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耀
(云南藝術學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在鋼琴演奏與教學中,大型作品的音樂體裁如果能盡早應用于鋼琴初級階段的演奏與教學中,無疑對學生接觸和掌握古典時期的鋼琴音樂語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對于初級水平的學生而言,大型樂曲技術類型豐富、樂章較多且篇幅較長、結構復雜、風格難以把握等實際特點,學生學習起來還是有難度的。從傳統(tǒng)鋼琴教材來看,到業(yè)余鋼琴考級3至5級左右,學生們所能接觸到的小型奏鳴曲(即小奏鳴曲),主要局限在意大利作曲家克列門蒂以及德國作曲家?guī)靹诘淖髌贰?/p>
提起古典主義時期偉大的“音樂神童”莫扎特的鋼琴作品,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19首鋼琴奏鳴曲、27首鋼琴協(xié)奏曲以及十余首鋼琴變奏曲。然而,創(chuàng)作于他年輕時代的6首鋼琴小奏鳴曲卻鮮為人知。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這六首小奏鳴曲可以很好地填補鋼琴教學初級階段小奏鳴曲相對匱乏的現(xiàn)狀。它們具有較好的曲式結構和風格特點,無論從作品的技術訓練、還是音樂表現(xiàn)力等方面,對學生都具有良好的教學意義。所以本文將從莫扎特六首小奏鳴曲的創(chuàng)作特點與演奏技巧出發(fā),探尋它們豐富的教學價值,讓這六首小奏鳴曲得以在鋼琴初級教學中得到廣泛的運用。
在日益發(fā)展的鋼琴演奏與教學中,大型樂曲是不可缺少的作品類型。所謂大型樂曲,指的是結構龐大、篇幅較長、技術豐富的多樂章作品,維也納古典主義風格的大型作品可以說是這一類型的典型代表。作曲家主要包括德國、奧地利的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等杰出的音樂大師。他們筆下的數(shù)量眾多的鋼琴奏鳴曲、變奏曲、回旋曲和協(xié)奏曲,無論在世界各國的音樂舞臺上、還是在專業(yè)或業(yè)余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均受到了廣泛的演奏與研究。
對于大型作品在鋼琴初級階段教學中存在著曲目數(shù)量少、作曲家相對集中、選曲范圍狹窄的尷尬現(xiàn)狀,古典主義時期的兩位偉大的作曲家莫扎特和貝多芬都為初中級水平的鋼琴演奏者創(chuàng)作了難度適合的小奏鳴曲。我國的上海音樂出版社先后出版了《貝多芬小奏鳴曲六首》、莫扎特《小奏鳴曲六首》等教材。莫扎特《小奏鳴曲六首》是在1957年進行的第一次整理印刷出版,1995年進行了第二次的出版。經(jīng)筆者研究調查發(fā)現(xiàn),這六首作品在兩次印刷出版后,真正運用到舞臺演奏與鋼琴教學中還是相當少的。雖然一些較為正規(guī)的鋼琴比賽以及各單位組織的鋼琴考級活動,都將小奏鳴曲列為初級程度學生的指定曲目,遺憾的是并沒有包含莫扎特的小奏鳴曲。
莫扎特,出生于奧地利,享譽世界的偉大作曲家、鋼琴家,維也納古典樂派的杰出代表,享有“音樂神童”的美譽。據(jù)史料記載,他4歲就可以在公開場合演奏古鋼琴,6歲時就以非凡的小提琴演奏能力與成人音樂家進行三重奏,顯露出了極高的音樂天賦。莫扎特從小所具備的音樂天賦和生活環(huán)境造就了他活潑的性格,他展現(xiàn)出來的音樂才華受盡世人的矚目和贊賞。再加上啟蒙運動的推動下,莫扎特對自由、博愛、平等等思想有著非常強烈的共鳴,并將其融入音樂創(chuàng)作中。
莫扎特創(chuàng)作的這六首小奏鳴曲又稱為《六首維也納小奏鳴曲》,最早是為羽管鍵琴創(chuàng)作。據(jù)史料記載,莫扎特鐘愛的鍵盤樂器是“維也納型鋼琴”。這種鋼琴體積較小、部件較少,觸鍵也比較靈活。演奏者在彈奏時會感覺鍵盤較淺,觸感較輕,共鳴不強,再加上作品中大量的跳音和靈活的跑動體現(xiàn)出的輕松明快的整體風格, 恰好證明了年少時的莫扎特的作品中具有的孩子般的童真和無憂無慮的音樂風格特點。這六首作品分別是C大調、A大調、D大調、降B大調、F大調、C大調,每首曲子基本都由三個或四個樂章組成,每個樂章的篇幅較短,結構簡單,織體較為簡潔精煉。
莫扎特的六首小奏鳴曲對于鋼琴初級教學階段可謂是意義重大,每首作品中各樂章篇幅都不長,結構簡明,織體精練。如果應用到初中級鋼琴水平的教學中去,可以起到很好的承前啟后的過渡作用。
莫扎特的六首小奏鳴曲,每首基本都由三個或四個樂章組成。結構簡單卻規(guī)整,又不失新意,例如第一首與第六首的第一樂章為奏鳴曲式,結構中包含對比的主題、副題、展開和再現(xiàn)。如第四首降B大調小奏鳴曲中的第一樂章結構就是典型的三段體。這六首作品的第二樂章都是三聲中部的小步舞,第三樂章則是抒情的慢板,最后一個樂章大都采用活潑、快樂的回旋曲式。
這六首小奏鳴曲的篇幅相比庫勞、克列門蒂等人的小奏鳴曲略長一些,在教授這六首小奏鳴曲時,可以帶入一些曲子結構方面的知識,從而開拓學生的視野,為日后學生接觸中小型樂曲和大型樂曲起到很好的過渡作用。
莫扎特的六首小奏鳴曲具有前期古典主義風格的音樂特點,需要演奏者在演奏時具備典雅的音樂氣質、準確的節(jié)奏、流暢輕巧的旋律線和靈活的手指觸鍵。莫扎特的作品中小調調性較少,抑郁陰沉性格的音也較少,尤其是年輕的莫扎特更為積極樂觀。雖然這六首作品創(chuàng)作手法略顯稚嫩,樂曲結構和樂思的發(fā)展還未達到非常的成熟,但是所創(chuàng)作出來的曲子具有明朗自由的青春氣息,即使是溫柔的第二樂章或抒情的小調樂章,也不會在音色和觸鍵上有很大的變化,使得整首曲子保持發(fā)音效果的一致性。
從音樂風格的把握與音樂表現(xiàn)力角度,這幾首作品可以算是對初級階段克列門蒂、庫勞、杜舍克等古典小奏鳴曲的有益補充和更加寬泛的拓展??梢允钩跫夒A段的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了解莫扎特作品的聲音要求以及音樂特征,并為中高級階段涉獵和掌握莫扎特中晚期作品以及整個古典主義甚至浪漫主義作品奠定良好的審美先導。
在速度和力度方面我們發(fā)現(xiàn),莫扎特的彈奏力度沿襲和繼承了前輩海頓的傳統(tǒng),即“維也納型鋼琴”的聲音特質,強度一般介于P與f之間,很少出現(xiàn)如貝多芬鋼琴譜中的pp的ff,這對于初級階段的學生來說是非常合適的。除此之外還必須掌握好全曲的速度,不能忽快忽慢,要保持音樂的流動性,不要在中間隨意形成斷句,一定要保持作品原有的速度和音樂走向,使音樂一直平穩(wěn)地進行和起伏,由此可以鍛煉學生的節(jié)奏穩(wěn)定感與樂曲句子劃分意識,從而使學生更好地保持句子的流暢性。
在觸鍵方面,最基本的就是要求手指觸鍵的靈敏和輕快。由于小奏鳴曲的程度較為簡單,所以在練習的過程中,可以提醒學生放慢速度,以至更好地提高手指觸鍵的靈敏度;在連奏方面,由于這六首鋼琴作品很少有在琴鍵上大范圍的跑動,大多是如音階式上下浮動的小范圍跑動,所以學生在練習時,可以對考級中包含的必考項目——音階,起到很好的鞏固作用。
在斷奏和跳音方面,小奏鳴曲本身就帶有童真戲謔的色彩,所以跳音在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彈奏時需體現(xiàn)出輕巧的感覺,仿佛小孩子蹦蹦跳跳一般,這種音樂色彩有助于幫助初級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體會跳音的彈性,從而更方便掌握斷奏和跳音的演奏方法。
在旋律方面,莫扎特的小奏鳴曲雖然旋律較為簡單,但是卻具有獨特的音樂感染力,具有很強的歌唱性和節(jié)奏感,無形中提高了學生演奏時的積極性。樂句的呼吸和手腕的提落是至關重要的,沒有靈活的手腕或沒有方向和規(guī)劃的隨意轉動,便使得音樂缺乏其應有的歌唱性和流暢性,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將手腕的動作需要與樂句的呼吸相互結合。
在踏板方面,這六首小奏鳴曲最早是用羽管鍵琴創(chuàng)作的,所以在樂譜中并沒有踏板的標記,如今在教學生進行演奏時,需要老師仔細研究樂曲中踏板的使用方法。通過前期對風格特點的分析,已得知樂曲的大體基調為靈活輕快,所以在跳音較多或快板樂章中,通??梢圆皇褂锰ぐ澹蠖噙\用在較長、較重的句頭音、語氣重音,或者是結尾處點一下即可。這種踏板的運用方式,難度不大,對于踏板接觸不多的學生來說,可以做到讓他們慢慢適應踏板的運用,循序漸進。在教學中踏板使用不當會違背樂曲本身所具備的風格特點,破壞莫扎特小奏鳴曲整體的音樂表現(xiàn)力以及準確的時代風格。
通過對莫扎特六首小奏鳴曲在結構、風格和演奏技巧三方面分析之后,體會到了這六首小奏鳴曲中隱藏了許多未被人們重視的教學價值。結構簡單卻規(guī)整,技巧多樣而不失新意,可以對初級水平的學生在演奏技術、音樂表現(xiàn)力等方面給予很好的訓練,使初級階段的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了解莫扎特作品的聲音要求以及音樂特征,并感受大型作品的音樂魅力,開拓學生的視野,為下一步深入地學習古典主義時期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等人的中型、大型奏鳴曲作品打下堅實的基礎。從音樂風格的把握與音樂表現(xiàn)力角度來看,這幾首作品可以算是初級階段克列門蒂、庫勞、杜舍克等古典小奏鳴曲的有益補充和更加寬泛的拓展。綜合當代鋼琴教學的背景與發(fā)展及莫扎特六首鋼琴小奏鳴曲所具有的自身特點和價值等綜合因素分析后,筆者認為這六首作品在當代的鋼琴教學中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實用意義。麻雀雖小而五臟俱全,深入學習它們、研究它們,獲得古典主義作品從技術到音樂的雙豐收,這就是這些看似微小的作品發(fā)揮出的巨大作用。