琴演奏的傳統(tǒng)教學形式來完成指揮與樂隊的互動,雙鋼琴也確實能夠準確反映出指揮傳遞的信號,從而達到教學的效果。然而,在公共課教學的課堂里,無法投入專門的鋼琴伴奏老師來為30-40名左右學生一個個彈伴奏。同時參加公共選修課學習指揮的學生,普遍是沒有鋼琴基礎的,互相演奏也就無法完成。
目前唯一可行的解決方案是,學生能夠分成小組互相哼唱和指揮,體現(xiàn)教學目的。
實例:在《貝多芬第三鋼琴協(xié)奏曲》的教學課堂里,針對國樂學生對音樂風格和內容的不熟悉,采用在課堂上讓個別學生分別坐到弦樂各聲部、站在管樂、定音鼓的位置上,讓指揮的學生不論是給一提琴、大提琴,還是木管、定音鼓聲部的預示,都要通過提前一拍起拍的意識,去看特定的方向,特定的人,來達到模擬樂隊指揮、互動的效果。
其次,多媒體輔助能力并不充分。目前的現(xiàn)狀是通過投影儀播放總譜,但是做記錄并不十分便利。也不能在投影上完成對總譜細致的分析和標注。然而,指揮的前期工作,也就是對總譜的分析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無法為學生便捷、清晰的展示學習總譜和分析總譜的過程,就是在教學上缺少了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
實例:目前通過新設備(投影儀)的購買,已經(jīng)解決了為學生展示總譜分析和標注的問題。在課堂上,老師可以通過投屏,向所有學生展示對總譜的閱讀和分析,以及所有起拍,記號的標注過程。
最后,教學課堂和環(huán)境在硬件上急需改善。以作曲專業(yè)為例,他們的指揮教學,應當配備專業(yè)指揮教學的輔助硬件設施,如專業(yè)的指揮臺、指揮譜架、雙鋼琴教室。而當時的狀況是10多個學生擠在公共理論課教室上課,需要練習時則必須把桌椅挪開。希望能實現(xiàn)理論學習和實際操作分離,在理論教室學習總譜,在指揮教室上臺實踐。
實例:在此項環(huán)節(jié)上,相當遺憾,因為最后一年國樂系班級有40人,如果調整到作曲與指揮系的雙鋼琴教室,不僅無法坐滿全部學生,并且也沒有可以提供伴奏的鋼琴藝術指導老師,同時學生都是中國樂器演奏專業(yè),平均鋼琴水平低,無法互相彈奏。所以教學課堂還是保留在大課教室。
另外,作曲專業(yè)的樂隊指揮課,目標達到平均分組,學生既有上臺指揮的機會,又有演奏樂隊聲部的機會。如果能力有限,可以兩人一組四手聯(lián)彈。
各專業(yè)的樂隊指揮課在曲目的選擇上,需要結合本專業(yè)的實際和需求,體現(xiàn)本專業(yè)的特色。
作曲專業(yè):指揮自己的作品是對于作曲專業(yè)學生非常實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目標。作曲專業(yè)學生在一學期學習的后半階段,在學習了一些基礎練習的作品之外,可以選擇自己的一部作品片段上課。作品的編制可以是大型樂隊作品,也可以是小型室內樂作品。指揮老師需要指導學生如何操縱樂隊,如何將自己的音樂想法傳遞給樂隊。
建議教材:自己的作品/二十世紀新作品,貝多芬《第三鋼琴協(xié)奏曲》第一樂章片段、科普蘭《阿巴拉契亞之春》片段、德彪西《牧神午后》、斯特拉文斯基《士兵的故事》片段。
國樂表演專業(yè):除去基本指揮法練習以外,指揮相應的民族管弦樂隊以及室內樂作品。
建議教材:貝多芬《第三鋼琴協(xié)奏曲》第一樂章片段、《龍騰虎躍》片段、《漁舟凱歌》片段、《東海漁歌》片段。
管弦表演專業(yè):除去基本指揮法練習以外,指揮相應的西洋管弦樂隊以及室內樂作品。
建議教材:貝多芬《第三鋼琴協(xié)奏曲》第一樂章片段、科普蘭《阿巴拉契亞之春》片段、德彪西《牧神午后》、斯特拉文斯基《士兵的故事》片段。
同時,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指揮教學,這門樂隊指揮課1.充分體現(xiàn)了指揮和樂隊(伴奏)互動的現(xiàn)實作用,教與學的環(huán)節(jié)充分互動,學生做到既能指揮,又能準確的看指揮,能夠在學生修完課以后走向工作崗位,真正發(fā)揮了現(xiàn)實意義;2.曲目的選擇上充分體現(xiàn)出各專業(yè)的特性和領域,跟過去比較有相當大的前沿性和現(xiàn)實意義,對于作曲家想獨立排演自己作品,各專業(yè)熟悉自己樂隊經(jīng)典作品,走上工作崗位,都有重大意義。
在本次改革實踐中,筆者大膽嘗試了各種新穎的指揮法公共課教學方式,強調公共課程學生的共同參與及互相交流、學習,加強學生-學生、學生-教師之間的多維度互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本課程為理論-實踐結合類課程,在過去的大班制教學中,往往會出現(xiàn)教師單獨輔導一位學生,而其他同學則采取觀摩的學習方式,難以真正完全投入課堂之中。經(jīng)過筆者的反復設計與嘗試,今浙江音樂學院指揮公共課一開始采用“細化教學、一揮眾看、看揮兼習”的授課模式。
該模式下,課程以系部為單位組織展開。在每一個班級中,教師先通過親身示范的方式演示各種指揮法,其后進一步安排全體同學在反復觀看之后進行模仿、自行練習,期間教師給予必要的修正與指導(細化教學)。在某一位同學進行指揮實踐時,該班級的其他同學不再是隔岸觀火,而是看著這位同學的指揮手勢進行演奏或演唱(一揮眾看)。此后,各位同學在實際排練中對指揮的手勢理解能力就有了顯著的提高,同時也在親身實踐指揮法是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如何采用各種技法進行指揮(看揮兼習)。
這種模式的優(yōu)勢是顯而易見的,因為我校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已經(jīng)在這種模式下取得了全面、長足的指揮法和排練進步。在各個小班中,大多數(shù)的學生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完成課程的目標。例如:作曲專業(yè)的同學在結課時能夠與樂團或者重奏組合作,演出自己的作品,同時能夠掌握20與21世紀風格的音樂的指揮法,并且實踐指揮至少一部該時期作品;國樂演奏、管弦專業(yè)的同學分別能夠于自己的專業(yè)掛鉤,實踐指揮一首以上樂隊作品。當然在“看指揮”方面,同學們的習得也是不容小覷的。大多數(shù)選修本課程的學生反映,自己在參加樂隊與重奏組排練演出時已經(jīng)能夠較好地理解指揮老師的手勢和技術要求,從而在指揮老師的帶領下,配合其他成員進行正確、自然的音樂演奏。這也正是筆者在改革之初對改革設立的主要目標。
在經(jīng)過本次改革實踐后,選修該門課的學生基本理解了專業(yè)指揮指揮樂隊的原理,這包括掌控樂隊的速度、力度、表情的方法和原理。在進行教學目標細分化后,我們盡力做到了:讓作曲專業(yè)的學生既會指揮也會看指揮,尤其能夠掌握對20世紀以來新作品的指揮技術,能夠獨立的排練、指揮自己的作品;使國樂、管弦等專業(yè)的學生側重于更好的看懂指揮,理解指揮的意圖,客觀的反映出指揮的肢體語言所表達的音樂。在此之外,我們也非常重視學生對總譜研讀的能力。在經(jīng)過筆者的改革實踐后,參與課程的學生除了能夠在老師帶領下系統(tǒng)地對總譜進行研習外,也具備了對總譜的基本的獨立分析能力。
目前,從硬件設施來講,學校還沒有一間完善的指揮教室,包含指揮臺,大鏡子,指揮譜臺和雙鋼琴;
從軟件設施來講,學校還需要更進一步加強系部之間的合作,例如與鋼琴系合作,讓鋼琴演奏專業(yè)的學生通過在樂隊指揮課擔任藝術指導,這樣也能修到培養(yǎng)方案里必修的室內樂學分等;或是讓管弦系的同學組成小型室內樂團在指揮課上為學生實際演奏,讓學習指揮的學生近距離了解各個樂器。
指揮是一個樂隊的靈魂,學習樂隊指揮,不僅能夠讓其他專業(yè)學生正面了解了指揮藝術的專業(yè)性,而且能讓樂隊成員從中受益,在日后的工作崗位里更好的看指揮,理解指揮的意圖。作曲專業(yè)學生,更是能夠通過這個機會學習如何獨立排演自己的作品。希望此文能起到拋磚引玉的左右,在未來,筆者希望能看到更多對指揮作為一門公共課的教學提供的遠見卓識,讓其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